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媒介融合下的电视节目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媒介融合下的电视节目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媒介融合下的电视节目创新

【摘要】文章认为在当下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节目迎来了创新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内容、传播、服务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基于此现状,当下的电视节目亟待创新。文章提出应当立足于媒介融合特色,从电视节目的形态、电视节目的内容和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三个方面实现媒介融合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节目;创新

2019年1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由于网络新媒介的冲击,电视节目的原有功能难以完全发挥,电视节目的观众数量也在逐渐减少。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寻求更好的发展,是当下电视节目设计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媒介融合及电视节目创新动因

(一)媒介融合概述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促使媒介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不同媒介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媒介之间正在走向融合发展。“媒介融合”指的是不同的媒介形态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媒介形态,比如说数字杂志、数字新闻等,这种新的媒介形态一般兼备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优势。媒介融合在我国起步较晚,2000年后,互联网技术在我国逐渐兴起,此时互联网媒介才刚刚崛起,当时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占据着主要地位。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地位逐渐升高,开始逐渐与传统媒介“分庭抗礼”。传统媒介由于落后的信息传播技术和各种限制条件,已经失去了大量用户,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网络媒介,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介的地位逐渐下降。正因如此,我国传统媒介开始寻找新出路,而来自西方国家的媒体融合思想进入了相关工作者的视野。经过数年的比较、借鉴和发展,媒介融合作为媒体融合战略的措施,不仅有了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而且已被诸多传统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所付诸实践,尤其在电视媒介方面,其与网络媒介融合发展的成果更加突出。

(二)电视节目融合创新的动因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介形态开始出现重大转变,呈现出“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三种融合形态,而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媒介融合对电视节目形态变革创新的推动。[1]一是技术动因。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态的一项重大转变,便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媒体开始占据主要市场。当前,我国大部分传统电视节目制作组都开始向网络节目进军,视频网站上的电视节目也与电视播放时间同步。面对网络的冲击,传统电视节目不得不进行变革与创新。二是经济动因。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对于各大电视媒体来说,他们思考的是如何集中市场、掌握更多资源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面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电视节目必须要进行创新变革以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三是受众动因。媒介融合时代下,观众的主体意识远比过去强烈,这也从侧面迫使电视节目尽快融合创新,充分满足受众的需求,如此才能不被广大观众淘汰。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节目的不适应性

(一)电视节目内容方面的不适应性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传统电视节目的内容逐渐呈现非原创性,与媒介融合的要求不相适应。首先,我国电视节目对国外电视节目的模仿现象依旧较为严重。我国许多爆火的大型电视节目,都是购买的国外版权进行本土化制作,比如说《中国达人秀》模仿的是《美国达人秀》,《中国有嘻哈》模仿的是韩国showmethemoney,《顶级厨师》模仿的是英国MasterChef等。这些电视节目虽然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加深,海外电视节目必然会渗透其本地的文化内涵,如果国内电视节目制作依旧习惯于模仿克隆,将会使得电视媒体发展出现一定的局限性。其次,传统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同电视台对同一个节目形态进行区别不大的重复播放是很常见的现象,甚至其节目内容都近乎一致,例如《非诚勿扰》爆火之后,《非常完美》《爱情连连看》《我们约会吧》等一系列内容相似的“相亲类”节目出现在各大电视频道。电视节目之所以会出现“一菜众吃”的现象,除了素材稀缺这个原因外,部分电视节目设计者的创新思维也存在着问题,即难以对内容进行创新设计,原创率较低。同质化过于严重,导致电视节目难以吸引眼球,最终导致用户丧失其互动兴趣。

(二)电视节目播出方面的不适应性首先是传统电视节目播出形式方面的不适应性。一般情况下,传统电视节目有着固定的电视频道和播放时间[2],例如《天天向上》节目固定在每周五晚10时、各大频道的新闻节目一般在每晚6时30分、《新闻联播》固定每晚7时等。观众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收看电视节目,因此,这种传统播出方式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相反,新媒体的运用则让社会大众可以打破时间限制,观看电视节目时不再处于被动地位,而是可以自主选择节目在播出后的任意时间段内收看。也就是说,传统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已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其次是传统电视节目信息播出的滞后性问题逐渐严重。任何电视节目都是观众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对部分娱乐类电视节目来说,未在电视上播出前,其内容的时效性一般无关紧要。但是对于一些资讯类电视节目如新闻节目,信息的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海内外大事,还是百姓居民的生活事件,都需要有记者去采集信息,然后层层加工才能播出,这期间耗费了大量时间。因此,传统的讯息类电视节目的播出往往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时效性难以充分体现,不如网络媒介快捷。

(三)电视节目服务方面的不适应性电视媒体因其音画结合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广大受众对信息接收的需求,因此在传统媒介时代,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电视节目同样如此,长期以来都在观众心里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不过,传统的电视节目往往是单向输出,除了在制作之前会对观众需求进行分析之外,节目播放之后便很难再依据观众的需求对电视节目进行调整。[3]新媒介崛起后,传统电视节目的单向输出明显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其服务功能明显降低。比如,观众不仅要求在网络上关注自己需求的精准的、详细的信息内容,还要求与信息传播的主体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双向传输,这一系列服务功能都是传统电视节目无法实现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创新。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创新路径

(一)加强电视节目制作创新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电视节目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把握媒介融合机遇,加强制作创新,实现节目形态的革新。一方面,相关工作者在制作电视节目前,可以通过网络大数据技术,充分地挖掘和分析市场上对电视节目的需求,根据用户需求规划电视节目制作方案,力求做到精准定制,符合大多数观众的胃口。另一方面,在制作电视节目时,节目制作组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媒介融合为机遇,尽可能地引进多种媒介融合技术[4],例如通过卫星车来回传节目、采用5G便携背包设备实时传输内容。此外,还要有云盘存储传输技术和新媒体中心伴随服务等一系列新媒体技术保障。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只有把握好媒介技术发展的机遇,强化电视节目制作的科学技术应用,才能让电视节目制作符合当下的媒介融合环境,实现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升级。

(二)推进电视节目内容创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节目由于其内容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失去大量观众。因此当前的电视节目急需提升质量,提升在受众群体中的影响力。电视节目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创意产品,其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特色。虽然引进海外优秀节目确实可以获得一定的观众,不过长此以往,我国电视节目将难以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创新。所以,我国电视节目应当注重节目内容的自主创新,以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获得更多的观众。比如说,我国电视节目可以立足于中华本土文化进行内容设计,展现出中国地域特色,例如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并且大火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古诗词大会》等。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节目组除了要自主创新电视节目内容,还需要做到与观众的双向输出,实现电视节目内容时刻符合观众需求,从而提升电视节目的服务性。在电视节目播出后,节目组还可以在网络上开拓意见收集渠道,与观众进行网络沟通,实时调整电视节目内容,促使电视节目的内容能够吸引用户,从而满足媒介融合下的内容创新需求。

(三)促进电视节目播出形式创新节目制作组可以利用网络融合技术,实现电视节目播出形式的创新。传统的电视节目只能通过电视播放,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要实现多渠道播放形式。一方面,电视节目需要坚定电视播放的主要阵地,不能因为新媒介的兴起放弃对电视播出形式的价值挖掘。节目制作组应当适当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电视用户群体的黏度,促使原本的电视用户继续收看电视节目。[5]另一方面,电视节目制作应当加强对网络播出形式的研究,尽快开拓电视节目的网络播出渠道。比如节目制作组可以通过与网络视频平台合作,在网络视频平台上实现同步播放,如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与各大网络视频平台皆有合作,除了提供同步网络播放之外,观众还可以在各大网络视频平台对往期节目进行回顾。这样既增强了观众的收看体验,也使得电视节目收获了众多网络用户。

四、结语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受到不同程度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机遇。电视节目应当走上创新之路,把握媒介融合机遇,实现电视节目的创新变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

参考文献

[1]王子荣.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创新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2(29):86.

[2]曹国卿.对电视节目创新性策划的思考[J].记者摇篮,2020(11):47-48.

[3]于福志.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探讨[J].黑河学刊,2020(4):51-53.

[4]孙楠.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创新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20.

[5]邓长贵.媒介融合语境中电视新闻节目的整合与创新[J].记者观察,2020(15):128.

作者:颜铮 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