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精英教育下的高校人才培养风险规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精英教育下的高校人才培养风险规避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精英教育下的高校人才培养风险规避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的今天,我们更多地应该思考精英教育理念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可能会存在教育无效性问题、引发了部分的人才折损等风险,还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规避措施: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系统观;合理认识人才结构;进行适切性教育;促进高等院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普及化;精英;精英教育理念;风险规避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高等教育的分类标准:适龄人口毛入学率在15%以下称之为精英教育,毛入学率在50%以上则称为高等教育普及化。我国已经步入了普及化高等教育时代。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而教育观念深受精英教育时代的影响,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变迁,甚至产生滞后时,隐患便滋生了。

(二)相关概念精英教育理念,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培养精英为目的的教育理念,是大学对精英教育的职能、性质等一系列的理性认识,是大学发展精英教育的指导思想,影响其办学方针和规划的制定,反映在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在如今的普及化高等教育中,虽然不是以精英教育理念为指导,但是深受该理念的影响。

二、精英教育理念下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风险

(一)存在教育无效性,造成教育浪费1.存在一定的知识传授无效专业的分类使得知识分类更加细致,因此学生的知识专业化程度是非常高的,但同时它也造成了学生片面发展、知识被严重割裂的不利局面的形成。如今高等教育的知识已经开始脱离生活,并且已经出现了不适用性。一方面,需要精通高新科技和应用研究的拔尖型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一大批基础事业和制造业等方面的大众型人才。在精英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部分人可能没有精英的能力,却被赋予了精英的责任,但是大众的精英觉悟和精英水平却不能达到精英教育理念理想中的目标水平,这就会有知识不适用。2.存在一定的思维训练无效由于一些旧有模式和传统教育观念制约,高等教育体制创新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等方面也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对于推动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也只是停在表面认识的基础上,没有足够的保证和足够的推动力度给予创新教育体制。当前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还部分停留在以旧有知识为中心的基础上,旧有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蓬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这也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1]。

(二)教育目标的“精英”化,引发部分人才发展的折损1.“栋梁”化的功利性目标导致的人才发展折损老师对于课堂的主导是绝对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要学会与掌握知识,考试成绩成为学生生涯价值的重要体现。学生目标是从别人的计划和支配中确定的。学生按照统一的课堂目标和计划完成学习之路,失去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创造的机会。2.“统一”的人才标准导致的人才发展折损所有高等院校都向名校标准靠拢,却没有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匹配,盲目向名校学习。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倡导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标准是各大高校的学习范本和培养人才目标制定的起点,而忽视了需要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能够成为的人。人才标准的大径一致,导致了某些人发展受限。根据标准来塑造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与愿望,人才发展折损也就成为必然。

(三)教育资源配置“重点”化,影响其使用的有效性1.“重点”化思维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形成资源过剩与短缺并存教育资源在配置上更多考虑的是分配“重点”教育大省,如上海、北京等地,人口分布密以及经济高度发展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会有较多的重点学校、名校,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先进性的教育改革,更多的教育资金投入,对于本地学子和外地学子却有不一样的人才标准。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重点配置,不仅仅体现在教育资金、师资力量等方面。在配置的天平上,“重点化”思维深刻地影响了教育大省资源过剩、教育小省资源短缺的现状[2]。2.“重点”化思维引发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引发人们优越感与不满情绪并存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思想影响下,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教育公平和效率体现在不同的学校和学生数量在空间位置上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这布局与地区的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适应。首先,重点高校和非重点高校之间产生了不均衡现象,直接原因就是国家扶持重点高校,并且政策上倾斜;其次,省属高校的差距由于东西部经济的差异被逐渐拉大,在大部分地区都有体现;最后,师资差异和学生生源的参差不齐也使得教育发展在向不均衡的消极方面前进,因此教育也受到了影响。随着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在慢慢累积,得到扶持与政策倾斜的学校与群众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而其他的大众就会产生不满和自卑,导致人们情绪的两极化。

三、精英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人才培养风险的产生原因

(一)“赶”“超”思维,强化精英的作用性社会对精英的崇拜与“赶”“超”思维交互影响,使精英的自我定位提高,形成了强烈的精英意识,强化了精英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大家赋予精英推动民族的进步和振兴国家的光荣使命。精英要接受大家的请求,不断为自己的提升做训练,要实现人们的社会责任,或者历史遗留下的光荣使命,这些“自觉的精英们”,总是被大众看作是对社会历史进步可以有所作为的人,即是推动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历史进步的力量,大家不会只把精英定位成为社会的客体的,也不会只把他们看成是随波逐流的对象[3]。

(二)“精英”的优越感,弱化了“精英”发展的自觉性如今负责高等教育的主体没有太大改变,主要还是原来那些负责精英教育的大学。只是如今出现了许多民办大学和新兴大学,但是他们的定位和战略还是尽量向研究性大学靠拢,一味地像政策呼吁的那样增强自己的综合排名,通过排名和标准评价体系来判断自己学校的地位。有些学校甚至盲目根据政策对自身进行改革,都会产生弱化自身能力的后果。精英发展的自觉性弱化了,对自己的要求根据外在需要而变化,虽然这样眼下并不会影响到什么,但长此以往,这个社会的人才标准也会只随着社会外在需要而存在。

(三)成就“精英”的思维,淡化了大众的发展性高等院校定位不明确,基础性大学将重点放在如何培养优秀的社会精英上,而忽视了学校基础功能的发挥,提高了对自己学校的要求与评判大众的标准。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高校的领导或老师甚至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可能也无法及时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理念合理运用,仍然在大众范围内以精英教育理念教育作为教育指导思想以及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应对教学过程。成就精英的思维,使得学校将重心停留在如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上,而忽略了让大众尽可能的发展上,因此淡化了大众的发展。

四、高校人才培养规避精英理念下风险的对策

(一)树立社会发展系统观,重新认识合理的人才结构精英在历史潮流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而且高等教育的实现目标群体本身就有精英、大众,大学生本身就有追求自我提高的需求。我们应该合理地认识精英与大众的作用,这种人才结构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完美的互补式结构,大众构建社会基础,精英发挥优秀潜能,在稳定的基础上带领社会更上一层楼。精英和大众的区别只是提高的程度,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可以向精英的方向发展,精英教育理念也是鼓励大家“更上一层楼”,只是每个人的资质不同,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是精英[4]。精英为大众树立榜样,大众为精英提供基础。

(二)推进适切性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构建适切性教育,加强文理知识的相互渗透,大量开设一些交叉性的学科和边缘学科,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推进适合不同群体学生的教育,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发展。其实由于大众的多元性和层次性,要求国家从实际出发安守本分,分层发展,利用特色和自身优势站稳脚跟,精确根据实际情况定位,协调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关系,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高校在进行精准定位和发挥职能时要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无论何种教育理念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第二,考虑到学生天然的性格,过于压抑或约束会削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第三,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运用;第四,学术自由,具有批判思维。

(三)建立合理的分类制度,促进高校特色发展高校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在于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新秩序的建立,还能让学校之间的竞争变得井然有序,促进高校特色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以及促进分类体系形成多样化的局面。第一,学术型大学,以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主,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在我国,多是以双一流学校为主。第二,应用型大学,包括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主要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实用性人才。第三,职业技术高校,主要是培养到生产第一线的人才,学习各行业技能,比如服务、管理等行业[5]。高等教育的未来趋势会日渐明朗,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拐点已经到来,一方面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有创新高等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条件;中国高等教育可以说已经在寻求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色发展模式,正在逐渐实现高等教育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良性循环,建立起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翟纯纯.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及培养对策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20-21.

[2]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8-13.

[3]徐小龙,等.高等教育系统中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有机结合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62-67+123.

[4]岳武.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5]尚扬.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5(15):132.

作者:廖晓蓉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