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童媒介素养认知重建提升路径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已由原本以技术赋能为主,转变为以帮助儿童正确参与新媒介文化,适应复杂多变社会环境的全新理念。本文结合新媒介素养的核心概念,对新媒介时代儿童媒介素养进行重新审视,进而提出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教育体系,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新媒介文化,从而抵御媒介社会带来的负面冲击。
关键词:儿童媒介素养新媒介文化
认知重建媒介环境,影响的不只是成年人。媒介技术发展至今,以往成年人对于信息的“知识垄断”已经不复存在。儿童对于媒介环境的适应,对于媒介的接触程度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迅速。有研究发现,儿童媒介使用的低龄化愈发明显,且与成年人产生了明显的“知识鸿沟”。随着万物皆媒逐渐成为现实,作为数字“原生代”的当代儿童,已经可以快速、有效地参与到如今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来。在儿童的新媒介接触中,无论是“过度妨碍”或是完全任其自由发展,均会对儿童核心媒介素养的发展进程造成负面影响。儿童确实需要对新媒介的内容、运作、使用等有更多的了解。
一、新媒介时代儿童媒介素养的重新审视
无论是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范式变迁,还是国内对于媒介素养的研究成果,一直以来都将认识、使用新媒介的能力当作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以此为理论基础,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心往往停留在媒介认知、媒介技术等初级阶段,以及自我保护、信息批判等中期层次。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理论研究进程还是儿童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在目前的媒介环境中均显过时。1.儿童对媒介的适应能力需要重新认识。从接触与使用媒介的角度来讲,儿童的适应能力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迅速。接触媒介“低龄化”,使用媒介“熟练”化的趋势在同时彰显。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学龄前儿童,甚至婴幼儿时期的儿童对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产品产生极大兴趣,并以一种“无师自通”的方式迅速融入。而至于自我保护与信息批判等方面,即使是参与媒介环境长时间的成年人,也会受到互联网社会带来的伤害,同时对信息缺乏辨识与深层认知。如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真正实现文化进入,并且能够正确地参与新媒介文化成了所有新媒介参与者共同的话题。2.儿童新媒介素养的教育理念需要革新。应该对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理念有所借鉴,重新审视新媒介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新媒介时代,媒介素养正由传统的媒介使用与批判能力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信息管理能力。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进行重新研究之后,美国著名传播学者亨利•詹金斯对新媒介素养进行了定义:“新媒介素养是青年人在新媒介环境下需要具备的一系列文化能力和社会技能,其目标是鼓励青年人成为当代文化的全面参与者,从而发展他们的技能、知识、伦理框架及其参与这一新媒介文化所需要的自信”。其中,新媒介素养概念的核心转变,正是我们前文所提到的从使用媒介到利用媒介参与社会的重要能力。正如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描绘的那样,新媒介利用各种媒介符号与渠道,轻而易举地打破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原本界限。如今的儿童,其言谈举止已经出现了“成人化”的特征,同时,也被新媒介带来的复杂社会文化所影响。新媒介时代,正在对儿童具备的媒介素养提出要求。3.儿童应具备的媒介素养技能需要重新评估。基于以上现实,詹金斯提出了新媒介时代儿童需要具备的十一项媒介素养技能,即游戏能力、表演能力、模拟能力、挪用能力、多任务处理能力、分布式认知能力、集体智慧能力、判断能力、跨媒体导航能力、信息传播能力以及谈判能力。可以发现,这11项核心技能最终强调的是儿童在新媒介环境中如何实现个体与他人,以及个体与环境的有效交互,其核心精神就是在虚拟环境中如何更好地生存与适应。儿童需要通过具备这样的能力,充满自信地参与到新媒介传播与新媒介文化创造中去,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二、新媒介素养培养需要重视技术与人文的创新交融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新媒介改变的是人们认识世界、谈论世界的方式。儿童参与新媒介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所以部分学者认为,儿童可以在无干扰的状态下顺利获取新媒介素养。但实际上,新媒介素养核心能力的缺乏,使得儿童很难在虚拟与现实的世界中自如的转换,甚至出现社会化过程中的深度迷失。例如,王国华曾经在论述中描述了“互联网的规则”。网络区分于其他传媒的根本就是在于它所表现的规则。我们无论在互联网中做任何事情,都遵循着一定的特定规则,这项规则不同于现实生活,但却有很多相似之处。许多普通人极其适应这项规则,于是很容易在互联网中得以实现自我。互联网对于知识的吸收与传播,都有别于传统媒介。互联网络的容量大、覆盖面广、可检索、可保存以及交互性等特点,都因为它的特殊规则所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儿童在新媒介环境中“文化进入”时,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接收信息、辨识信息的同时,真正理解并正确参与信息折射出的特定规则与文化。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都不能算做真正实现了新媒介参与。所以笔者认为,新媒介时代的儿童素养教育,应该在技术逻辑、批判逻辑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延伸。1.形成适宜儿童的新媒介文化参与体验。儿童群体可以很迅速地接纳新媒介技术,但在新媒介环境营造的种种文化环境中却显得格格不入。例如,在目前以社交网络为主的网络环境中,基本没有儿童群体专属的文化圈层存在。由于多方面的需求,儿童很早便拥有了移动互联设备,并且也很乐于参与其中。由于专属的文化圈层缺失,儿童在触网时,只能被动参与到成年人所营造的网络环境中。比如,我们经常会在游戏社区看到成年玩家与“小学生”玩家的直接冲突,也能在视频网站弹幕中看到儿童的各种不适。在类似冲突中,处于弱势一方的基本都是儿童。所以,儿童不断在近成人化的文化体验中接收信息,容易造成人文精神的扭曲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主要原因即在于儿童在新媒介参与中的文化参与感缺乏。此外,儿童在新媒介参与中过度依赖“技术接入”,其思想会随之变得简单,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会不断变弱。这就像恶性循环,儿童对于技术的愈发熟练,致使他们过早接触本不属于他们的文化圈层,使儿童沉溺于游戏、短视频等新媒介产品的短时刺激中,而丧失了原本应有的文化学习能力。2.提升儿童的新媒介环境认知能力。新媒介始终在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它由符号组成,看似虚拟却具有很强的被依赖性。在儿童新媒介使用中,“拟态环境”带来的未知数似乎越来越明显。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同时缺乏必备的理性思辨能力,容易被媒介所制约,产生“媒介依赖”。例如,儿童在手机游戏中,其游戏行为可以很快得到积分、装备等回报,但却忽略了现实社会中“延迟回报”已经成为常态。这使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焦虑,甚至与现实社会渐行渐远,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学界中曾有数字化的互联网交流将人们重新带回了“口语传播时代”的说法,人们在交流中,似乎并不用担心自己所说的内容是否真实有效。同时,互联网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从原有社群生活中的直接联系,转变为以信息为媒介的全新的虚拟关系。新媒体环境下,各类新型媒介产品使儿童沉迷其中,却忽略了现实生活的实际参与。因此,儿童的关注度习惯于放在新媒介产品的多种形态上,而丧失了情感联系的最基本能力。另外,新媒体的时效性可以让儿童快速、长久地接触最新信息,也使得儿童的情感变得麻木,患上“新媒介依赖症”。3.改善儿童的新媒介信息选择能力。目前,很少有父母或教师能够感同身受地对孩子进行新媒介素养教育,而是用严格控制的方式取而代之。数据显示,有超过50%的家庭,会用限制时间的方式,来尝试对儿童媒介接触进行引导,在部分家庭中,这似乎变成了唯一的方式。而这样的手段一方面激起儿童对新媒介环境的好奇心,使儿童对于手机等新媒介设备产生深度的依赖,除了生理上的伤害外,这样的依赖持续时间越久,“精神消耗”越严重。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某儿童因为使用手机的原因与家长发生严重冲突。同时,由于儿童的“媒介崇拜”造成的新媒介信息的无选择接收,使得儿童的媒介生活中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如暴力、色情、不良文化等。新媒介对儿童的“文化侵蚀”,似乎是法兰克福学派一直秉承的观点,大量国内学者也曾就这一点表达过担忧。遗憾的是,这样的担忧似乎慢慢变成现实。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以上原因,儿童在新媒体环境中,正面临着“人格挑战”。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儿童的新媒介信息选择能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是媒介素养教育领域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
三、新媒介环境下儿童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目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内多个城市已经提上日程,但仍以儿童使用媒介的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部分学校的课程体系基本沿袭原有模式,并无实质性变化。新媒介环境下,儿童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需要革新培养观念,将核心目标转向儿童的文化参与、环境认知与信息选择能力上来。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引导多重发力,以适应新媒介环境中的媒介素养发展诉求。1.学校应成为强化儿童新媒介参与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自始至终便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尤其在学前教育中,不应仅停留在媒介的初步认知与简单操作层面,而应该鼓励儿童主动参与其中,接收信息,辨识信息并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体验。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经正视到对儿童进行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在学校教育中付诸实践。例如,美国的LeeElementarySchool利用网络和沉浸式体验设备让儿童观察各种天文现象并获取数据,打造儿童天文实验室,从而自主开展研究。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机融合起来,以达到其“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造”的教育目标。在学校中提升儿童的新媒介素养,一是要将新媒介素养的核心内容贯穿至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实践中,着重偏向于儿童在接触媒介中对新媒介的全方位体验,同时,鼓励其利用新媒体表达自我观点与情感,进行个人画像。二是让儿童在新媒介体验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成为媒介内容的制作者与传播者,进而理解和掌握新媒介的适用技能、创新方法和道德要求。2.家庭应该成为儿童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启蒙者。父母在儿童社会化的进程中,扮演着奠基角色。儿童的社会化能力,大部分来自与父母的日常沟通。如婴儿在2个月的时候,就具备了揣摩抚养者心理的能力,即社会性的微笑。对于父母来讲,一是改变传统观念,用积极、理性的眼光看待新媒介产品,不断提高自身的新媒介素养。二是摒弃传统“严格监控”的新媒介教育方法,转而学会在新媒介环境中对儿童进行正确引导,教会其如何认知新媒介中的复杂信息,如何利用新媒介表达自我,在自我怀疑或受到侵害时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这些不仅有利于提升儿童的新媒介素养,还能够加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深度沟通,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3.社会应该成为引导儿童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并行者。虽然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基本纳入到我国的各阶段教育体系中,并且在家庭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儿童的低龄性等特定因素,儿童新媒介素养教育似乎仍然未得到社会重视,甚至与整体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渐行渐远。在网民“低龄化”趋势愈发明显,儿童逐渐成为新媒介环境中新生力量的现状下,儿童的新媒介素养理应得到重视,通过社会引导逐渐降低儿童新媒介使用中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应主动营造适合儿童且受儿童喜爱的新媒介文化环境,缩短儿童接触成年文化的时间,保护其固有的文化特征不受伤害。例如,目前的儿童互联网应用中,似乎很少在互动、交流、文化营造等方面下功夫,这也致儿童丧失了主动创造媒介文化圈层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主动关注儿童的媒介信息接触,通过未成年实名认证等强制方式及文化介入等柔性手段,加强儿童的新媒介使用干预与引导,以期实现对儿童的根本性保护。
四、结语
新媒介环境下,儿童原有的技术适应潜能似乎已经被充分的释放。新科技革命的进程不断加快,而我们所处的媒介环境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新媒介全新参与者的儿童群体,对其新媒介素养不断进行理论上的重新审视,进而探讨其培养路径,应是学界的常新话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刘莲莲.新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体系与格局[J].传媒,2019(17).
[2]王国华.从社会规则到网络规则[J].网络传播,2005(08).
作者:董小宇 杨湘豫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