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摘要】作为山东齐鲁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的沂蒙地区,以沂蒙山地特有的朴素、朴实品格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当代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民间艺术产业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民间艺术指明了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①,本项目拟从临沂民间艺术自身和外部环境、从作坊到产业化发展转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有机融合创新等方面做出分析,试图理出一条适合临沂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的道路。同时,提出沂蒙民间艺术资源的生存环境、开发整合、品牌影响力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从而为沂蒙民间艺术开发和产业化发展融合提供理论依据,为临沂民间艺术产业开发中加强竞争优势。

【关键词】沂蒙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融合

开发民间艺术,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更要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考虑。民间艺术的产生来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的需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间艺术需要不断调整自身来适应人们生活的变化和发展,以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当然,也有些民间艺术在调整中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变化而自生自灭。这表明,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有很强的适应性,它本身拥有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功能,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生存样式,在更新与完善中坚强生存。

一、沂蒙民间艺术实施产业化,需要自身内在力量和外部力量相互作用才能实现

沂蒙民间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给社会经济带来过可观的效益。例如沂蒙泥哨是流传在沂蒙民间的儿童玩具,其粗犷夸张的造型,朴素奇巧的外观,简练艳丽的色彩,都散发着浓重的沂蒙民间文化气息,系上五色线绳佩戴在胸前,寓意吉祥可观可玩,孩童爱不释手。历史上一度曾经销量大增,远销到各省,成为当地一大收入,从业者十之有七……制作泥哨给从业者们带来可喜的经济收入,因此,更多的人投身到民间艺术泥哨制作中,制作泥哨的手艺活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方式。时展,社会进步,市场经济不断自我完善,民间艺术在商品化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破坏了民间艺术生存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背景,无节制的进行开发,和民间艺术正常健康发展的道路背道而驰。沂蒙民间艺术的开发和保护,首先取决于开发者对民间艺术的认知程度和开发者的价值取向。应该全面认识沂蒙民间艺术产业化开发的必要性前提下,同时,深入了解民间艺术的生态环境、采用较科学的方法长线性的发展,这样不仅收获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在传播艺术品过程中实现文化传承。从这个角度看,开发不仅要注重经济收益更要关注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对于既适合产业化发展、又能满足于市场基本需求的沂蒙民间艺术资源,应借助新的科技方法,在原有民间艺术特点基础上演绎全新的主题,实现经典民间艺术传承延续和艺术创新的合力。

二、传统沂蒙民间艺术在产业化发展中的瓶颈

(一)个人作坊式经营妨碍规模化形成

市场经济不断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作坊式的自发经营不存在市场竞争优势。临沂的民间艺术品经营人员暂时没有形成规模,处在不集中的状态,各个品类的民间艺术品制作人和售卖者之间缺少互动交流的机会,不能相互协调合作、产销脱离,这种现象导致产业化发展缓慢。例如沂水高桥手绣,1991年,高桥镇从事手绣的妇女就已经达到2000多人。现在,高桥的手绣工艺已经形成20个大类、180多个品种,全镇手绣加工户27个村,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2003年高桥镇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手绣)之乡”。2007年,高桥手绣被市政府公布为临沂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从业人数近万,但多数零零散散分布在各个村庄,分散经营、不能系统的把握总体经营情况,致使这些手绣产品在研发和创新和销售环节不能适应市场自我调节的需要。由于作坊式的家庭独立经营方式和纯手工制作的特点,使产出数量相对有限,这种分散经营的缺陷导致订单量减少,销量下降,市场开拓受到打击和制约。

(二)沂蒙传统民间艺术不集中经营的缺点主要体现

在外包装设计方面。由于民间艺术有不可重复的独特性和民俗性特点,显然,外包装的独特鲜明尤其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但是,民间艺术的制作艺人大多数独立经营,外包装的制作相对简单粗陋,缺乏适应新视点且具有设计感的工艺,加上手工制作外包时间长,成本高,单件手工制作的外包装时间成本太高,在设计种类等方面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三)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缺乏互动甚至脱节

在以往的民间艺术品买卖主题之间,民间艺术的创作主体和购买者都同样是农民,同样的生活经历和民俗习惯,呈现出较接近的思想状态和审美层次。但是,伴随着传统民间艺术品广泛被人们接受,当前,更多的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对这些民间艺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兴趣,呈现出不同于农民的品位与认识。因为当前从事生产制作的主体依然是农民,其长期生活在农村,与新出现的消费主体间生活接触较少,缺乏相对了解,因此,民间艺人不能获得消费者的审美喜好,从而借助经营者对民间艺术品的种类、样貌要求进行生产,这样很容易导致生产和需要的脱节。简单来说,民间艺人的审美趋向来自其生活的环境,其有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开展的创作作品,很难实现艺术品本身的真正价值。

(四)沂蒙民间艺术发展过程中,和国内其他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存在后继乏人的问题

虽然有些民间艺术品在近期出现了好的发展趋势,有一些年轻人参与其中,但是年轻人不想长期从事这门民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例如苍山小郭泥塑和沂蒙彩印花布等,这些民间艺术需要师傅带徒弟式的口传心授,因为收入微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民间手工艺制作,伴随着老一代手工艺人的过世,这些民间艺术濒临灭绝。

三、沂蒙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一)时代主题的彰显和传统风格的传承

传统民间艺术创新,要在保留原有的民间民俗生活气息的前提下,实现创新式的雅俗共赏,彰显绵延不绝的生命力。也要到消费者的实际生活中体验受众的需要从而汲取创作灵感,来适应更广泛大众的消费需求。还要融入设计的新理念,在图案纹样、构图特点、寓意内涵等方面加以创新,结合现实物象对旧的题材进行创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要。特别是在题材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技法、内容上能与时代同步达到现代人的真正需求。一般来说,艺术品的改变是主题改变的同时,造型、材质等都要跟着变化,但是这些变化还应在保持民间艺术品本来审美意趣的前提下,继续保留原有的文化基因。沂蒙民间艺术的地域、民俗文化基因在新时代思想、文化的冲击下,不断自我重组,然后衍生出新的变体,其所属的艺术群体仍然保留自身特有的艺术特质,这是在民间艺术发展变迁过程中持续发展的策略。任何艺术的创造都是对美好世界认知的外化,沂蒙民间艺术所呈现的精神是对沂蒙老区人民精神的凝练后的总结,民间艺人在进行艺术创造的历程中,既展现主体内心的自我,又关照现实中多数人的情感,艺术成果得到人们称赞时,创作者精神上受到褒扬,和其洋溢的质朴生命情调产生共鸣,实现艺术与心灵的深层次沟通。

(二)购买主体既关注艺术品本身,更重视其隐含的内在意义

事实上,任何民间艺术的创造,都是透过物化形象的力量,根据自身需要得到另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无论是对创造主体或是对消费者而言,都是同样的心态。综上,民间艺术要在继承乡土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元素,在新构图方式、表现符号元素等方面发生本质变化,让民间艺术不仅传习古有,也可以跟随时代变化,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三)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载体形式的多元化,提高沂蒙民间艺术品的附加值

在当代社会环境中,结合当代技术,依赖新的产品,对已有的民间艺术品进行转化型创作,使其衍生出既留有民间艺术传统精华、还具有当代性的新产品,是推动民间艺术在当下社会环境中有机延续的举措,也是促进沂蒙民间艺术重新绽放新风采的重要法宝。我们应该注重保护民间艺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尊重当代更广泛人群的生活和审美需求,研发适合各个层次的消费群体心理并制作出他们需求的产品,以让各类消费者的需要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综上所述,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必须要实现市场化经营过个体与团队结合,创建稳定并且能够长久发展的民间艺术产品基地;建立以基地为窗口的“家庭+基地”的运作模式,合理用好互联网,把产业链的效益整体拔高;重新开辟旅游和销售的方法,创立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品牌。才是解决阻滞民间艺术发展的根本路径。

(四)把培育民间艺人工作重点抓

任何一门艺术做到产业化,其核心是艺术人才的培养,并积极发挥人才的作用。人才和知识的集中是产业化的最大特点,培养一批懂得现代经营管理、沂蒙民间艺术的综合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沂蒙民间艺术产业化推进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做好培养人才的工作,解决沂蒙民间艺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可以利用当地高校的教育、协会的培训或者以师傅带徒弟等多种形式,不断培养壮大民间艺术人才。同时,推进产业化经营就要把人才为本的经营理念确立下来,根据沂蒙民间文化资源热点,围绕消费主体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健全发展。沂蒙民间艺术的生命力是否持久,重要的是人才队伍建设是否突出。人才的主观能动性、科技素养、知识的构成结构等都是决定沂蒙民间艺术兴衰的重要因素,所以,更需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侧重民间艺术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产出更多更好的民间艺术精品。

作者:杨晓玲 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