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东北民间绘画艺术特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东北民间绘画艺术特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东北民间绘画艺术特色

我国的东北地区有着相似的自然地理特征。东北民间绘画就是在乡村、田间、森林、草原等特定的自然条件以及区域性文化条件下创作出来的。其上到绘画创作灵感、表现题材,下到表现技法、艺术特色都与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审美情趣、文化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1东北民间绘画的概况

民间绘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传承流变的过程,最初是由石器时代人们的萌芽时期美术发展而来的,彩陶、青铜纹饰、帛画、瓦当、画像石、画像砖等都为民间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间绘画在古代社会中并不是主流的绘画形式,却是所有绘画形式的基础和可供其发展的土壤,它具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版画、油画、国画、年画、农民画、树皮画、鱼皮画、葫芦画、布贴画、指画、壁画等。其具有广大的创作群体,只要有创作欲望,创作者不受身份、地位、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绘画基础等制约。当今的民间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更多人所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绘画题材、艺术表现形式越加丰富多样,也被更多的绘画形式所吸收和容纳。东北民间绘画在具有民间绘画的题材、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的同时,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文化特征、民族特征和审美观念。东北的黑土地上有山、有水、有平原,冬长严寒、夏短温湿。朝鲜族、满族、达斡尔族、蒙古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在这里,明清以前一直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导,直到“闯关东”之后,中原文化融入了少数民族文化之中,慢慢形成了具有东北特色的文化状态。独有的文化状态,承载着东北地区劳动人民丰富的创造力和文化艺术结晶。其在绘画中把生活的美进行归纳概括,升华为艺术的美,画面中多表现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历史故事、宗教信仰等,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绘画内容也发生了改变,不断的与时代接轨,除保持原有绘画内容与题材之外,多出了反应新社会、新时代、反应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绘画内容。也形成了众多的绘画流派,且流派传承成反差状况。时至今日,在东北民间绘画的传承方面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差状况:其一是现有的传承人愈来愈多,形成了独具东北地方特色的绘画创作群体,创作现状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如辽宁铁岭指画、哈尔滨桦皮画、内蒙古扎鲁特版画等。其二是传承人越来越少,有关传统的民间绘画、制作技法,只在技法原创者家族内部保有传承,承继者只有一两个人,使得很多传统民间绘画技法均面临着一定失传的风险,如吉林东辽葫芦画等。从早期的民间画到当今现代东北民间绘画的发展传承来看,已然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其绘画工艺、理念的传承,也逐渐由早期的某人单独创作或家族成员带徒进行传承,到时至今日的民间绘画形成创作群体、学派。东北民间绘画在保留着其传统的祈福、赞颂美好事物的内容同时,从传统的吉祥图案绘制、历史故事刻画,到神话传说人物像等不同风格题材,始终不断地向着现代化题材进行转变。在经历了一次次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为繁荣我国民间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2东北民间绘画的题材种类

2.1东北冰雪画。由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因素原因,雪景由其受到东北民间画家喜爱,其不仅是因为冰雪自身洁白无瑕的特征,更是因为其能够表现出东北独有的迷人的自然状貌。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东北民间冰雪画在将雪原、冰棱、雾凇、树挂等物象绘制呈现在国画宣纸、绢布之上的同时,更赋予了其更为珍贵的精神面貌,民间冰雪画的创作绘制,代表了人类对纯洁、崇高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早在庄子《逍遥游》中便提到了“貌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诗人杜甫也曾写道:“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冰雪山水画的产生及发展便是来自于无数的民间画家、文人的自娱之情,拔俗之意。2.2东北年画。同为地域需要,东北地区民间绘画中的年画在这片辽阔的黑土地上也得到了崭新的发展。在豪放的北方人面前,为满足劳苦人民因殷实丰足的过年心理而创作的东北年画中,色彩需要更加的红火,画面所绘物象相较南方地区也要更加充实饱满,更加突出富裕、吉祥、红火、兴旺等装饰性的艺术特点。如在年画的创作过程中,用石榴红润饱满的果实表达“多子”,用肥硕大鱼的形象表现“富余”,用花枝招展的红牡丹象征着“富贵”,用昂首的大公鸡表示着“吉祥”,用小蝙蝠的形象代表“幸福”等等,充分利用年画上的种种物象和字的谐音来表达人们内心中的美好愿望。另外还有一种表常见的表达形式,那便是在绘画过程中,将多种动物、植物、房屋、小桥等建筑物组合成复合图案,与寓意吉祥的成语谐音,如,绘制一只喜鹊、凤凰和一座房屋或几棵树木的组合,便是同“喜从天降”谐音;绘制一株盛开的莲花、穿红肚兜的小孩形象,和鱼的组合,便则是与“连年有余”、“吉祥有余”谐音等等。这些谐音图像在绘画中相结合,把乡村常见物象的美好事物相联系的同时,更呈现出人们的内心向往,突出了北方地区强烈的乡土、人文气息。2.3东北门神画。门神画也可归为年画的一种,在北方地域门神画主要源自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县的寒亭杨家埠。北方地区传统的门神画因其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饱满的结构,驱邪的寓意,常于过年时张贴在家家户户院门之上。因此,门神画发展至今也受到了相当大一部分北方民间画家的喜爱。在北方地区,门神画的创作题材主要分为,神马像如:钟馗、灶王;吉祥画像如:孔雀、大鱼、牡丹;耕种画像;怡情画像;故事画像如:八仙过海、水浒传,以及戏剧画像六大类。其无不表达了创作者对丰收富裕的渴望,对于美好事物、唯美故事的向往,以及对田间耕种生活的赞扬。

3东北民间绘画的艺术特色

取材乡村、田间、林木,北方地域有着其独特的民间绘画特色与风格,其具体表现在:3.1取材于生活,乡土艺术性显著。东北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显著。在基于此种生态环境多样化的条件下,早期的北方民间绘画便在这种耕种、林牧地区中诞生,并逐渐发展成长起来。民间艺人在农耕放牧的闲暇时就地取材,在自身的情感抒发之际绘制出一幅幅经典的画面,塑造出来的形象虽简但却更具乡土美感。东北民间绘画在创作之时,往往以其稚拙、随意甚至夸张的笔触,将北方乡村常见的动物、植物、历史故事,传统建筑,乃至把数九寒冬之时纷飞的冰雪同创作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绘画作品,以独特的绘画技法将显著的北方乡土艺术纷呈纸上。3.2浓郁的东北地域性。东北地区在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下,使得其在绘画风格、题材、内容,乃至绘画技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地方民间绘画的一面。其粗犷豪放,明艳质朴的一面受到早期山东地区人民“闯关东”的影响,多数东北本土的民间绘画都产生了一定的变革,继而不断同外来文化相融合、共通发展,逐步形成自身特有的体系。但其毕竟生长于北方的黑土之上,在民间绘画的创作中东北地区的地域性仍旧尤为浓郁。如其生产题材、动植物题材,乃至北方传统的萨满文化题材等,都有充分的表达出独属北方艺术的创作风格与文化内涵。3.3淳朴的民风习俗题材。东北地区的黑土白山、辽阔平原、大小兴安岭,都有着属于其淳朴的民风习俗,而这些在北方地区的民间绘画中都有所体现,如,采用雕刻、烫、剪、画,等技法的桦皮画,便是将北方地域森林民族的狩猎、出行、图腾崇拜等风俗习惯用以图形绘制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民间画种。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一些传统的东北民间绘画题材也在不断更迭。如北方现代风俗画中的庄稼老汉、庆丰收舞蹈、农家乐等题材,皆是传统民间绘画同当今时展相适应的产物,其在绘制中无不反映出新农村建设中的淳朴风情,以及当代的新民风,新气象。

4结束语

东北民间绘画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无疑是保持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文化纽带,我们理应坚定不疑的继承发展下去,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民间绘画如果止步不前,将难免会走向衰微、没落,因此对于民间文化的重新了解、深入探索,将在未来发展我国东北传统民间文化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瑞德,李金舟,向莲,宋佳莉.浅析川东北民间门神画的艺术特色[J].美与时代(上),2018.12.

[2]张景明.东北民间绘画的特点与流变[N].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4.2.

[3]李静萍.东北地区民间美术的地域性特征[N].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5.

作者:单玉 单位:延边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