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艺术设计教育中民间美术传承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艺术设计教育中民间美术传承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艺术设计教育中民间美术传承探究

摘要:民间美术蕴含丰富的艺术内涵,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引入民间美术,对于拓展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手段,培育学生艺术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我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价值,并对其在艺术设计教育的应用进行探讨,探索民间美术传承与创新的路径,以期在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完成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民间美术;文化传承

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创新性较强的学科,早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西方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进行借鉴,但面对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我国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探索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不但要保持创新,还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要素,完成对我国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应用民间美术创作理念和内容,可延续民间文化的传承,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保障。

一、民间美术的特点和现实价值

(一)民间美术的特点

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文化中具有情感和人文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以下的特征:一是民间美术创作来源于劳动生产与生活,反映着普通大众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观念。二是民间美术作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表现出与时代相适应的特点。民间美术的创作内容和形式,会伴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动。三是民间美术善用地域资源,有着较为高贵的艺术品位。民间美术得以广泛流传,是因为它的创作恰当地使用不同地域的资源,能够将资源的特点展示出来,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播。例如织绣工艺,就是民间的工匠人利用当地的刺绣资源,创造出具有特色的艺术品。

(二)民间美术的现实价值

民间美术对于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观念和创作形式上。在艺术观念上,民间美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以实用为主要的创作核心,即增加作品的质朴和自然气息,又通过艺术的创作服务于生活体验。在当前全社会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的背景下,民间艺术的传承意义不断扩大,在实用的基础上增加符号价值,有着更深层次的现实功能。这种艺术上呈现的价值使其区别于普通的艺术作品,成为传统文化的象征与代表。在艺术创作形式上,民间美术重视对传统材料和现代技术的应用,从艺术价值上分析,民间美术中采用的材料和技术是对艺术的服务,通过对各类资源的应用,创造更多符合当代审美需要的作品,为艺术创作提供灵感。

二、艺术设计教育与民间美术存在的关联性

(一)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相互依存

民间美术作为有着地域性特点的乡土艺术,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也是对于劳动人民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的描绘。民间美术中质朴的造型、热烈的色彩、夸张的搭配,都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一种艺术形态。这些传统的要素不仅是当代艺术设计的“源”,更为现代艺术设计与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在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在强调文化传承和设计个性化的同时,又出现艺术要素应用上的误差,就是对传统民间美术作品和乡土艺术设计的盲目跟风。对于民间美术创作思路的现代应用,应建立在创新创造基础上的,只有学生借助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进行艺术设计构思,增加作品的人文内涵,才能使设计不停留在视觉传达表层,而具有精神寓意。同时,民间美术借助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展示,可使更多青年群体了解本土文化,不断扩展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

(二)民间文化和现代艺术文化表现语言有着共生性

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丰富,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对现代艺术文化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还在学习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要想提升艺术设计上的独特性,需要从传统民间美术中吸取养料。例如借鉴我国民间美术图案集,观察和了解民间艺术常用的色彩和纹样,与现代艺术要素相融合,创造既有传统文化气息,又不失当代艺术风范的作品。我国2008年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就是选用民间盘龙纹样,配以玉质的材料,并在此之上添加现代气息融合的黄金装饰材料,使二者的融合更加紧密,展示我国文化风采。民间美术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素材和思路,而现代艺术设计则为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在载体,二者的共生共融,充分表明民间艺术在当代艺术设计中有着较高的借鉴价值。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策略研究

(一)将造型符号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丰富艺术设计的形式感与艺术感

民间美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历经久远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征符号,成为了某种形象、风格与情感的代表。通过将民间美术造型符号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不仅有利于和现代化艺术设计、材料工艺、艺术技巧与社会风尚相适应,还可进一步凸显艺术设计作品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有效丰富艺术设计的形式感与艺术感,使艺术设计作品得到升华。民间美术造型代表符号有凤纹、鱼纹、涡纹等,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念与审美意识,蕴藏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将民间美术造型符号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能够创新艺术设计风格,丰富艺术设计造型素材。同时,利用具有象征意义和民族代表性的符号,能够使观者产生深层的心理回应与文化认同,从而提高艺术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二)将色彩系统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提升艺术设计的视觉效果与独特性

色彩具有浓郁强烈、真诚的情感特点。民间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其自身独具的色彩系统是无法被替代的。通过深入还原民间美术中的色彩搭配形式,能够组成和谐且独特的色彩结构。同时,利用色彩结构向人们传递民间美术作品中孕育的独特情感,从而达到情感传递的效果。为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民间美术的色彩系统,深入挖掘民间美术常用色彩结构,并运用这些色彩结构创新艺术设计色彩搭配形式,可让所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既能凸显中国特色,又能极具现代美感,进而有效提升艺术设计的视觉效果与独特之美。

(三)将民间美术教育资源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创新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与创新民间美术,需要在开发利用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同时,积极改革与创新传统艺术设计教育方法。首先,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自身传统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与核心,尊重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的个性选择。而教师则应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需帮助、引导学生确定符合自身兴趣、学习特长和发展需求的民间美术研究方向,来保证学生能够精准、有效地传承民间美术艺术形态,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与教学针对性。其次,由于民间美术的设计与制作流程复杂且紧密,过于抽象化和概念化的理论讲授是无法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所以,应适当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根据民间美术教育内容创设真实的艺术设计情境,进一步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体系化、简单化,帮助学生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民间美术教育资源。比如,可通过聘请著名民间艺人到现场示范教学,以原汁原味的民间美术创作形式,为学生讲解民间美术创作特点。还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播放,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近距离了解民间美术创作技巧,了解民间美术创作形式与特点,从而将其合理运用到艺术设计当中,实现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四)将民间美术精华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实现民间美术的传承

民间美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范围广泛,包含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三部分,与艺术设计教育内容相一致。民间美术作为中国艺术本源的传统民间艺术,我国宫廷、宗教与文人艺术等都是由民间美术发展而成的。到后来的皮影、民瓷画等都是由民间美术演变而成的,都蕴含着浓厚的民间美术艺术气息。艺术设计教育与民间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担任着传承与创新民间美术的重要使命,若想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实现对民间美术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必须要主动在这一全新发展机遇中抓住时机,努力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民间美术,将民间美术创作精华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首先,教师应明确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具有民族化特征,应注重体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趋向。这样才能借助艺术设计作品宣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民族审美魅力。因此,需要教师在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培养本土化艺术设计人才,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带领学生多参加实践考察,到少数民族聚集地了解当地服饰、装饰物以及民俗风情、节令纪念、喜庆宴席等民俗活动,汲取更多民俗文化,获取更多民俗艺术设计灵感。其次,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利用民间美术设计现代艺术作品的习惯。可通过在艺术设计教育专业课中融入有关民间美术的设计元素、设计技巧等,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设计方法的掌握。比如在标识设计环节,加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元素;在图形设计环节,加入民间传统纹样与工艺制作方法等。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丰富艺术设计教育内容,实现对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延续,还可通过利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艺术形态,表达作品中所独具的某种意境、情感和思想。除此之外,还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艺术设计教育,将民间美术中的传统元素进行重构与创新,融入现代化艺术设计理念,使创作出来的艺术设计作品既具有民间艺术神韵和本质,又能够体现现代艺术设计理念。

四、结语

总之,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学生在文化认同和自信心上存在不足。为改善这一现状,以我国特色的民间美术艺术为主题,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展示民间美术的创作风格,使学生体会艺术表现方式的多元化,积极吸取文化养分,形成深刻的自我认知。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土文化传播,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民间美术元素应用在自己的艺术设计中,增加学生的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毛宁.新兴版画运动对于民间传统的自觉[J].美术,2021,(11):11-17.

[2]田荣军,张静.试论民间美术研究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以长安“社公爷”雕像美学价值研究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0,(01):70-71.

[3]唐家路.民间艺术教育融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价值与意义[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0,(02):75-79.

[4]刘晓洁.论SRT项目中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天津民间美术衍生品的创意设计研究项目为例[J].艺术教育,2018,(11):166-167.

[5]毛宁.新兴版画运动对于民间传统的自觉[J].美术,2021,(11):11-17.

[6]刘铸.融入民间美术精髓完善现代美术教育———评《民间美术》[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12):136.

作者:刘夕榕 单位:烟台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