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媒素养教育趋势及其任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媒素养教育趋势及其任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媒素养教育趋势及其任务

本文作者:林光余 单位:四川省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大众传媒日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等诸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大众传媒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青少年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休闲交往,处处都体现着大众传媒影响力。但是,大众传媒市场化的特点使其常常出于功利目的的需要,用鲜明、生动并能满足人们当下欲望的形象来吸引受体。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沉湎其中难以自拔,并且越来越脱离实际生活的现实世界,更有甚者混淆和颠倒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从而引发人格障碍,并由此造成了各种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研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影响的表现及根源

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大众传媒迎合了他们渴望独立、张扬个性的特点,他们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或一个灵感的爆发,大都来自大众传媒。但是,当前的大众传媒是以商业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载体,某些媒体在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放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用低级趣味的内容吸引受众,这些内容不仅不能使人得到应有的休闲娱乐和教育,甚至对人的发展有消极影响。尤其是对身心都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这种影响恐怕是致命的。

1.大众传媒成为青少年认知的主要来源。与以往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籍、报刊不同,当前青少年获取知识更多的依赖于电视和电脑,并且这些媒体在其认知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海量信息、多元、互动的网络传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成为青少年离不开的亲密“伙伴”,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2.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80”“90”后成为独生子女,并普遍受到长辈的溺爱,在其成长过程中更多地缺乏玩伴和与同龄人的相处和交往。他们主要通过电脑、电视、手机、互联网等获取知识和进行人际交往,以满足其社会生活的需要。据调查,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中有近90%是从大众媒体中获得的。由此可见,在青少年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大众传媒正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

3.伴随电视、电脑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由于在其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受到大众传媒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缺乏辨别能力,把所见所听当成正确的道理,面对事物时少了自己的思考,对事物缺乏辨别力。尤其是沉迷于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青少年,失去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对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不是选择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而是更多地依赖虚拟世界的角色扮演来达到自己的心理满足,从而逃避现实生活。这种情况使得不少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倾向于机器化,减少了表情和亲情,造成新的精神空虚。

4.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其在这一时期通过大众传媒认知的社会,是在实质上完全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社会。尤其是在溺爱中成长、缺乏必要社会实践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唯美华丽虚化的社会情景影响,当自身的认识与现实社会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必然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严重影响。

二、进行大众传媒的素养教育成为重要的趋势和任务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影响的不断加深,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1.媒介素养教育的分类媒介素养教育从类别上可分为对非传媒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和对传媒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两个方面。在对于非媒介从业人员的广大青少年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促使青少年思考和分析自己的媒介消费习惯,弄清楚大众媒体传播信息的目的和观点,以及媒介通过各种制作技巧传递观点和影响受众的方式,了解市场经济如何影响媒介内容。

2.传媒素养教育是大众媒介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如今这个大众媒介的作用日益彰显的时代,人们应当学会了解媒介、使用媒介,而不是被媒介的信息所控制。大众传媒对人们观念的形成与行为的把握,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是,面对媒介提供的各类海量信息,人们出现了无所适从的情况,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媒介接触群体,在部分不良媒体的影响下出现了各类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运用必要的法律手段制约外,还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和有效运用大众媒体。

3.传媒素养教育将促进大众传媒健康发展

大众传媒影响日益突出的当今社会,新闻传播教育从以往的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开始扮演学习型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有必要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和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水平,特别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并且树立对大众传媒的监督和行为规范意识,促使大众传媒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4.传媒素养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利用媒介的能力

由于部分大众传媒自身信息缺少内涵和有效内容,青少年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不足,认知水平和辨析能力较差,面对海量传播的信息,不能有效透过表明信息去理解其本质上要传递的信息,容易被误导和蒙蔽。因此,通过传媒素养教育使青少年对大众传媒及其传播规律有正确认识,并有能力分辨各类信息背后的意图,了解大众传媒的运行机制,培养良好传媒素养和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培养正确利用传媒的能力。

三、我国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的要求和现状

中国大陆的传媒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末,传媒素养概念第一次被引入中国大陆。但是,传媒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应用进程比较缓慢,更多的停留在教育观念的介绍引入方面,而缺乏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有效实践。

1.开展传媒素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提升了解传媒信息的本质和形式、以及综合分析辨别的能力,正确看待媒介信息的价值和力量,判断其是否合乎法律和伦理。提高运用传媒工具进行信息检索、处理及传播的基本能力;利用媒介积极参与制造适宜、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氛围,促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2.完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鉴于当前大众传媒日益深入人们日常生活,对人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体系中去。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工作,设置相关课程,使学生在其不同的教育阶段能够由浅入深地不断增强媒介意识,不断提高分析和鉴别各类不同信息的内涵、不同形态媒体的特性及品质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正确判断和认识大众媒介及其传播内容,有效把握、理解、运用大众媒介。通过在各级教育体系开展媒介教育,能够确保我国媒介教育的迅速普及。由于当前媒介素养教育刚刚起步,因此要加强教材的开发,师资力量的培养,为后期传媒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3.推动我国媒介教育从技能型向素养型的转化

有必要对中国媒介教育进行学科整合,媒介素养教育必然依托在媒介教育的基础上,关注媒介教育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做出积极反应,采取必要措施,从媒介制作技能和方法的教育,转向提高大众对于媒体传播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思辨反应能力等的提升。推动我国媒介教育从技能型向素养型转化,全面提高中国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4.为传媒素养教育搭建平台

在大众传媒环境下,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的传媒素养教育必须要搭建以社会组织为背景的平台,使传媒素养教育有一个活动保障。在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中,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才能取得长期而稳健的进步。

我国当前在传媒教育方面还不够完善,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关于传媒教育的各类社会组织建设比较滞后,内容也不够丰富完善,首先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协调。政府的支持和提倡乃至介入,为保证传媒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学校开展传媒素养教育的确立提供强大依靠;其次要组建传媒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创建传媒教育基地,发动全社会的关注,多方面推动传媒教育的开展;再次要提供宽松优质的交流环境和平台,支持开展学术调查和各类实践、实验活动,探讨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传媒素养教育之路。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