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生媒介素养团体辅导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生媒介素养团体辅导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中生媒介素养团体辅导探究

一、创设情景:为何需要媒介素养

(一)热身活动,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心理课堂。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广告猜猜看。看广告图片,猜商品。看看同学们能不能迅速地猜出来。(教师在屏幕上逐一展示广告图片)师:同学们真的很厉害,虽然遇到了小小的阻碍,但最后全部都猜了出来。那么为什么我们依据宣传图片猜出商品有一定的难度呢?

(二)思考提炼,导入主题

因为,没有能让人变年轻的矿泉水;没有如此广角的摄像镜头;没有那么强吸水力的纸巾;没有完全无添加的果汁。师:这说明广告中商品的性能被怎样了?生:被夸大了。师:没错,所以我们需要一定的能力去辨别信息,以免被误导。这种对于信息的理解、辨别以及反应的能力,就叫做媒介素养。(板书:媒介素养)

二、问题引导:提升媒介素养意识

(一)心灵故事,问题讨论

音频播放故事内容:“哎,哥们儿,你说现在的社会怎么都这样呢,世风日下啊!”小强摇着头,向他的同学王刚说,“这个社会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了,昨天虐待幼童了,今天又高考成绩被顶包了……”小强看完新闻经常把此类话挂在嘴上,然后就是一声叹息,无奈地学习。尽管从小学到现在,并没有遇上什么不良老师和不公待遇。他努力学习,将来上大学想读法律,伸张正义,扫除邪恶。小强又是一个有些内向的人,不太爱与人交往,他对于社会的感受也主要依赖于通过媒体所获得的信息。他不知道自己坚守的信念是否值得如此坚持下去,如果心中没有信念,那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他越来越敏感地感受着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负面新闻,现在,他好像走进了一个怪圈,非常热衷于搜集各种负面新闻,然后再一遍遍地印证自己的判断。师:同学们,听完小强的故事,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样面对每天从各种媒体获取的负面信息?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一起分享。师: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请大家来分享一下,从小强的故事中,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生1:他总是看一些负面新闻,让自己的心情变差了。生2:他看这种新闻太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理想了。师:负面新闻给小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他的将来。那么,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面对从媒体获取的负面信息?生1:要知道新闻里报道的这些不是世界的全部,而只是一小部分。生2:不用老是看这些新闻,玩一点轻松开心的,比如说看小说、打游戏等。生3:现在新闻的右上角有“不感兴趣”这个标签,如果不想看这类负面新闻,就点“不感兴趣”,下次它就不推送了。

(二)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不用只盯着这些负面新闻,还有很多其他的信息可以选择接收,也有同学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在新闻界有一个观点:“素材不反常规,就没有新闻价值。”“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比如说,有一条微博内容为某位高中生每天早起晚睡,努力刷题,最终考取了理想大学。这种素材可不可能冲上热搜呢?可能性很小。为什么呢?因为它虽然积极,但是太普遍了。为什么小强会不停地收到负面消息,并且卷入其中?因为处于大数据时代,大数据通过智能算法,从我们的浏览记录中,精准地分析出我们的喜好。点开了第一条、第二条负面新闻之后,会连续几天不停地收到类似的新闻。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观察一下,你们的QQ看点页面,每个人首页显示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它是依据你们的过往喜好定制的。

三、素养练习:看清信息的本质

(一)理解2W3C原则

师:2W3C原则可以指导我们对信息进行分析。一个W是WHO,要弄清楚这条信息是谁的。另一个W是WHY,TA为什么要这条信息?分析两个W是看清信息本质的第一步。比如,我们在课堂开始看到的广告,它是谁的呢?生:企业、厂家。师: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些广告?生:让更多人买商品,能挣钱。师:好。接下来是分析3C,指的是3种选择,3choices。我们要罗列出,面对这条信息做出的3种选择,分别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第一种选择:接受,并按照信息采取行动;第二种选择:怀疑,并拒绝按照信息行动;第三种选择:不作出任何判断,散播信息。

(二)情景练习

(课前给每个小组发放2W3C表格)情景:周日下午两点,小强在班级QQ群里消息:“别的班级群已接到通知,晚上学校停电,今晚不用去上晚自习……”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体验这个情景,并依据这条信息,在表格中写出它的2W3C。3分钟后,老师请小组代表来分享。师:讨论的时间到了,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对这条信息的2W的分析?生1:我们小组认为小强是班里面比较调皮的那种学生(who),他很有可能是出于恶作剧的目的在班级群里的这条消息(why)。生2:我们小组认为小强可能是班长一类的班级管理成员,他很关心同学们(who),他从别处听说了这条信息,立即就告诉了我们,怕我们白跑一趟(why)。只是说他没有验证这条信息的真假。师:同学们对这条信息的人和目的有了不同看法,那么基于不同的看法,你们会得出怎样的3C呢?不同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生1:第一种选择:接受这条信息并行动,那么老师当晚就会通知家长来学校,问我为什么会无故旷课。第二种选择:拒绝了这条信息,那就正常来上课,相安无事。第三种选择:散播这条信息,会造成一些同学听信了这条消息没来上课,然后我被德育处找去谈话、训诫。师:这个小组应该是假定这条消息是假消息,他们清晰罗列出了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结果。那么还有其他小组有不同的看法吗?生2:我们的第一种选择是当晚在家里看电视、睡觉,结果当然是有一个开心的夜晚。第二种选择是拒绝接受这条消息,照常来了学校,发现漆黑一片,一个人也没有,结果是浪费了一两个小时的往返时间。第三种选择是告诉更多的同学,那样更多的同学都获得了快乐。师:面对同一条信息,我们有着不同的2W3C。并没有所谓标准的2W3C,我们要做的是清楚地知道各种选择带来的结果,以及思考选择的结果是我们想要的吗?是我们可以承担的吗?

四、故事分享:真实的多面性

师:小练习里的那条信息,是不确定真假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收到确定真实的消息。但是真实的消息是否就能全盘接收呢?下面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探讨一下。(展示小马过河的卡通图片)师:小马心仪的高考目标是××大学的动画专业,但是他对于高考目标院校的选择是否合理还有些不确定。这时小马去问刚刚考上复旦大学的学霸牛哥哥,牛哥哥答道:非常简单,我考复旦只冲刺了两三个月,你只要正常学习、正常参加高考就没什么问题了。同学们,如果小马接受了牛哥哥的信息并做出行动,他会怎样?生:会混日子,轻松度过高中,高考完发现自己没考上大学。师:后来小马又去问了刚高考完的松鼠弟弟同样的问题,松鼠弟弟说:“你别自不量力了,我苦学了三年,拼了老命才考上一个本科。××大学可是双一流高校,你的目标设定要放低一点,才不会失望。”如果小马接受了松鼠弟弟的信息,他会怎样?生:自暴自弃,不会再为自己拼搏争取了。师:是的,同一条河的水到底深不深,老牛和松鼠各有看法。小马对他们提供的信息应该怎么做?生1:谨慎。生2:结合自身的情况多思考。师:没错。我们面对各种真实的信息,也要保持思辨的态度,真实不是绝对的,它具有多面性。

五、理论提升:媒介素养背后的心理学效应

师:有的同学可能认为自己很理智,不需要提升媒介素养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几个在心理学中已经被证实的效应。它们提示:人天生有认知偏差,不是完全理性的。情景一:小强有半天的假期,他决定通过抛硬币决定做什么。他告诉自己:如果是硬币的正面,他就打会游戏;如果是反面,就看会小说;如果硬币侧面立在桌面上,就看书做题。他用力一抛,发现硬币真的立在桌面上,他接下来会怎么做……生:再抛一次!(异口同声)师:为什么会再抛一次呢?因为在我们抛硬币之前,心里已经做好了决定。这就是证实偏误效应:会筛选性搜集一些与我们原有信念相符合的信息,主动忽略那些与我们的信念不符的信息。情景二:小强想买一个汉堡,打开了麦当劳APP,映入眼帘的是一张1分钱汉堡券。小强很开心,但这张优惠券要凑单满38元才可以使用。小强一般会怎么做?生:应该会凑单。师:商家通过发送极低价格的物品券,让我们产生这个东西已经是囊中之物的错觉,我们会不自觉地花费更多来把它留在身边。这利用的是禀赋效应:当我们拥有了某项物品时,我们对该物品的价值评价比未拥有前高得多。情景三:学校举办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发通知时有两种描述方法:(1)在评比中获得优秀的班级,会获得五星级班级称号;(2)在评比中达不到优秀的班级,将不会得到任何荣誉。哪种描述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生:第一种!师:这就是框架效应,运用正向的框架、正向的描述可以更加引导人做出行动决策。也就是说,如果信息中运用了大量的正向描述,我们很容易接收信息并做出行动,而放弃原有的想法。情景四:小强走进文具店,想买一套考试套装文具用品,他看到有一套里面有4件文具,另一套里面有6件文具,但是破损了一件。两套文具有同样的价格,小强会怎样选择?生1:第一套,4件够用了。生2:第二套,同样的价格多一件可以用的文具。师:虽然从理智上来看,第二套会更划算一点。但生活中我们还是会倾向于买第一套。这就是前景理论:我们损失一件东西的痛苦程度,比得到一件东西的开心程度要大。我们会有损失厌恶,会回避面对包含负面元素的信息,而没有做出最佳判断。

六、总结:媒介素养的核心

(再次展示小马过河的卡通图片)师:我们再用小马过河来为今天的主题做一个总结。联系前面所学内容,图片中的河流代表什么?生:信息。师:老牛和松鼠是信息的……生1:传播者。生2:媒介。师:小马是什么角色?生:信息的接收者。师:非常好!故事中小马面对信息的反应,很好体现了媒介素养的核心。他没有急于过河,对信息的敬畏之心是媒介素养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试图从老牛和松鼠的意见中,探询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看法,努力保持理解的客观性。最后,他用思辨的态度得出自己的结论。那么请牢记媒介素养的核心:敬畏之心、客观的理解、思辨的态度,希望能对大家未来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

作者:胡清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