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童绘本创作中传统民间艺术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童绘本创作中传统民间艺术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童绘本创作中传统民间艺术的应用

摘要:儿童绘本作为儿童教育的一部分,其艺术魅力独特。而且最具吸引力的是,它能够将儿童带入自己想象的奇思妙想世界之中,同时它还可以帮助儿童形成一种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并且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的儿童绘本种类比较多,增加了可供孩子的选择性。本文主要针对儿童绘本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儿童绘本融合民族民间文化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最后从内容、结构以及色彩等不同角度探讨了民间文化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应用,促进了传统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艺术发展;民间艺术;儿童绘本

一、前言

绘本一词最早开始于欧美国家,后传入我国,主要是图画与文字的相互融合,从而使信息能够达到一种传递的目的。当今,在全球化的趋势之下,绘本的发展已经遍及全球,得到了一个充分的发展。这对丰富儿童教育,为儿童能够客观的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桥梁的连接作用。目前绘本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快,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国的原创绘本质量并不高,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极大多数的儿童绘本还尚未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儿童绘本[1]。且绘本目前仍主要集中在教育功能上,缺乏对主题和语言表达的考量,尤其是缺少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应用,而民族民间文化才是中华文化最具特色的部分。因此我国在儿童绘本的创作过程中要想形成中国特色的儿童绘本就必须要融入民族民间文化。

二、儿童绘本创作的发展现状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以图画为基础的叙述。突出说明图与图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的逻辑关系。引导读者在看绘本的过程中形成独立的自我见解。所谓儿童绘本,不管是从文字层面,还是图画的绘制方面来说,都必须紧紧围绕着儿童,将儿童作为最核心的群体。并且绘制者通过对图文的处理,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具有可视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教育要从儿童抓起”观念的普遍发展和深入人心,国家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2]。虽然目前儿童绘本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但是目前国内的儿童绘本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儿童绘本的创作仍然呈现出单一性、趋同性。这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育,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与外国绘本的成熟相比较,我国的绘本便显示整体创作比较落后,而且原创的数目很少。可悲的是,甚至就连作者对绘本所传达出来的意义分析理解也不是很到位。仅仅是简单的效仿国外绘本中的插图和绘画,却并没有大量的融入中国民族特色主义的文化风格。而传统艺术文化在儿童创作中的渗透不但能够宣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让孩子取其精华,吸收优秀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够在弘扬文化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民间艺术风格的儿童绘本之路。

三、儿童绘本融入民族民间文化的意义

理论意义:中国上下五千年,整个民族的民间文化已经历经了数千年的积累和沉淀。目前就其发展来看,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质朴纯然的气质。与此同时还汇聚了中华上千年的艺术结晶和民族民间独有的思维方式,发展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中国艺术价值[3]。实际意义: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民间文化艺术呈现出一种多元性、复杂性以及综合性的特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最为古老的神话传说、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民间音乐和地方舞蹈等。这些民间艺术都是现在儿童绘本创作灵感的源泉,当然,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财富。绘本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将民间民族文化独有的艺术融入进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实、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以及无限的想象力,还可以引导儿童深人理解和想象,有助于他们在看绘本的时候形成正确的观念[4]。

四、传统民间艺术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许多的外国插图艺术逐步涌入我国之后,儿童绘本创作者也大力吸收进了儿童绘本。其实面对这样的挑战,如果我国儿童绘本还想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融入我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儿童绘本。各地的民间艺术不仅丰富多彩,文化内涵深厚,还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因此只有将民间艺术与儿童绘本两者融合在一起,互相补充继续发展壮大,这样才能在少儿领域中更好的传承并且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一)刺绣艺术在儿童绘本中的应用民间艺术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是农民生活的写照,也是民间生活智慧的结晶。我国早在春秋时期的农村,就普遍发展了桑蚕麻种植,与此同时染织工艺也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刺绣的工艺品都呈现出一种非常精美娟秀的视觉效果,因此,慢慢的在日用品上也融入了刺绣,使得刺绣艺术逐步得以普遍应用。当然,很明显地域特点不同,刺绣方法也各异。画家在后来的创作过程中,慢慢使用刺绣将其作为一种表现手法[5]。其实,现在我们会在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出来颜色亮丽鲜艳、造型夸张的刺绣元素其实更加凸显了画面的趣味性。比如说,在一幅作品中画面上夸张的狮子造型给人一种这样的视觉效果:既感觉它威武雄壮,而且巨大无比。在它的衬托之下,它旁边的小人物反而会显得十分渺小,总览整个画面你会发现充满了一种浓厚的童趣。同时你也会觉得,其实刺绣的质感往往会让读者的心灵涌入一股暖流。并且还能激发读者想要更加深入探索的欲望,还能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与绘制者彼此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能够促使欣赏者可以更深程度的欣赏作品。当然民间艺术通常都具备直观、通俗易懂的特征,相对于儿童来说,这种形式的艺术具备的可操作性更强,可接受性也会更高。

(二)剪纸艺术在儿童绘本中的应用说到民间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剪纸艺术了,尤其是在北方的民间。剪纸一般是以纸张为主。在民间艺术中,剪纸不止遍及北方民间的各家各户,普及程度也是前所未有。得到了民间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深度喜爱。很明显民间艺术作品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世代广为流传。不止是因为艺术,还与他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毕竟民间艺术承载着民众对新生活的美好期望。很明显剪纸呈现出来的精神世界十分的丰富,它代表着农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剪贴出自己的愿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可以随手就创作出一幅既能表达自己希冀,又蕴含着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的作品。我们经常在儿童绘本中可以看到剪纸的影子,当然,绘制者将剪纸引入儿童绘本中,不但可以凸显民间文化,还可以让儿童在看绘本的时候倍感亲切。尤其在北方的民间,他们从很小就开始接触到剪纸艺术,甚至经常在身边可见剪纸。所以,将剪纸融入绘本可以启发幼儿审美,通过启蒙的教育,促使家长从小就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还能让幼儿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以及传统文化,从而能够培养儿童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三)民间玩具在儿童绘本中的应用民间最为常见的儿童玩具以手提式为多,比如小花灯。一般在农村是用篾扎纸糊,里面装有小红蜡烛或者内装一个小油灯。在纸的外侧通常贴的是剪纸,人们可以剪出自己喜爱的动物、花草、人物或者印上木版年画。现今发展为竹架构造,用彩纸或者绸布糊面,里面放入一根小红蜡烛。虽然就制作技艺而言,其实手法并不纯熟,但粗犷有力、真实、无矫揉造作。所以无论是在造型方面还是用料或者色彩和制作风格都无不透露着生动形象、活泼向上的乡土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间地域风格。在民间,儿童玩耍的玩具往往被称为“货”。民间玩具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有编织的,还有捏造的。这些玩具通常看它是否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才决定是否会被纳入儿童绘本之中。儿童天生爱玩,所以玩具对儿童的吸引力是极大的。比如说我国很早就塑造了一大批经典的儿童玩具形象。最典型的就是《西游记》中,各种玩具让儿童在看的过程中印象深刻、激情高昂,兴趣浓厚,如:《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面具,让很多孩子在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甚至自己买来面具戴。由此可见,玩具在绘本和插图中的影响力其实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在制作绘本时,创作者通过将玩具的形象融入到儿童绘本中的形式来培养儿童对阅读的兴趣。比如:在《泥将军》这个绘本中,主要讲述了一个整天只会自吹自擂自己是大英雄的人,其实在现实中生活却一团乱麻。在这本绘本里,绘制的画面形象逼真,与以往的绘本不同的是,创作者在处理泥将军时,用到了古老的泥人表现手法,形象逼真的朴实画风彰显出了一股浓浓的民间艺术气息。其实不得不承认,广大民众原本就对民间艺术的形象非常青睐,再加上在作者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和精心提炼,旁边附上几句文字说明,就会更加促进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碰撞和共鸣,也让儿童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传统木刻在民间艺术中的应用我们通常在印刷版的书籍插图中,可以看到木刻版画的存在,而且是最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版画常常与文字一起搭配绘制在儿童绘本中。通常绘制者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民间绘画的语言或图案、并对其进行修饰改造。民间艺术绘画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独有的艺术风格,还融入了不同地方的民间风俗习惯。同时我们能欣赏到民间艺术呈现出的造型简朴归真,甚至偶尔也会呈现出略微夸张的表现效果,而且表现出色彩鲜明风格独特,既能彰显工笔重彩之风,也能凸显淡雅隽秀之态。

五、总结

综上所述,儿童绘本的创作中通常会融入一些民间艺术的元素,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传播民间风俗和民间文化。儿童绘本正是集美术设计、各类绘画和文学为一体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将传统民间艺术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传统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萌.民间纹样在当代设计中的视觉表现[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4.

[2]黄群.幼儿读物插图的视觉形式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3]赵寒琪.中国儿童绘本设计的现状研究(2008-2012)[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4]黄路明.儿歌与学龄前幼儿语言能力发展[D].南宁:广西大学,2008.

[5]李艺.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理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作者:李婧 单位: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