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媒介融合下的EFL多模态实践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媒介融合下的EFL多模态实践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媒介融合下的EFL多模态实践研究

摘要:2019年年底爆发的病毒疫情,导致了2020年春天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线上学习,教师摇身一变成为新型媒体人。在媒介融合视域内,efl(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教师拥有了全球资源和无限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对媒介融合视域内EFL多模态教学实践的可行性研究和探讨,解决传统教学法造成的“读写为主”“高分低能”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利用媒介融合和多模态英语教学法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使EFL教学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关键词:媒介融合;EFL;多模态

1引言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外交流日益增多,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媒体的迅速发展,媒介融合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媒介变革,给传统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一定冲击与挑战的同时,也激发该领域实现创新发展的动力与积极性。同样,高等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能否把媒介融合与多模态教学法结合起来,成为了当下教师关注的焦点。随着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英语成绩成为学生进入名企的一块敲门砖,故而大学EFL英语课程的地位也在逐步攀升。教师可以通过多模态教学法在EFL教学过程中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自主学习的观念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听说先行”的教学模式,有效拓展了EFL教学研究的视野。同时,因为本次疫情,师生被迫网络上课,如果教师积极迎合教育趋势、利用媒介融合、采用多模态教学方式丰富EFL教学实践,这也将为国内高校EFL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切入点。

2媒介融合和多模态教学法的定义

所谓媒介融合是指媒体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和过程。我国媒体融合的内在逻辑是,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的驱动下,现有的媒体产业组织形态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进行更大力度的组织创新。21世纪以来,互联网+、AI、5G的迅速发展,促使媒介融合日常化,出生在新时代的新青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远大于普通老师的想象。在目前的新闻传播领域中,媒介融合是一个热门话题。在“互联网+”时期,它其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建成现代中国小康社会进程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故教育领域也应该迎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媒介融合视域内的多模态教学提上改革日程。教师应该主动接受媒介融合,采用多模态教学,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多模态教学法是指人类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5种感官来感知世界,通过各种感官跟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即为模态。由5种感官渠道产生了5种交际模态,即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和味觉模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以达到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即视听动触多模态教学模式。目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语言模态上使用语音偏离、词汇偏离、句法偏离和数量偏离等突显教学内容,在行为模态上善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增强教学效果,在文本模态上善于使用PPT组合模态,如突出重要文本、插入生动图片、结合视频音频等解析教学重点。不过目前为止,把媒介融合和多模态教学法联系起来的研究还太少,在大学生EFL教学中的研究则更为罕见。

3媒介融合视域内多模态教学法应运而生

随着媒介融合新时代的到来,大众可以在电脑、手机、互联网等一系列的新兴设备中,随时随地获取新闻消息并且与之进行互动。这和高校教师及师生间的互动性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下,新媒体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利用媒介融合,教师可以更好地采用多模态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平台并与之互动,提高学生的多元学习能力。多模态教学的概念最早由NewLondonGroup(新伦敦小组,NLG)于1996年首次提出,他们商讨了信息化新时代的教学变革,关注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手段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多模态语言教学顾名思义,是一种提倡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模态进行教学的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多种感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增进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模式整体偏向理论,注重考试不注重实践,教学模式化严重,已不能满足现代英语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再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教学条件的提升,多模态教学法更易操作,故其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因此,伴随“互联网+”教学技术的日益革新以及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不断发展,多模态理论和高校外语教学中的融合越来越广泛。

4媒介融合视域内,多模态教学法在EFL课程中的应用

因为疫情肆虐,2020年上半年,全国几乎所有课程不得不转移到线上上课。笔者所授EFL课程也不例外。因为条件有限,笔者同时利用多种媒介,进行融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下半年进行线下教学时,更是发挥了多模态的优势,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媒介融合和多模态并用的教学方法。从教师层面来看,笔者作为一线高校教师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新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使用教学工具的技巧和能力。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语言模态进行教学以外,表情、肢体动作、声音、视觉等模态也必不可少;除了运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以外,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文本资源、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等,给学生创造一个更适合学习语言的环境。教学理念方面,笔者赞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Skinner(1948)的看法,认为有效的语言行为是对刺激的正确反应。笔者通过媒介融合,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环境,让其经过模仿、强化和重复这个过程,尽可能地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意识与口语表达能力,扩展他们的信息含量、知识深度与知识广度。教学方法方面,笔者采用了多模态教学法,以课本知识和课堂讲授为基础,结合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和翻转课堂,营造全方位的英语学习环境;利用手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课上课下都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学习成效,适时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教学过程方面,笔者利用EV录屏进行录课,通过QQ群进行信息沟通、互通有无,通过批改网进行在线批改作文,通过腾讯视频和学习通里的上课功能进行在线课程直播,通过英语魔方秀、英语趣配音进行听说能力锻炼,通过超星学习通上传录课视频及PPT等资料文件并进行作业布置、小测验、甚至期中、期末考试等。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师在利用媒介融合进行多模态教学时更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学生在媒介融合视域内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层面,他们需要利用身边所有的条件,进行“真看、真听、真感受”,自主培养利用多模态学习的意识,通过自主学习+强制练习的方法取得长足的进步。据学生反馈,该媒介融合视域内的多模态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要更有趣,内容更丰富、先进,贴近现实。故而,郑州西亚斯学院在疫情过后继续延续媒介融合视域内的多模态教学法,延续了学习通和钉钉的使用,对学生的监控坚持线上线下两手抓,更好地解决了纯线上监督有缺陷的问题和纯线下课程优势无法体现的问题。

5媒介融合视域内多模态教学法优势明显

在EFL教学中,教师要更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实践技能。教师对建构主义教与学的最好实践是使用对话而不是向学生灌输信息;教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概念、论点等,问题则留待学生们去探究。所以,英语教师可以在媒介融合视域内,利用多模态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创造一个英语学习环境,最终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有益双向互动,而不是简单地给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灌输知识。利用媒介融合视域内多模态教学法,教师的负担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减轻。比如:在教师出题时,大家可以协作共建题库,反复利用;在批改作业、进行课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方面,利用某些软件或者学习平台可以快速处理客观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师课后改作业、改试卷的效率,减少了教师的备课时长。媒介融合视域内多模态教学法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利用文字、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模态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利用各种智能软件,增加英语沉浸时间,紧跟时代潮流,学好知识的同时也能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媒介融合视域内多模态教学法允许师生有更灵活的上课方式,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条件进行授课和学习,而不再受教室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学生进行沉浸式英语学习的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做作业的效率,相比于传统教学,更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6媒介融合视域内多模态教学法仍有不足之处

经过试验,该教学法优点不胜枚举,但缺点也不容忽视。由于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状况影响巨大。线上教学时,针对网络状况良好的师生,该教学法可以顺利实施。但针对网络条件较差的师生,这让教学、考试都变得举步维艰。另外,在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时,虽然超星学习通有“监考”功能,不允许学生进行手机屏幕切换,但不排除学生可以有多部手机、电脑甚至帮手在旁边指导、查资料。超星学习通的系统只能拍到学生进入考试系统时的照片,却不能拍到学生做题的视频及其周围环境;只能查看学生切出页面次数,无法监控其切出页面原因。这无疑给监考老师造成很大的困扰。线下教学时,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多模态教学法也需要教师熟练使用“智慧黑板”等高科技教学设备。这对年龄稍大、对高科技产物不了解的老教师来说,压力并不小。在不同媒介中进行不停切换,也需要教师对授课材料非常熟悉,可以精准地找到适合的教学材料而不至于让学生眼花缭乱,让自己思维混乱,这在某方面也加重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媒介融合视域内的多模态教学法要求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完美接收到教师传递的所有信息,才能实现其教学法的优越性。然而,现实中这并不容易做到。有些学生反应速度太慢或者上课走神,就会错过老师通过其他方式展示的知识点,但他们不会反思自己,却会抱怨老师没有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一字一句地把所有课文句子精细地讲一遍。教学若达不到效果,反而会让教师更累、更无奈。另外,有些偏远地区或者层次较低的学校并不会给所有课程都配备多媒体教室和智慧黑板,也没有相应的软件支持和教师培训。单靠教师一己之力,很难实施新型教学法的推行。有些学校管理死板,不断降低大学英语的课时,却在不断增加学生四六级过级率的要求,也会让教师和学生沦为应试教育的奴隶,达不到应有的新型教育的条件和效果。

7结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以现实需求为参考,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理念指导下,利用媒介融合视域内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权能空间。英语教师通过利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多模态教学,向“内涵式教学”靠近,使其沉浸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都得以增加,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探索并用心体会语言、学习西方文化,摆脱传统教学中学生注重语法结构而忽视语意理解的弊端。然而,对于该教学模式面临的不足之处,还有待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以期弱化其缺点,发扬其优点,共同促进EFL教学长足发展、促进高校英语教学进一步改革。

参考文献:

[1]方慧.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创新走向[J].传媒论坛,2018,1(07):131,134.

[2]黄冬群,曾咪.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旅游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以“饭店情境英语”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21(04):62-67.

[3]李东,廖小佩.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3):19-20.

[4]李一李,张莉,兰玉玲.文化习得的有效途径——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观察,2014(06):127-128.

[5]刘立香,吴琦.优质英语慕课的多模态教学特征及前景化手段[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0(06):59-66.

[6]田玉霞.多模态视域下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有效构建[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1):176-177.

[7]宣丽.浅析媒介融合视域下传统媒体人的新媒介素养[J].视听,2015(11):79.

[8]支庭荣.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焦点问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03):6-14.

[9]周红玉.新媒体环境下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评《新媒体时代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架构》[J].新闻与写作,2020(02):117.

作者:姚金芳 单位:郑州西亚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