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媒介素养教育有效方案研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媒介素养教育有效方案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媒介素养教育有效方案研讨

本文作者:周微娜 单位:海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传播媒介

导向现代人的进化链与包括所有现存类人猿在内的链条之间的第一次“分裂”与人们一度认为的脑容量无关,而是与两足行走或直立行走有关,然而向人类进化的第二次遗传学“分裂”确实与脑容量有关。自此,人们开始运用他们与众不同的大脑认识世界、梳理世界、发现世界、改造世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已有经验加以积淀、总结与传承,这样大脑的发展带来人类认知的发展,而人类认知的发展又带来大脑的不断进化,以接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信息的生理构造与能力。而使这个良性循环得以实现的中介便是媒介,它是传播活动赖以进行与实现的基础。

传播媒介就是传播活动赖以进行的方式或工具手段,任何传播都离不开媒介,同样任何媒介也都服务于传播。随着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传统媒体与电子媒体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引发许多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认知渠道,甚至物质生产与物质消费活动、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活动也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具体而言,传播媒介是人们传递信息、获得信息、交流情感、获得知识与技能、传承经验与文化等所依赖的工具与手段。

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端。从语言产生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人类传播本身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传播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手段或工具来进行的。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口语传播时代,(二)文字传播时代,(三)印刷传播时代,(四)电子传播时代。不过,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这个过程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

如果说印刷媒介传播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那么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从20世纪20年代广播出现开始,人类进入电子传播时代。广播、电视、网络相继出现,在媒介高度融合的今天,传统的报纸媒介也正在面临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变革。数字技术的革命意义并不仅限于通信和媒介领域,正如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创办人尼葛洛庞帝所指出的,它通过全面改造创新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使我们社会生活的全部,包括工作、生活、教育、娱乐,都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一)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从而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二)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电脑兼有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功能,其信息处理的速度快、精度高,记忆也比人脑更加牢固和准确。(三)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过去,无论是报纸、书籍、电话还是传统广播电视,其功能都是单一的,相互之间缺少兼容和联接,数字技术则把分散的文字、音声、画面、影像媒介都整合到一个有机互联的传播系统中,迎来了多媒体传播的新时代。

二、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认知、理解、筛选、使用、判断、批判媒介及其内容的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介也日趋复杂与多样,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进行传播活动的方法与形式越来越丰富,信息更是以飞快的速度增加,甚至成为事实上的第一生产力。传媒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为了紧跟传媒变化引领的时代变化的步调,获得更多的信息与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认知,人们在运用传统方式进行经验传承的同时,还要具备更多的媒介素养来顺应媒介变化带来的影响,从而使传播得以以更生动、更丰富、更多维度的方式实现并顺利进行。就现代社会且对一般大众而言,笔者认为媒介素养具体体现在:(一)大众操作各种媒体的常识与技能。现代媒体日益多样的同时也日益复杂,如智能手机、电脑网络、IPAD、电子阅读器等新兴媒介,操作并不简单,从开关机到打字,从搜索引擎到电子商务,现代媒介的操作技能纷杂多样。这就要求大众在使用媒体之前要先有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二)大众使用诸多媒介来满足自己需求与欲望的能力。现代社会虽然各种媒介相互交融渗透,但各自本质价值与角色还是不尽相同,这就要大众了解各种媒介各自的优劣性,对媒介有基本的理论知识,从而游刃有余地选用媒介,调度媒介,用最快最便捷的方式让媒介实现自我的诉求。(三)识别信息、“物尽其用”的能力。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是第一生产力,人们找工作、查阅信息、人际交往、关注世界、掌握机会与挑战、娱乐、接受知识、填充认知空白等,依赖的都是媒介。而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无用甚至有害的,人们要有最基本的素养来界定与识别。(四)做好信息把关人。随着网络及智能手机的发展,个人媒介发展迅速,传者和受者之间已没有明显的界限。这就要加强大众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教育,让人们在享受“创造”的同时,有保护自己和他人隐私、利益的意识,以谨慎、客观的态度和操守做好信息的把关人。(五)制作和使用个人媒体的能力。新的传播媒体使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要想和群体保持联络,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与朋友分享自己身边的新鲜事,利用现代技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了解和利用媒体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媒介日益纷杂,我们的媒介素养也要紧跟节奏才能抓住时代的节拍,游刃有余地应对挑战、把握机会。

数字时代使得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专业人员数量也越来越多,门类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然而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的日益成熟与发达,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开始加入“传播者”的行列,而也有越来越多的媒体为人们成为“业余传播者”提供着机会与平台。这在电视广播时代是不曾有的现象,那时观众只是受者和消费者,反馈是缺乏并且不及时的。而网络的发展使得反馈变得异常及时,并且引发了更多变革。最初一般大众参与传播的方式是论坛,一般大众第一次尝到了作为传者的乐趣,而后交友平台如QQ、电子邮箱等又极大地催生了人们作为传者的热情,再到后来的视频文字分享平台如土豆、优酷,再到现在的微博,媒体给一般大众创造了越来越多“传者”的机会。同时,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盲区而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多。从技术到法律到素质,有很多和媒介有关的知识是需要普及的,媒介素养教育又将从专业走向普及。随着网络的发展,社区媒体即个人媒体开始出现,传统意义上的传受双方界限不再明显,这时媒介素养教育又从专业走向普及,小学有计算机课程,在大学也应该变成如大学语文一般的公共基础课。随着社区媒体、手机网络的发展,媒体似乎成为人们生活中和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资料,而每个人是信息的接收者亦是发出者。

作为“个人媒体”的主要力量———大学生,针对他们的媒介素养的普及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针对大学非传媒专业本科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给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媒介素养教育通常是指对媒体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但随着媒介的日益多样和交融,社区媒介已成为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即一般大众作为社区媒介的主要创作者,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而大学生又是社区媒介创作的核心力量,针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成为像大学语文一样的普及课程。本小组针对对媒体有兴趣同时想得到更多了解的大学生,计划以讲座的形式开设公共选修课,以一学年为一个周期,每两周进行一次讲座。

以下是第一学年的讲座内容。(一)媒介及媒介素养。这是第一次讲座的内容,意在梳理和介绍关于媒介和媒介素养教育的一般性知识。(二)媒介发展史。媒介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广义上讲,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传播,因此对于媒介的介绍是意义深远的。(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历程。伴随着媒介的发展,人类也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媒介素养教育,并且这种教育是根植于社会制度和媒介发展、生产技术多方面基础之上的。(四)被动媒体与主动媒体。被动媒体主要是指受者就以消费媒体为目的的媒体形式,主动媒体主要是指受者也可作为传者的媒体形式。在讲授概念的基础上,列举现在社会上最典型的案例并加以分析。(五)大众媒介与社区媒介。主要介绍数字媒体时代社会中并存的各种媒体,并以大众媒体和社区媒体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六)社区媒介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性应用(以多个网络社区媒体为案例)。重点介绍主要的社区媒体及操作使用技巧。(七)网络隐私与自我隐私的平衡。匿名是网络的主要特征之一,匿名之下应该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隐私并且尊重他人,不要走法律盲区是至关重要的。(八)传播道德及规范教育。即简要介绍一些传播法律法规。正如新闻学者布莱尔所言,“这些记者不仅要被培养得知道如何写新闻,而且能够理解他们所报道的那些事由此生成的社会”,让学生们具有基本的传播操守。

第一学期其实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知识教育,让学生们对于媒介有最基本的认知,在匿名时代可以尊重他人隐私,保护个人隐私,对基本的传播法及道德规范有所了解。第二学期则要培养他们的实用与创作媒介的技能。现代媒体给一般大众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创作自己的小媒介,从最初的域名注册到现在的空间、微博,不论你是挪用还是自己创作,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还是自编程序,都或多或少涉及媒介技能与技巧。由于社区媒介的发达,创作媒体也已不再只是传媒专业人士的独家本领,任何有兴趣的一般大众都有机会成为媒介创作的专家。传媒市场作为当下最赚钱的行业,提供着大量就业机会,即使不是用于就业,我们日常生活和媒体挂钩的方面也会用到媒介的一些技能。所以培养非专业大学生的媒介技能也是重要的议题,并且一般的综合院校都有传媒实验室,这使得此方案有很强的可行性。

(一)电影。一般常识电影作为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同学们了解一些电影最基本的审美技巧是非常有意义的。(二)DV拍摄及剪辑技巧。优酷等掘客网站里都是业余传者的自拍,通过简单的电脑剪辑和声画对位等技巧的介绍,对非专业传者的画面质量及素材的把握有指导意义,对于文化和经验传承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三)新闻与传播写作技能与画面相对应的文本写作技能。传者的文章可能会被多次转载和收藏,好的文笔必不可少。(四)图片拍摄及处理。静态图片的拍摄和处理也是很多大学生想了解和掌握的技能。

在电子时代,“全民传播”的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也不再是针对少数专业人士的教育,而应在最大可能下实现全民教育。当然,教育的手段也是灵活多变的,比如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在大学开设公共课程,在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大众在学会利用各种媒体的基础上,从传媒法律、隐私保护等各方面接受媒介教育,激活媒体,利人利己。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