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谈闽南和台湾的年画特色及比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谈闽南和台湾的年画特色及比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谈闽南和台湾的年画特色及比较

1、闽台木版年画民间造型风格与色彩

年画造型艺术表现中一些所独有的图式,如“狮头衔剑”、“八卦”、“憨”等常在建筑雕刻、花灯;还有部分图案画用于民间。促使闽南艺术门类的美术造型风格与图式语言的形成。“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评价艺术标准。“气韵”是生命力量中的情感意味与形式意味。从这点出发,对生活百态的刻画亦以气韵生动为准则。艺人们运用各种手法、材质塑造理想化的形态,通过对物象神情想象的捕捉,以求达到“韵由气生,气贯韵中”的艺术风貌。生动就是传神,神态最重要。自唐宋时期造型艺术的整体风格和审美取向相一致。年画中的武士门神体格健美壮硕,面部丰满,形态质朴,具有雄浑、厚重,既有北方的、又有南方的造型特点。在细节的表现体格雄健与面颊部分都非常饱满,眉眼的表现手法与漳州本地的唐、宋代武士面容、造型风格、服饰非常相似。如:宋代云霄的将军山的武将陈政墓前石雕相近。台湾年画虽与闽南年画一脉相承,但台湾门神中的武将形象类似本土的人物形象,头颊与颜面部分相对较小,造型也不同于闽南门神画的厚重、质朴。漳州的年画善于推陈出新,兼容的特点。泉州年画往往与乡间民俗结合在一起,深受南洋同胞的喜爱。据考,台湾最初的年画是泉州人王墙带着闽南的样式加以刻印的,以水印多版套色为主。翻阅台湾年画的资料。以泉州“八卦剑狮”、漳州“狮头衔剑”与台湾的“狮头”年画为例就能得到证明:是闽、台多贴于民宅大门门额或船舱门之上,常见的辟邪制煞的符镇物。狮子的赤口锯牙衔宝剑,额头间印有八卦,十分威猛,拟人化,大有气势叱咤。以细密、均匀的线条来表现狮头鬃毛飞扬,强化了画面的装饰效果。在构图、造型结构上极为相似,但细节部分还是有明显区别。而标有台湾“隆发”籽样,在色彩上以蓝色为主色调子的画面,大红、淡黄为点辍局部。表达了艺人受地域文化影响的审美思想,具有台湾特点海洋文化的张杨性较强及多元文化。漳州“狮头衔剑”呈现强烈的暖色调子。所以我们翻阅台湾木版年画时,从台湾的翻版刻制、样式、风格与技法是揉进闽南年画的重刻版,但翻版刻制本、套印的同时有所丰富。渲染尤其重要,也是木版年画的特征。闽南根据本地盛产漳丹等材料、搭配程序与技巧,形成明快与清新而显厚实大气的独特风格。在红纸上套印形式美的大红是年文化的的主色,追求鲜艳热烈的色彩关系采用对比色。年画的颜料多用植物和矿物原料直接制成原色,从年画的经验都可说明木版年画的色彩基调是相互对比色而非谐条色,跟西方的绘画调色方法不同。当然有些年画甚至用黑纸或深蓝纸的图案印制,勾画着金银颜色线条,使人感受粗犷厚实的画面效果。此外,闽南年画特有的红底套印风格在台湾年画中,转而换成其它形式的画面。如中黄底套印的“七娘夫人”、纸本色套印的“保生大帝”等。我们在各种台湾年画作品里,可以看出其创作中的造型、风格演变形式是以替代的方式与“拿来”和改造。而闽南年画的风格演变则为广泛型,从各方扩展再收缩创作出来,其样式一旦确定地创造出来,就作为一种固定的蓝本世代传承并不断丰富。

2、闽台木版年画的雕版工艺制作

雕版是木版年画工艺最为重要的环节。吸取了元明书籍版画鲜明的民间绘制风格。年画大都是套版印刷,最多的套版也只有六色,泉州年画制作基本上采用水印及多版套色技法。漳州则是采用水印、粉印相结合和多版套色技法。历史上木版年画艺人都是善于绘、雕、印的全能艺人,而雕版选材均采用木质坚硬、纹理细密的梨仔木、红柯木、石榴木、樟木、等,其木质有不易变形、弯曲磨损,含有木质的香味气息,不仅适合艺人的精雕细刻,还能防蛀,保留的时间也相当长久。民间艺人在传承、实践中,探索、积累着一整套完善的制作工艺:雕版前进行加工处理;将稿反贴在板上,晾干后染上目贼草(中药)磨薄;在雕版时,运用“代”“、支”、“挑”、“跟刀”等刀法进行雕刻,以刀再现画稿的笔墨韵味,线条分明,雕刻出阴阳、凸凹。漳州、泉州年画对比色颜色,带有极强的装饰效果。版材是以梨木做墨线版,以红柯木、相思木等作色版,一套雕版有4个以上的样式,也就是代表4种以上的颜色,与金木水火土互相对应。直接采用一版一色技法分版分色套印,其工艺要求,用尽少的套版印出更多的画面效果,版块并置使色彩分割,这样产生视觉的冲击力。艺人们凭着丰富的经验和技巧多色套版的对位。先在朱红、大红纸上套印黄、绿二色,或加粉红作脸,或加份蓝染衣。而后印制黑线。以及年画墨线特别清晰分明,粗细变化,透过线条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特征。纸张全部采用闽西纸,质量最好的是龙岩溪口的福书纸,原料纯竹纤维,薄而韧,结实而有弹性。年画选用最多的是上杭古田的玉叩纸。而雕版书籍的用纸是闽西连城纸、漳平永福有不同的四方纸(分为尺六、尺四)和双连纸。经过染制作坊特制成底色的大红、朱红、大黑、深蓝、铭黄、绿等,不同的纸采用不同的用途。所用的材料都是自家研制的,如选用当地大模粉、白岭土加工成白颜料也是一种调的绝招如下:其一颜料堆集多时,薄厚重叠,表现出来产生斑驳灿烂、厚重肌理的画面;其二在薄的地方底色散透出空灵又虚幻抽象美,色彩多样、神秘、奇幻。而不透气时又具有古趣;其三挑入海花料、冰糖、挑料,产生闪光的绘制效果;其四套印分版分色用酸性染料或粉质颜料中调入白土粉和牛皮胶液,颜料分别装入陶钵,人物脸部的色用本地白土粉(垩白)或铅粉、米浆调入适当金黄色(酸性染料)而成,黑烟、白土色调好胶备用。给人一种舒服和富丽堂皇、韵味十足的感觉,且红色象征吉祥而带来节日喜气。这也是民间艺人独具匠心的审美形式,深刻的民俗意义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这些喜闻乐见、经久不衰的典型形象是民间艺人的审美情感与文化生活的结果。

3、闽台木版年画的民间绘画装饰

年画的装饰性是雕版工艺所特定的,以大红、朱红、浅红、黑色为底套印的形式美,采用水印、粉印相结合的多版套色技法,追求物象平面美感与造型的夸张变形。质朴天真、充满活力,充分体现了装饰味的古朴造型。泉州的年画装饰细腻繁复、线条质朴。部分种类在用刀将画面空白处镂空,这一独特工艺在台湾木版年画所承袭。《神荼·郁垒》、《秦琼·尉迟恭》、《簪花晋爵》等。其次是装饰色彩的应用,采用对比色泽、好用大红大绿,对比明显,画面有利用雕刻的处理方式产生肌理效果,使画面带着极强的装饰效果。另外,年画雕版以曲中求畅、圆转多姿、长线条构成主要的形象,用精细、挺拔表现繁复的图案纹饰,互相贯气的用线方法,在造型上,表现出较强的节奏感、韵律感,形成它独特的用线规律。“香花灯女”、“四季花卉”、“葫芦笨”“、升官记”。再次,图案纹饰以借寓意吉祥,可分人物图案、花鸟走兽图案、博古图案三大类。其图案与纹样丰富,多以谐音、寓言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思想情感与美好愿望,带有装饰功能,又有吉祥寓意,其图案形状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图式、样式。装饰形式印制有木版套色花边,以二方连续图案形式印制的木版套色花边,采用桂子条、绣边、色八联等装饰图案。蝙蝠常用来表示“福运”;虎、狮、豹、象作为神兽,有驱邪镇宅等功效;锦鸡表示“锦上添花”;等等我们如果更多地深入分析年画的装饰美的形式,就会看出闽台木板年画艺术有着一种拙而简的古朴感:既保留着早期北方传来时年画的粗犷简洁特点,又融入了闽南一带细腻线条的画法。画面吉祥喜气、线条优美、色泽丰满、质感强等特点。年画装饰造型美的形式与风格,体现了民间艺人们富有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民间艺术的传统精神与情趣。总之,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就是闽南文化的核心要素。然而,闽南人的思想性格与中华大家庭中的其他民系也有一些差别,这种差异是非本质的差异,往往只是量的差异。《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种传承性,中华民族各个民族民系都具有,只是闽南人更强烈、更执着。这是一种感性直觉的“潜意识”、“集体无意识”,年画的美学价值以被自觉把握和运作,从而具有顽强的稳定性和延续力,历时悠久而情致不衰。闽南文化艺术涵盖了年画,其美学价值十分丰富而精彩。

作者:张宗义 单位:漳州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