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的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媒介素养是当今培养全面发展高等人才的必然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既符合大学英语课程特点,也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针对我国目前媒介素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和调整,实现英语教学和媒介素养教育的互相渗透和融合。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其覆盖面广和学时多的特点使其在高等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即将颁布,其中强调的大学英语“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为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指出新的发展方向。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广泛使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和改进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语言类基础课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现状和困境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其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蓬勃发展起来。根据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定义,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性的应对能力。(张开2003,2006)媒介素养是当今信息时代下人们作为终生学习者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体现。媒介素养教育早已被许多教育先进的发达国家纳入国家课程教育体系,开展的相关课程已渗透到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在一些高校已经生根发芽,初具规模。近十年,不少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一些高校设立了媒介素养教育方向的硕士点,南京师范大学还设立了“媒体素养教育”方向的博士点。(于莹2010:10)然而,相对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首先,我国教育界缺乏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相关研究多数仅限于理论探讨。目前,除了高校的新闻传媒传播专业教育、少数高校开设的媒介素养课程和中小学的新闻社团以外,我国的教育体系并没有把媒介素养正式归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即使在一些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高校,其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等方面也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这种教育发展的滞后与我国高速发展的大众传媒业和互联网信息时代是极不相符的。其次,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对网络信息和大众传媒的认识偏差,缺乏对信息的辨别、分析、鉴赏和创造能力。许多大学生虽然能够快速地查找网络资源,高效地获取各种媒介信息,但是却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内容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和发展自己,不能对媒介内容进行深层次、辩证地解读和分析。这些问题对旨在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容轻视的方面,直接关系高等教育的成效。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大学英语课程的特性适合在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英语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维持时间平均长达两年的公共必修课,这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渠道,具有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基础。(陈真真2014;方芳,李方华2011)此外,大学英语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发展,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已经实现纸质课本、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三位一体”式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学习资源和课件许多都来自互联网媒介,英语教学过程也成为了学生接触、理解、分析和评价英文媒介资料的过程,英语教学和媒介素养教学完全可以实现渗透和融合。再者,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一直走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前列,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教学与建设都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这就具备了别的学科无法比拟的硬件和软件优势,也符合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根本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人文课程,兼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性,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使命。媒介素养作为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之一,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高度一致的。2.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向纵深发展首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媒介素养教育与认知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成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次,大学英语教改中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强调“自主学习”和“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也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媒介融合的自主范式”相吻合(蒋学清,陈杰2012),两者可以充分地实现互补互促的发展目标。此外,语言、文化和媒介的关系密不可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学生可以通过解读和分析英语媒介,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也可以通过操练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媒介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再者,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并通过营造生动真实的语境促进英语各项技能的操练,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鉴赏能力,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有益尝试。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宏观政策上,教育部门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确立媒介素养课程的重要地位,指导和促进广大英语教师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大学英语课堂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场所,只有明确媒介素养在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才能促使教研人员深入研究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具体操作策略,才能促使英语教师加强自身媒介素养学习和培训,才能真正实现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具体教学上,教师可以从教材选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渗透媒介素养教育,使语言学习与媒介素养充分融合、互补、互促。大学英语课程在内容设置和课堂组织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大量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媒介资源使其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材选择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均具有实施媒介素养教学的有利环境。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需求、认知阶段、兴趣和动机等方面合理选择媒体资源作为教材,同时充分考虑所选教材的时效性、适用性和易获得性,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正确地获取媒介资源。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英文媒介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多元的、互动的灵活教学方法,把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英语媒介素材进行深度讲解和剖析,同时布置学生定期浏览和摘抄几个国外主流媒体的相关文章,并定期组织小组汇报学习和讨论,形成固定的英文媒介资源学习共同体。同时,教师还应发挥英语课程教学的特性,从语言学角度指导学生了解和学习英文媒体的特点,培养媒介语篇意识,提高媒介资源的分析能力和赏析能力。此外,教师和相关教学部门应及时完善和更新网络教学系统功能,积极进行媒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优化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方式,从硬件、软件和考核方式上保证媒介素养教学的顺利实施。
四、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既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是高等素质教育的迫切呼唤,也是现代化社会飞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英语教学和媒介素养教育因其各自的特性可以实现完美的渗透和融合,两者互补互利,相辅相成。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应根据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使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一门普及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型高素质人才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66-168.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94.
[3]于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10):9-15.
[4]陈真真.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6):64-69.
[5]方芳,李方华.大学英语课程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探讨[J].新闻界,2011,(2):141-143.
[6]蒋学清,陈杰.网络时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能的策略探究——以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视阈[J].传媒教育,2012,(8):117-120.
作者:周一书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外语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