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媒介融合下的传统纸媒的转型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媒介融合下的传统纸媒的转型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媒介融合下的传统纸媒的转型策略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给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传统媒介时代,纸媒是人们首选的信息获取渠道。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传统纸媒的发展受阻,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很多传统纸媒开启转型之路,但也充满不确定性。本次研究尝试梳理当前传统纸媒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所面临的发展难题,并分别从转型路径、内容生产与运营、人才培养和市场定位等方面给出了建议,以此来探索传统纸媒的转型之路。

关键词:媒介融合;纸媒;新媒体;转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IT技术的快速崛起,塑造了全新的媒体生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9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亿,相当于全球网民的1/5;互联网普及率达67%,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2%。互联网的高普及率,促使我国快速进入新媒体时代,并改变了当下新闻的生产、传播方式。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媒体力量正在改变当前的媒体格局,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不断被压缩。2014年也被业界称为“媒体融合年”,未来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而传统纸媒如何在这一新趋势下实现转型,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媒介融合视域下传统纸媒面临的发展难题

在互联网诞生初期,纸媒还是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PC端、移动端都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些变化使传统纸媒渐渐失去了它曾经的优势地位。

1.1传播格局生变

在互联网还没有出现时,传统的纸媒一直是信息传递的核心媒介[1]。而互联网进入我国后,国内很快掀起了一股互联网热潮,以网易、新浪、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这些门户网站提供信息的方式更加快速、便捷,并以免费的形式赢得了大量的网络用户。互联网在国内普及后,又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迅速崛起。这也促使了自媒体的诞生,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介向外界传递信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相当于全球网民的1/5;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占比超99%。互联网普及率达67%,较3月提升2.5个百分点,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传统晚报必须依靠对新媒体实践的不断探索,并迫使自身基于公众视野看待问题,否则将很难在传统纸媒体的严冬中生存。

1.2内容生产动力缺失

在互联网时代,媒体资源只需要简单复制、粘贴就可以在不同的媒介中实现快速传播,这是传统纸媒所不具备的优势[2]。网络的普及使各种媒体资源被拷贝,传播的过程越来越便利,犯罪成本越来越低,渠道也愈加隐蔽。在如此不利的媒介环境下,纸媒体系内的内容创作人员的内容生产动力被削弱。以地方性的晚报为例,报社刚刚把获得的资讯上传到客户端,而其他媒体直接转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新闻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如此轻易地被窃取,他们的收入也无法得到保障,内容生产的积极性由此降低。当传统的纸媒受到门户等新媒体渠道的影响时,它们几乎没有任何准备。过于依赖线下的广告分发渠道,导致他们在互联网时代几无招架之力。但是,传统的纸媒可以通过提高稿件的质量,向互联网媒体免费供稿,以此来扩大它们的影响力。

1.3纸媒人才流失严重

新媒体崛起后,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传统纸媒形成了强大的虹吸效应。在传统纸媒扎根多年的新闻工作者也可以就此实现转型。以南方报业为例,其是华南地区主流政经媒体,在该地区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但是在“媒体融合年”,该集团出现了超过200人离职潮,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传统媒体人艰难的生存处境。截至2017年底,共有231564人持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放的具有采访资质的新闻记者证。同时,我国的新闻记者主要是中青年。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26000人,占比约13%,与纸媒发展的旺盛时期相比,减少了30%左右;而记者年龄在30~40岁,占比约为41%,与旺盛时期相比,已经大幅减少约10000人。同时,也有一些市场调查表明传统纸媒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3]。有多数从传统纸媒离职的人员表示对所在单位的福利和待遇并不满意;其中有近50%的记者表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有13%的记者表示自己正在考虑换工作;只有13%的记者表示自己会继续从事本工作。

1.4缺乏互联网思维

社交软件的普及,让依托于微信、微博等平台的自媒体迅速崛起,并且这些自媒体积累了大量的粉丝,给传统纸媒带来了诸多压力。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纸媒并非没有转型的意识;而是没有从根本层面去理解纸媒向新媒体发展的转型之路应如何有序进行,因为缺乏明确的定位,一些传统纸媒在当下的信息传播格局下丧失了话语权。从当前的纸媒转型案例来看,与新的媒体平台相比,纸质媒体具有专注于内容的优势。用户基础和人才团队更强大,但缺乏互联网思维,在转型过程中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

1.5纸媒传播形式的局限

报纸的形式较为固定,内容主要由文字、图片构成。每天对报纸的页数和手稿都有明确的限制。如果页数增加,则打印和发行的成本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纸质媒体需要经过信息筛选和人员物流运作的各个层面,并且信息周期是严格固定的。与新媒体相比,更新速度较慢,信息传输的时效性相对较差。两者都是纸质媒体面临的重要问题。

2媒介融合视域下传统纸媒的转型战略

显然,在新的媒介生态体系下,融文字、声音、图片、影视图像等多种媒介元素于一体的多媒体传播平台更具竞争力[4]。在传统媒体时代,纸媒的优势是深度报道,在媒介融合视域下,传统纸媒要实现转型仍然具备一定的优势。

2.1由信息媒体转向意义媒体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公众对信息的时效性要求更高,这是新媒体的优势;但是,新媒体只能提供一个事件的表层信息[5]。而公众要想了解整个事件更加深层次的信息,仍然要借助传统纸媒。发生重大事件时,传统纸媒提供的报道更加权威,尤其调查记者深入一线,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借助这些信息,凭借自身的专业新闻素养,记者可以向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信息,这些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纸媒要坚守自身的优势;在内容生产上,传统纸媒要改变单一的提供资讯的功能模式,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对事件进行深度挖掘来提供深度报道,提高用户黏性。从现在纸媒发展的趋势来看,传统纸媒在线下还有一定的渠道优势,线下主要基于传统方法,依靠专业的纸媒编辑团队深入挖掘新闻报道背后的真实故事,并从公众的角度重新审视新闻。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种全新的竞争策略,并采取一种多样化的网站业务模式,以视频、文字、照片等形式在纸质媒体网站上展示受访材料,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依靠稳定的读者群,解决纸媒信息滞后问题。同时,传统纸媒还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商业模式来实现媒介融合。比如,利用“两微一端”融合传播的形式,将传统纸媒的新闻报道出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纸媒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拓展了纸媒信息的发展空间,给读者的阅读也增加了趣味,纸媒自身的发展优势也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2.2探索内容付费

互联网的便捷性,让更多用户适应了免费的产品模式。但是,在知识经济崛起后,内容付费的理念逐渐被用户接受[6]。传统纸媒最大的优势是有深度的内容,这正是媒介融合视域下免费内容泛滥、付费内容受到欢迎的一大优势。以财新媒体为例,财新付费用户可通过财新网、WAP及财新App浏览精华内容。财新网还会及时升级平台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客观的财经报道。传统媒体实行内容付费模式后,新闻工作者的收入也有一定的保障,并带动他们创作的积极性。采取“内容付费”的模式,明显拔高了传统纸媒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而纸媒在深度报道上的优势应该被充分挖掘出来。而从长远来看,实行内容付费模式后,传统纸媒凭借其忠实的用户群体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保证纸媒的收入。与此同时,用户也能阅读到优质的深度报道作品,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2.3注重人才培养

媒介融合视域下,传统纸媒要想顺利实现转型,必须要守住自己的“护城河”。而传统纸媒主导的深度报道,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记者进行长周期的报道制作。专业的调查记者的培养周期较长,丰富的一线调查经验是写出深度报道的基础,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在媒介不断融合的趋势下,纸媒需要破除当前的传播瓶颈,将深度报道透过不同的媒介实现传播[7]。传统纸媒要想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必须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平常的调查中,要鼓励调查记者积累拍摄和记录的经验,并通过岗位轮动来强化技能学习。让调查记者熟悉新闻生产的所有环节,并突破过去的报道思维。新闻媒体甚至希望记者能够掌握许多技术任务,如图形设计、文本编辑、声音编辑和图像编辑。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这种跨媒体的全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8]。学校教授的知识是理论性的,而实践经验还需要自身在报道中积累。这就要求从学校毕业后,记者就要注重报道经验的积累。纸媒也要从制度的设计上为记者的成长提供保障,可以建立记者轮换机制,让记者在不同的报道场景中积累经验,并和不同岗位的人员接触,学习交流经验。通过岗位上的轮换,让记者深刻体会新闻报道的不同方面,摆脱固有的新闻报道模式,适应自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

2.4找准市场定位

尽管新媒体目前具有广泛的受众和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是传统的纸媒在历史发展沉淀之后仍然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它不会被市场发展所淘汰。国内也不乏一些转型成功的传统纸媒,如《深圳晚报》,其在传统纸媒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五年的增长,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的互联网思维。《深圳晚报》新媒体部成立后,其将用户群体锁定在“90后”身上,正是这一代人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正是这个群体可以不断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变化,从VR到小视频,再到直播,问答互动,新闻传播的格局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新媒体部门的员工要及时把握这些变化,不断增强自身技能。因为内容的生产者找准了市场定位,并拉近了和“90后”的距离,可以说极易产生共鸣。与新媒体相比,纸质媒体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应执行区分操作。信息处理应与新媒体区分开,应当牢牢把控信息质量,深入传播信息可能更为重要。正确定位目标人群,并形成与新媒体共存的新型纸媒体。面对大量社交媒体上零散的信息,纸媒应运用专业媒体的思想做出判断,并将零散的信息视为“对大众媒体垄断带来的信息不平衡的补充”,筛选,集成和改进以供使用。同时,传统纸媒应积极开展信息筛选和谣言澄清工作,并在第一时间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回应和解释,在社交媒体上充当谣言的“粉碎者”,使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想法,减少因信息泛滥而引起的新闻选择和消费麻烦。

2.5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

在科技创新的时代,媒体传播的格局充满变数,而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纸媒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大胆革新。在转型过程中,传统的纸媒不仅必须具有及时性、高可信度和社会关注度的信息,而且必须向用户提供有关工作、生活、学习以及休闲和娱乐、交通和天气、健康与保健的更多信息,等等。传统的纸媒需要实现三维媒体服务,实现点、线、面结合[9]。即利用其纸报刊发行站、移动终端站等建立服务站点,实现零距离无缝连接服务;通过在线网站,社交媒体账户和在线社区收集用户反馈,与用户交流和互动,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3结语

传统纸媒是原始的信息传播媒介,也是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迅速放大,新媒体的优势逐渐显现。在媒介融合视域下,受众不仅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传播信息。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化,直接推动了传统纸媒的转型。当前,传统纸媒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不再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体现在信息传播格局、内容生产、专业人才流失和转型思路等多个方面。媒介融合视域下,传统纸媒的转型需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并启动全方位的转型,才有可能借助自身在内容报道上的优势完成转型。

参考文献:

[1]黄娟.新媒体环境下纸媒转型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2019(17):90-91.

[2]李傲,陈龙.浅析媒介融合发展中纸媒转型之路[J].传播力研究,2019,3(25):96.

[3]李金华.新媒体时代纸媒转型困境与对策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9,3(22):46.

[4]李云淑.浅析媒介融合发展中纸媒转型之路[J].新闻世界,2019(7):26-28.

[5]罗定阳,汤琴.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转型探讨[J].中国报业,2019(11):102-103.

[6]沈昱平.基于集体抗争与数字化转型的传统纸媒版权保护路径[J].传播与版权,2018(11):170-172.

[7]刘懿漪.传统报业转型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J].才智,2018(32):224.

[8]赵慧.探析媒介融合环境下纸媒的发展道路[J].传媒论坛,2018,1(21):3-4.

[9]杨波.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转型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2(32):54.

作者:熊克斌 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