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宋代民间艺术画梅的形成与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我们总是不经意的听到现在的中国很少有称得上文化的东西,提到中国文化,今天会有很多青年人会对本国没有文化而感到失望或是自卑。而反观中国宋代,虽然军事能力疲软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在文化上的繁荣与兴盛,特别是梅精神对宋人生活与艺术上的影响,把中国的诗歌与绘画推向了顶峰。所以我借此想探究宋代梅有什么样的精神去吸引整个朝代人的目光,这种精神又可以给我们现代人一种什么样的慰藉,让我们重拾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自信与信心,也让全世界认识到中国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民间艺术;画梅;形成;影响
1赏梅的出现
在古代文学中所提到的果或者梅一般指几种果树或开花的树之一,因此在诗经中是成熟的果实,在《书经》里是调羹的酸果酸梅子,在《大戴礼记》记载中是用来作豆实的,《楚辞》中,屈原歌颂了许多植物,但并没有注意到梅[1]。在汉代作品中,梅只是在御花园中众多传统花木的一员。直到梁代(502-507)梅才出现在宫廷艺术中。在南朝的诗歌中我们能看到独特的梅花审美出现在相关的图像、主题比喻中,使之成为梅花欣赏语言的发端,这也得益于南朝所在南方的有利地理位置,使梅花走进大众视野。南朝文化是长期以来中国统治从北方中原的心脏地带到南方长江流域转移的结果。在这里梅花的繁荣无论从数量还是种类上均胜于古都。南朝诗人与南宋继承者一样,生活在美学及其精致而政治极其软弱的年代,因情感与情景被吸引到梅花欣赏中。早期人们对梅花拥有什么样的感情并不清晰,直到南朝诗歌里梅花作为一种特殊的欣赏对象出现。梁朝时期,咏物诗和赋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文学形式,这些作品对单个独特的物或者自然界的物进行详尽的描述。我们发现赏梅早期的证据集中在梁朝宫廷诗歌而不是山水诗,部分原因在于咏物的流行。咏物诗人他们选择梅花作为主题,他们将全部注意力转向梅花,因为只能对一件事物进行创作,所以引导了对比喻的追寻,产生了感官的效果和情感关联。
2画梅艺术的背景
梅花成为画家的主要题材之前,诗歌是利用梅花比喻和想象最常见的方式。在文本记载中证明梅花同时出现在诗歌,绘画及建筑装饰中是在6世纪,在那时人物画占主导地位,没只能作为背景元素出现或在诗词插图中起一些次要作用。在6,7世纪的山水画中可能被描述过,但仍是作为次要因素。这种情形到了宋代中晚期才有了变化,咏梅诗的发展是梅花画强有力的推动力,人们以多种方式来表达对梅花的热爱,两者互相作用,共同促进和加快了宋代文化中梅花热的发展。
3梅的文化地位与象征
梅花的形象在宋代的诗词与绘画中是经常出现的,文人对于梅花的喜爱和最终是不证自明的,似乎没理由问为什么。在所有能产生象征性共鸣的中国植物中,梅的地位是仅次于竹。最早的梅花植物学著作《范村梅谱》中有几种常见的梅花种经常出现在中国诗歌与绘画题跋中。梅的象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说:在时间上,梅花象征着年关的更新和即将来临的。早梅,是得名于它在冬至之前就已开花,他的开花时间是在冬春之交,这一花时使得早梅成为文学艺术中流行的题材,它象征着吉祥,象征新的一年,象征着坚忍与更新。这意味着他暗示着季节的更替,早在南朝的诗人就注意到梅在所有开花的树中,具有“偏能识春”的能力,在旧年与新年交替之际继续保持着丰姿。当人们称赞其“霜中能作花”时,便已经认识到梅花的特殊,这是梅花欣赏中赋有勇敢与悲怆品质的关键[2]。在形态和生长环境上,有官梅与野梅之别。官梅,顾名思义是种植在宫廷内的梅,是象征着皇家的高贵。绿萼梅就是一种稀有名贵的梅花,徽宗(1100—1126在位)时期京师艮岳有萼绿华堂专门种植这种稀少的、珍贵的梅树。江梅,又名直角梅或野梅,根据范大成记载,它是野生的,无需经过培育与修剪。它长在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地,花小而疎瘦,果实坚硬,花香最清,是最清纯的梅,这些特征暗示着江梅在诗画中的寓意,仿佛那些被忽视才华的文人雅士,又或者说文人那种与世隔绝,孤傲洁净的性格相一致[3]。
4宋代咏梅的盛行
我们今天所知道绵延不断的梅花传统形式成语中国宋代,当时的梅花热是无法预测的,几乎以痴迷的程度横扫宋朝尤其是南宋文化。梅花的象征与精神最开始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梅花在文学中的联想,其中的一些品质与文人对自我品格的想象无比契合,更能通过梅来表达自己的经历,品味和价值观。自南宋以来,梅花诗和梅画不胜枚举,这里我们不得不提梅诗的鼻祖———林逋。不管早期历史是怎么样,北宋隐逸诗人对梅花的偏爱始于林逋和他的颇具影响力的仰慕者梅尧臣(1002—1060)和欧阳修(1007—1072)。林逋在杭州西湖的孤山过着隐居般的生活,他从不追求名利,只是沉醉于书法、吟诗、种梅、养鹤。因其爱梅如痴,人们说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的朋友和其他人把他的诗尽可能的收藏起来,他自己却不以为然,作诗往往随就随弃,他说,“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4]他的诗不光受到了皇室里真宗皇帝(997—1022)和仁宗(1022—1063)的欢迎,更受到那些为梅诗形成时期指明方向的人们的赞美。
梅尧臣虽然在仕途上极不得意,而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大量的激动人心的诗篇。他在赏析林逋的诗里说道他写诗既不是为了博取一时之名,也不是为了流芳百世,纯粹只是为了自娱自乐,愉悦友人。诗歌的乐趣在于作诗时得到过程,而不是为了流芳百世,因此他会自毁自作的诗。梅尧臣曾用“平淡”形容林逋的诗,在现代人看来可能不是形容一个人作品优秀的词,但其实他使用这个字是经过斟酌得来的,在当时是一种自然、谦虚和沉静的表现。“平淡”这一词在宋代诗歌中成为赞美的话语,成为宋代晚期文人画美学审美中的一块基石。作为梅尧臣的好友欧阳修,他也对林逋的《山园小梅》进行了赞美,那句诗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5]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接着“自逋之卒,湖山寂寥,未有继者。”所谓的“未有继者”似乎为时过早,因为优秀鉴赏家的评论,赋予他们光彩,让其大肆盛行流传。
宋代晚期的评论家反复借用欧阳修的赞美之词,诗人不断引用这一段诗句,画家根据这一句诗画出了一幅画,宋代文人则在生活和艺术上效仿林逋。林逋其实并不是把梅花与归隐联系在遗弃的第一人,更不是第一个歌颂梅花的人,但是在宋代文人心中,都有想像他那样隐逸生活的愿望,他与梅花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还有他与梅花相近的性格:才华横溢却不愿青史留名;刚正不阿,不为贫瘠所役,不为名声所拖累,鹤立独行。在之后中国文人模仿其个性引用其诗文,将其作为一种隐逸的向往。
到北宋晚期,梅花欣赏在文学、艺术、风景建筑领域的兴起,在诗人与画家的相互影响下,给予彼此新的灵感与想象。在苏轼的梅花作品里谢了很多关于如花佳人的题材,他创造了一个洁白无瑕的世界,梅花如同佳人彼此迅速转化为一种萦绕不散的景象。苏轼的“玉雪为骨”、“冰为魂”同林逋的“疏影”、“暗香”一起成为900余年里成千上万的梅诗中的固有词汇。
虽然林逋和苏轼的梅诗在后来的诗歌中产生共鸣,但苏轼的梅花世界远没有林逋的西湖凉亭来的宁静,苏轼的梅诗是流放的诗歌,他的梅诗是在政治压抑与变革的情况下创作。在这种情形下,梅花体现了他的孤独与屈从的感情,表达了他未被削弱的尊严与决心,有朝一日希望重返朝堂的渴望。
许多梅花习语的关键元素都是源于苏轼的流放诗,比如“玉雪为骨”、“冰为魂”以及“雪影”等来赞美梅花,使得他那个如梅般的小妾名垂千古,她和梅花一起抚慰着苏轼流放的生活。1080年新年刚过,苏轼被释放出来,重游被贬之地黄州(今湖北黄冈),在荒山路径遇野梅。一年之后的同一天,苏轼与新朋友惜别之际想起这段经历: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当苏轼再次被贬到南方时,在著名梅花诗《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里,回想起当年与梅花的偶遇,开篇说: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蜓雨愁黄昏?苏轼的作品没有直接影响墨梅的出现,却对墨竹成为文人业余绘画题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5结语
咏梅之所以能够出现,离不开文人诗歌的铺垫,更离不开与之对立的院体画梅艺术,这种两极般的审美代表着各自不同的目的与对象,一个强调自发性与自然性,一个是强调技法精湛,过分讲究高雅无暇,但又因为同在宋代这一时期,文人与宫廷画院在美学观念与绘画技巧上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衡,才能让宋代画梅艺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毕嘉珍.墨梅[M].江苏:江苏出版社,2012.21-22.
[2]萧纲.梅花赋.梁简文帝集十六卷•一卷,第155页,毕嘉珍.墨梅[M].南京:江苏出版社,2012.22-23.
[3]范成大.范村梅谱,收入左奎:《百川学海》[M];严一萍:《百部丛书》集成.台湾:艺文.1965.
[4]脱脱等.宋史[Z].北京:中华书局,1966.
[5]逋:《山园小梅》,第165页,毕嘉珍.墨梅[M].南京:江苏出版社,2012.33-34.
作者:王康禹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