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分析

摘要:中小学教师在新媒体时代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时代更新了对教师教育能力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小学生首当其冲,中小学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掌握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各种媒介的能力。所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是关键。本文针对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为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

一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增强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意识,提高媒介应用能力,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教学实践科技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各种新媒介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媒介素养能力的要求也应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熟练使用媒介,可以有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传播和教师教学改革[2]。将正确的知识传达给学生是中小学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通过各种媒介辅助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应用各种媒介,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学习利用媒介工具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包括中小学生在内,新媒介已经广泛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中小学生处在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辨别劣质信息的能力不足,容易被媒介中传递出的错误价值观误导。正如詹姆斯•波特所说:“当人们的媒介素养水平较低时,不知道如何抵御媒介的负面影响。提升了媒介素养水平,才能自主应用媒介。”[3]因此,提高媒介素养水平是避免受到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教师自身媒介素养水平的的提高,是完善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力的基础。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和提高媒介素养水平,保护学生避免受到媒介劣质信息的影响。正确对待学生使用新媒介,加强对学生使用过程的科学引导,控制学生使用媒介的时间,使学生掌握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及正确使用媒介的技巧。最后,完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满足教育系统的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和相关研究开始较晚,建立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较关注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如果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中小学开始,并达到与大学阶段的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过程,对于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连贯性起关键作用。青少年是新媒体消费群的主体,他们通过网络媒体学习、娱乐、获取信息,中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抵抗不了娱乐的诱惑影响正常的学习,是需要给与科学的指导的重要时期[4]。所以,媒介素养教育需要从“小”开始,教育系统应将媒介素养的中心工作向中小学倾斜,形成连续教育体系。

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现状及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中小学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理应具备高层次的媒介素养,以发挥各种媒介在教育实践上的积极作用,帮助容易受到新媒体负面影响的中小学生培养媒介素养能力。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文献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且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欠缺

这主要是由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导致的。相比中国,西方国家对媒介素养的关注和研究开展较早,也做到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因此,他们不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丰富成果,媒介素养培训和教育水平较高,针对教师和学生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模式和教育体系[5]。我国的媒介素养课程并没有普及且开设时间也比较短,因此大多数教师极少接受过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系统化的课程,年轻教师虽然缺乏专业课程的学习,但高校普遍注重媒介应用并且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应用媒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于毕业10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师,缺乏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6]。教师媒介素养能力的欠缺在农村地区更加严重,部分原因是教学硬件设施的提供不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依然值得关注,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及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投入。

(二)中小学教师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不足

需要对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但是科学的媒介素养观念并未普及。根据相关调查数据,高达76%的中小学教师仍然对“媒介素养”概念很陌生,虽然课堂活动会使用媒介丰富上课形式,只有24%的中小学教师对“媒介素养”有相关积累,其中还存在忽视和弱化了对媒介的学习与咨询功能的利用的问题。虽然是否了解有关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媒介功能的知识并不能完全代表是否具有媒介素养,媒介在不知不觉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却又不易被人们察觉,这种对媒介影响力的错误认知会影响教师对面对学生媒介环境有错误的判断,轻视了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力,忽略了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此外还面临着这种矛盾,中小学教师普遍同意需要制定一个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却没有主接受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的意识。教师的错误认知还包括媒介的娱乐性高于教育性,对于学生接触媒介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利用媒体协助教学和辅导学生的意识显然是不够的。

(三)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足

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同媒介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结合媒介和课程内容,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但在针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引导方面做得明显不足,缺乏对学生如利用媒介的指导和辨别劣质信息能力的培养。面对新媒体的数量众多,质量不齐的信息,当很多学生好奇和无知,许多教师无法发现学生的“无奈”,这将导致学生受负面信息的不利影响。当发现学生浏览不恰当信息时,只是单纯的制止、阻拦和批评,一味的“屏障”式教育,并不能让学生了解错误的原因,反而使学生更加“好奇”,继续为之。教师应用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力于课程教学,也应与学生分享识别信息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有效的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和放松娱乐,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时间关系,让媒介成为辅助自已学习的工具,抵制不良影响。

三提升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的对策

鉴于有关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上述问题,以下策略可以采用,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

(一)完善中小学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我国媒介素养问题已经受到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持续进行。一方面,我们应重视后续师资力量即各师范院校的在校生群体,在高校课程中能够受到系统的媒介素养课程训练。这也需要高校联合专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设置,并在实践过程中深入理论研究和持续丰富课程内容,为在校生创造更加全面系统的教师专业能力课程学习资源。同时总结经验,突出课程重点,注重课程与实践问题的对接,支持全面开展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工作[7]。另一方面,不能忽略对在职教师的继续培养,在职教师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使用媒介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是有意义的。媒介随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发展,媒介素养教育随之持续变革,需要鼓励中小学教师自发性、主动性学习相关技能知识,自觉承担起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

(二)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

针对中小学教师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引起重视,对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给予相关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媒介素养认识程度低给课程开展和学生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参考专家意见和教师的实践经验,制定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课程。发挥学校相关领导的带头作用带动教师,将持续学习、积极进取贯彻实施,激励教师的自发性提升自身媒介素养能力。另外,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过程监督效果评价。课程的开发、设置和教育工作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成本,目标是能够普遍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及能力,对于课程教育的结果的评价体系也应健全,有利于促进学习进度与效果,使课程发挥作用,提升全体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

(三)开展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

培训以帮助教师更新对媒介素养的观念,使其更加全面认识媒介素养和媒介有效的应用方法,结合中小学生错误使用媒介案例,普及实际问题的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因此,有必要为教师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并根据教师的媒介素养能力水平制定相适应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率避免重复培训。此外,结合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针对性帮助中小学教师处理面对的困境。例如,如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缓解中小学生网络沉溺现象、如何提升中小学生辨别网络劣质信息的能力、帮助中小学生理解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区别。提升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从国外的先进研究成果中学习,结合当前形势和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际问题,增强针对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激励教师自发性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理念,家长和学生积极配合。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促进中小学生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舒东.新媒介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冯轲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3]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李艳.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8):12-15.

[5]周素珍.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作者:张洁梅 齐少静 单位:河南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