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媒介素养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媒介素养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媒介素养论文

一、“90后”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各种新媒介,而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各种新媒体也接连兴起,并凭借其交互性、发散性等诸多优势掀起跨时代的变革,建构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90后”大学生们都成长于网络时代,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新媒体是他们日常学习、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据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校园营销研究所推出的“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生活研究报告”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很强,上网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有空闲的时间就会想到上网,一开始上网就难以自控,甚至可以说对网络有种“依依不舍”的情结。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200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各种新情况、新形势、新挑战,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变化趋势。成长在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辨识能力较弱,对不良信息抵抗力较差,缺乏适当的免疫力,媒介素养缺失情况较为普遍。据悉,几乎每个网络案件、事件,都有“90后”大学生的关注甚至是直接或间接参与,他们已经成为影响网络事件走向的重要力量和影响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各类新兴媒体和社会思潮的冲击下,“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异化发展趋势,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把握好新媒体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利用好新媒体的特点与功能,关键在于加强“90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二、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

[1]媒介素养教育能帮助广大公民,特别是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时期的“90后”大学生理性地区别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正确认识媒体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对负面信息和虚假消息的辨别能力,并学习如何使用和制作媒介信息,如何利用传媒实现自身的发展。早在上世纪30年代,欧美等西方国家就开始关注媒介素养教育问题。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全球传媒教育的新趋势》,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潮流。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英国中小学校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也在中小学开设了这一类课程。2008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张洁博士带领她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团队正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研究,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践和推广,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开发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相关读物。2009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中心在长春市一所小学开始尝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师资培训。但从整体状况来看,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个别、零散的阶段,在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培训和教学评估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三、媒介素养教育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成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和道德观五个方面,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正是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有的补充和完善。在对“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后,重庆工商大学杨维东认为,“90后”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登上社会舞台,成为“网络围观”的主体和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的重要推手。“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大学生辨别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的构建与教育。[2]

(一)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开展“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媒体的虚拟性和过度娱乐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正处在成长阶段的“90后”大学生在强大的大众媒体环境中明显处于弱势,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迷惑。[3]因此提升“90后”大学生的媒介价值判断能力,引领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对媒体进行社会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的判断,增强他们判断的敏锐性,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开展“90后”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教育的中心主题就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尊重,对人全面发展的倡导,这与媒介素养教育改善人被动接受媒体的控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相互交叉的,所以说人文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有精神上的神合。大学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学习自由度相对较高,大学生接触媒介的机会远远超出其他群体,利用这个空间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必将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效。[4]从教育内容看,媒介素养教育让学生在媒介环境中学会甄别、选择和反思媒介内容,既要让大学生了解基础的媒体知识,也要引导他们辨别媒体世界与社会真实,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会选择媒体,辨识媒体信息,进一步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充分发展自我,最终参与社会发展。

(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提高“90后”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

新媒体时代,很多“90后”大学生在教室手机不离手、在寝室电脑不关机,沉溺于网络世界,自我约束力较差,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对手机、电脑等媒介工具的正确认识,[5]培养较强的自制力,缓解大学生沉溺网络的现象,减少对各类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90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90后”大学生是国家进步发展需要的后备力量,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国家未来的整体发展。信息技术催生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今“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新媒体时代,作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媒介素养教育已发展成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其无法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6]开展“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然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他们对媒介的正确判断和理解,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从而实现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总之,媒介素养教育既填补了“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媒介环境下的媒介知识能力教育、媒介思想道德教育、媒介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媒介法律意识教育的空白,也与时俱进地解决了“90后”大学生处在新媒体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出了有益的补充。

作者:肖婷 彭晶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