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赣南的民间艺术文化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赣南的民间艺术文化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赣南的民间艺术文化探究

摘要:在600余年的漫长时光里,大余县的吉村“年歌”从明代永乐年间就一直传唱至今。吉村“年歌”由明朝刘永所倡导,在每年春节时所唱,这一民歌形式不仅承担了当地群众祭祀祖先神明的功能,还起着教化民众、维系宗族感情、传承客家文化的重任,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年歌”的影响力正在不断的被弱化,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正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危险境地。

关键词:大余;年歌;赣南民歌

一、赣南民歌概述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中,赣南民歌作为民间歌曲的一种艺术形式,因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刚健粗旷又清新悦耳的演唱风格和带有民间地方特色的衬词而成为了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中独具风格的一派。赣南地区是以江西赣州为中心,下由3区和14个县城组成,地处赣江源头,为山岭地貌,其境内丘陵纵横,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一说。江西赣南地区与闽西、粤东一起作为中国三大客家人聚集地,全境同行客家方言,经由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以此为摇篮的赣南民歌也被深深的打上了客家民族文化的烙印。大体来说,赣南民歌可分为3个色彩区。南部边缘色彩区:这一地区毗邻粤北,语言接近客家方言,民歌曲调似说似唱,旋律感强烈。东北部色彩区:这一地区客家人居多,但是语言受赣语系影响较大,当地民歌以山歌、灯歌为主。中部色彩区:这一地区人口密度最大,交通水路便利,语言复杂多样,民歌风格朴实近人,语言平实易懂,号子与小调都比较流行。除此之外,按照民歌的题材来分,赣南民歌还可以分成:山歌、灯歌、风俗歌、小调、号子等5类。本文所重点撰写的年歌就属于风俗歌这一大类。

二、大余民歌概述

大余县作为赣州市下属的一个县城,位于江西省的西南部,大余县原名为“大庾”,因其居五岭之首的大庾岭横桓县境而得其名。隋开皇十年(590年)安远郡改称大庾县,大余自此建县,至2000年已经有1410年历史。在文化领域,大余岭梅花盛名一时,常引得古今的文人雅士围观玩赏,留下来许多与其相关的佳话。比如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陆凯因见梅思友,因而折梅赋诗,而留下“一枝春”的千古佳话;加之心学创始人王阳明曾被贬谪此处任职,他在职期间重视教育、推崇礼学、教化民风等等,这些都使得大余县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吉村镇是大余县的中心镇之一,因其地理位置较为复杂,在千百年的生产劳作中所受到的文化冲击较小,保存了相对完整的文化形式。而“年歌”作为大余县吉村镇的传统民间活动之一,也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三、吉村年歌

1.历史沿革吉村“年歌”有着大约600年的历史,相传是由明代永乐年间的进士吉村人——刘永,所发起的。刘永,字克修,是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年)的进士,于正统七年(1442年)出任荆州知府。相传刘永为官清正廉明,是明代的八大清官之一,在荆州任职期间因其母亲过世而回家守孝六年。刘永有着“劝农兴学”的秉性与政治理想,在他守孝期间,看到家乡里的百姓因贫困而不能上学,于是就利用农民参加庙会的爱好,组织编写了歌本。他将当地人们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传说以及日常生活中实用的知识编为歌本,供人们在过年时演唱,这一形式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喜爱而得以流传。又因其只在过年时才举行与年歌相关的活动,故得名“年歌”。吉村“年歌”的起源和道教仪式有一定的渊源,后进传人刘沙姐妹不断修缮最终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音乐谱系。因其歌词中涉及到人生智慧、实用知识、以及《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等文化知识,因此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一直代代相传,保留至今。2.年歌艺术形态“年歌”,顾名思义是在春节过年期间演唱的一种民歌,每年正月是唱年歌的时间,一般是由年初九开始,一直唱到正月十六。以庙宇所辖的自然村为单位,相互串联演唱,一般由正月初九开始唱到正月十五日止。吉村“年歌”从音乐谱系可分为“拜神歌”、“请神歌”、“路歌”、“堂歌”和“送神歌“五个部分。各部分基调基本相同,但又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韵味,它们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完整谱系。在唱年歌的仪式流程中,首先要到庙里去拜神,出彩龙队,从正月初九开始每天下午5、6时进入庙堂拜神,然后年歌队入庙拜神。年歌队拜神,要先烧纸钱、唱拜神歌、请神歌,随后出庙到指定的场屋去唱年歌。行路期间唱路歌,见什么唱什么,并没有指定的内容,因此听起来每次都不同,别有一番风味,到达屋场之后,要先拜神台、后吃晚饭,之后开始唱年歌。其主要内容包括《三字经》、《二十四孝》等儒家学说的歌。唱年歌期间也会斗歌,形式是一问一答,相互对答。对歌时间长约3-4小时,至半夜时吃宵夜,宵夜后还要唱至下半夜4点钟左右,之后在大门口封神,唱送神歌,自此一夜年歌才算结束。如此日复一日,直至正月十五。正月十六出彩龙在河边送神,表示一年年歌表演圆满结束。除此之外,唱年歌还有另外一种活动方式。它是以村为单位,各在相对的山头上搭起歌堂,歌手们日夜轮流对唱,因此也叫做斗年歌。3.年歌特征由于吉村“年歌”有着大约600年的传承历史,因其唱腔优美,具有民族民间特色而在2013年被列入了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对吉村“年歌”的调查中,笔者认为“年歌”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与民间信仰息息相关。“年歌”的起源于道教的“道歌”,并且年歌仪式依附当地村落的庙宇及道观,由当地道士主持。(2)有着教化民风的重要意义。“年歌”的形成一开始就带着教育的目的,其歌词中有既有《论语》、《二十四孝》等儒家经典,也有着一些人生智慧的箴言,具有一定的教化意义。(3)对于当地人民群众承担着综合性的重大意义。“年歌”活动只在特定的时间举行,在唱年歌的同时还举行祭祀活动,承担着祭祀祖先与神明的功能;人们在斗歌对唱的环节还能够拉近群族之间感情,有着娱乐和维系群族关系的作用等等。(4)受理学文化影响,年歌表现出深刻汉文化烙印。年歌演唱可以看到什么唱什么,但是却不许演唱情歌。而且表现出男尊女卑的思想,只可以男人演唱,女人不可以唱。4.“年歌”现状尽管在2016年吉村年歌又成功入选第五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但是总体来说吉村年歌的现状还是非常令人堪忧的。据调查发现,现如今的吉村中会完整演唱年歌的成年人已经非常少了,其中大多数都为村中的老人。作为年歌第十九代传承人的魏先发老先生如今已经是72岁高龄,据老人回忆,早些年的年歌活动上人们往往一唱众和,参与年歌的人们既是聆听者又是演唱者,年歌往往唱到凌晨歌声仍绕梁不绝,而且内容丰富,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到亲戚邻里之间的相互祝福,都在春节的歌声中得到了回应。但是近些年的年歌活动无论是在参与的人数和规模上,还是在节日的氛围上都大不如从前。虽然县里对此事比较重视,但是似乎却并没有解决年歌正在濒临消失的困难处境。同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吉村年歌也在传承和发展上遇到了难题,由于演唱受时间限制,一年只唱几天,再加上改革开放后,现代社会不断的发展带给人们的各种冲击,使得年歌慢慢失去了以前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再加上人们的审美情趣的转变,对年歌的认知感降低等等情况都使得年歌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境地。“年歌”对于吉村镇的人民群众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民间音乐的形式,更为重要的是承载了一方民间文化。其一,它传承着道教文化;在旧社会,人们期待安居乐业、五谷丰登,把希望都寄托在神明身上。唱“年歌”,首先得按礼教烧纸钱拜菩萨等,通过年歌的方式来传承民间文化。其二,传承儒家文化;“年歌”的主要篇章是道德教育,它以《三字经》、《论语》为基础,大力宣传道德行为规范,以人为本、教育人们孝顺父母、友爱乡邻,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赋予广大人民群众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其三,推广普及文化知识;在旧社会,贫苦的农民无法上学读书,“年歌”它以唱歌的方式大力传播文化知识,这也是刘永“劝农兴学”的关键所在。通过顺口溜式的“年歌”歌词,使得不少人懂得了很多文化理论知识,不少没有文化,一字不识的文盲也能滔滔不绝,出口成章,唱年歌成为了提高文化修养有效途径。吉村“年歌”不仅仅只是像大多数民歌、山歌那样抒发情感,更为重要的是隐藏在其身后,附带的娱人娱神、宗教祭祀、教化民众、维系亲族感情的功能,通过长达600余年的积淀,吉村“年歌”逐渐被打上了深刻的文化民族烙印,成为传承客家宗族精神最潜移默化的文化载体。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王舒娅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