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教育地域文化艺术运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当前文化建设工作中,高校校园和地域文化融合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致力于探究高校教育中的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运用情况,首先指明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基本情况,以及其地域文化特色具体现状,分析黑龙江高校和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状态,最后给出具体的融合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促进黑龙江高校和地域文化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地域文化;高校教育;文化艺术
国家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为高等教育文化发展提明了全新方向。为了不断贯彻好有关教育发展规划方针,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主题逐渐深化,有效促进高等教育改革,黑龙江高校文化不断完善[1]。
一、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概况
艺术教育对培养人们丰富的艺术创造和表现力意义重大,可进一步加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是一种提升人们修养和素质的教育。而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的开展,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其成为优秀人才、提升学生艺术设计水平方面具有关键意义。另外,因黑龙江高校逐渐重视专业艺术团体合作和交流,适时开展大学生高雅艺术、艺术展演等活动,孕育出很多更加优秀的创作人才。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黑龙江艺术教育逐渐完善。随着近些年广泛举办全国性艺术学科交流座谈会,以及国家大力支持文化艺术发展,对艺术教育学科的地位和价值产生极大的提升作用[2]。基于此,在原有的艺术专业基础上,各高校开设一系列关于艺术教育的专业,黑龙江高校广泛参与其中,逐渐完善高校艺术教育建设。但是即便如此,依旧会有一些问题存在于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中,像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涵盖知识少、课程设置随意等。因此,实现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的良好发展,探究正确的发展之路意义重大。
二、黑龙江地域文化特色现状
(一)转化地域文化特色为文化生产力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文化引领。同时,积极地开发地域文化特色,需全面提升人文素养,积极挖掘出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全面提升人的科学文化、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另外,还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黑龙江省整体的文化特色产业实力,积极发展地域文化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3]。我国孕育出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国地域文化特色产业依旧处于起步阶段。转化地域文化特色为特色文化产品,就是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产业的关键。例如:应用多彩的地域人文资源,创作出各类艺术作品,包含小说、美术、设计、音乐、戏曲、诗歌等,促进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发展,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同时,积极地大力发展黑龙江旅游业,坚持以开发历史、民族、冰雪、山林等资源为契机。
(二)地域文化独具特色在我国众多地域文化中,通过对比分析黑龙江的地域文化,发现因其特殊化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龙江地域文化。又因其特殊的人口构成、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历史积淀等情况,衍生出很多精彩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促成了独特的文化流变。
(三)全面提升人文素养,积极挖掘地域文化特色需积极地开发好黑龙江地域文化特色,实现对人们科学文化、健康、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黑龙江高校和地域文化融合现状
在长时间的碰撞和交流中,黑龙江高校和地域文化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一)高校体育和冰雪文化的融合黑龙江人民居住在严寒冰雪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不同工具或手段、物质材料,创造出当前哈尔滨的冰雪文化[4]。高校和冰雪运动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例如:冰上杂技与舞蹈、滑冰表演、溜冰车、轱辘冰等均是源自民间的冰雪体育活动,之后均进入到校园,增添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色彩。除此之外,在地域体育文化事业中,高校为其增添了无限活力。同时,高校教育致力于培养训练专门人才,规范化源自于民间的冰雪体育活动,通过承办地方冰雪体育赛事、参与地方冰雪体育活动等,为地域体育文化带去全新内容。
(二)高校教育和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融合在创业与生活的过程中,黑龙江人几十年来形成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包含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关键组成部分。在对高校学生实施精神文化培养中,高等学校把其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了对在校生的精神文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例如:《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学习读本》,在黑龙江各高校中得到广泛流传,带领学生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产生极强且关键化的作用。高校的参与和推动,对地域精神文化传承和发展意义重大。高校师生对地域精神文化的研究和学习,延续了优秀的地域精神文化要素,对其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促使黑龙江地域文化和高校教育发展永葆生机。
(三)高校艺术和民俗文化的融合民间舞蹈、雕刻、说唱文学、手工制作等黑龙江多姿多彩的民俗艺术进到校园,对高校的艺术文化类型产生极大的丰富作用。例如:独具黑龙江特色的文化艺术社团,像剪纸艺术、冰雕雪雕创意设计、说唱艺术等社团在黑龙江部分高校成立,对校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极大的丰富作用[5]。除此之外,在课堂中一些民俗艺术被引入其中,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并增强了校本课程的趣味性。
(四)地域和高校建筑文化的融合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黑龙江宝贵的物质文化资源中保留了大量的工厂遗址和建筑景观。例如:索菲亚教堂,为哈尔滨东正教教堂;新文艺运动建筑风格道里秋林商店;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等等。针对于存在的这些物质文化资源,黑龙江各大高校师生和学者们,展开对其研究与保护。又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的主楼建筑,均显现出造型简捷、注重细节、中西结合等优势特征,且讲究实用的特点。除此之外,对于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高校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一,很多黑龙江现代建筑是高校参与建造的,像大庆市人民医院、太阳岛观光塔等,均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师生设计完成;其二,高校应用自身专业建造知识等,实现对黑龙江地域历史建筑的翻新和保护。
四、黑龙江高校教育和地域文化融合发展方向
(一)提升文化融合水平,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育中师生的参与,对推动地域、高校教育文化融合意义重大,相应地需积极改善高校师生对地域文化兴趣不高、了解少的现状。所以,需相应改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结合有关情况,提升文化融合水平。而在改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时,需先改革课程设置,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有关课程的设置,加强对专业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兴趣,增加了解地域文化的途径[6]。所以在进行有关教学中,教师需具备极强的地域文化和校园建设的融合意识,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提升自主融合意识,树立共同大文化观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高校需加强和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地域间因素的关联。政府部门在实施相应政策中,积极地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高校建立大文化意识,加强对大文化意识的宣传,开阔视野,发展为主动且积极地吸收融合,促进地域文化和高校教育间被动融合,促进两种文化间共同发展。高校在塑造自我校园文化中,应当致力于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结合地域特色进行鲜明的设计。例如:在设计有关校园文化标准时,可选择建立相关的纪念馆,对英雄人物进行塑像,有意识地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无形中实现对学生思想文化的熏陶。除此之外,在自身的发展中,地域文化还应优化好自身的结构,结合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情况,讨论关于文化建设中的相关内容,净化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不仅如此,还要增强人民群众对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把握和传承自身特色,促进校园和地域文化间的认同感,创新有关文化,结合校园教育中优秀部分,增添新的活力,很好地促进二者融合发展。
(三)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和高校的科研水平实施必要的科学研究,是高校服务社会能力高低的关键保障。在注重高端设备和先进技术时,加强有关科研工作,高校需结合起地域文化环境和资源展开研究,促进学生实际和专业知识的更好结合,引导他们关注地域文化要素对科学研究的影响[7]。除此之外,还应致力于提升高校的科研能力,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学生解决真正的问题,对科学研究提供相应的帮助。
五、黑龙江地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在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中,南北、中西文化交融,地域文化形成多地域、多民族特色,高校教育中融入地域文化艺术,成就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地域特色。因此,在积极开展地域文化特色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对于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的良好发展,有极佳的推动作用。
(一)地域文化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了保证学生可以在高校教育中深受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影响,应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地域文化,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他们参观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基地,便于提升提炼艺术创作的灵感,抓住地域文化精髓,提出艺术设计的内容和题材,以黑土文化开放性特征启发学生思维,一定程度上提升文化艺术创作水平。另外,黑龙江独特的历史变迁和民族演变,决定了黑土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让高校教育中能够传承、创新黑龙江地域文化,做到不墨守成规,要兼容并包,例如可走访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和民间专家。了解前辈的心路历程,采访老艺人、工艺大师,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热情,便于他们更深入了解黑龙江的历史和地域民间艺术情况。另外,还可通过走访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基地,让学生体会黑龙江地域民间艺术创作精神和心理状态,提供第一手材料用于地域文化的再创作。又例如:可聘请民间文化传承人讲学,实现学生和艺术大师近距离的接触交流,实施地域文化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地域文化的无穷魅力,以及大师的艺术风范。再例如:还可积极地建设实训基地,让学生切身感受、体验艺术带来的魅力,参与到黑龙江地域传统手工艺制作中。
(二)营造学术氛围在高校教育中,需致力于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自然影响学生,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例如:黑龙江高校应加强对旅游资源、民族服饰、地理和风俗等的研究,在学术氛围的营造中把代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元素应用于其中,实现从学习氛围变化到专业学习的过渡,产生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加强理解和弘扬地域文化。又例如:可积极地应用代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元素,在校内环境营造中,增加校园文化色彩,定期宣传黑土、东北、知青文化等,促进黑龙江高校和地域文化可持续化发展。
(三)对有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设置在高校办学中,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均是其核心。校本课程基于教师群体优势,以及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等情况,坚持以教学大纲、国家课程标准为前提,经细致分析之后开设。另外,通过对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的深入研究,设置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校校本课程,依据具体的课程设置要求,了解黑土、东北文化等,设置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在其中融入地域文化。例如:需先了解黑龙江的黑土文化特点、内涵、形成历史等情况,设置像黑龙江文化艺术研究、流域民间手工艺品制作选修课等课程。在具体地域文化特色课程中,还应当保证边缘、外围、交叉课程等设置的合理性,促使其结构具有多元化特点。又例如: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教师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建立专门的工作室,结合本专业或其他艺术领域的民间艺术,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面对上文提到的黑土文化,可抽取其中有关的部分,把旅游、文学、艺术、地理等学科作为基础,设置多元的课程结构,像黑龙江风俗研究、珍稀物种研究等课程,实现彼此间的有机融合,可实现高校教育中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彰显校本课程的地方特色。通过坚持以地域的视角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能够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开拓视野、完善知识结构,还便于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极大地推动黑龙江地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六、结束语
当前,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依旧处于起步阶段,高校教育依旧存在很多的不足,严重阻碍其与国际艺术教育接轨的进程。基于此,需把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融入其中,结合国际艺术教育要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接受文化教育,通过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学术氛围、实践活动、观摩展览和艺术课程,把其灵活应用于艺术创作中,一定程度上实现对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的继承、传承、创新,提升对地域文化资源的重视度,更好地促进黑龙江高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秋雷,杜燕,田莉莉,等.城市的想象:传媒视野下哈尔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J].视听,2018,1(2):139—140.
[2]解辉.黑龙江省高校艺术教育传承地域少数民族文化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9):202—204.
[3]全香春.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黑龙江绘画艺术风格特点研究[J].美术大观,2018,2(3):66—67.
[4]李冰雪,刘铁军.黑龙江地域环境及冰雪文化对水彩艺术的影响与思考[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2):102—103.
[5]田欣.黑龙江地域文化与纤维艺术创作[J].美术观察,2017,5(4):94—95.
[6]尚震,孙丽丽.黑龙江地域文化资源在包装设计中的艺术转化[J].包装工程,2016,37(18):182—184.
[7]吴秋萍,齐艳军.黑龙江地域油画风景创作与艺术特征研究[J].艺术评鉴,2019,3(15):26—27.
作者:李影辉 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