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皖西传统民间艺术的形态音乐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皖西传统民间艺术的形态音乐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皖西传统民间艺术的形态音乐价值

【内容摘要】地方民间传统音乐艺术形态蕴含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价值,在皖西的传统民间艺术形态之中,蕴含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容,也逐渐汇聚而成独特的、多元化的地方民间传统音乐艺术风格。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弘扬,要依循音乐艺术的规律和特点,避免其流于“失语”的境遇和危机。因此,本文探讨了皖西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形态的独特价值和魅力,挖掘其潜藏的内涵,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皖西地区;传统文化;民间音乐;艺术价值

我国地方民间传统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和特色,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要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地方传统音乐形态,将其纳入到保护和传承的内容之中,安徽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形态拥有底蕴深厚的地方民间音乐资源,内容丰富多样,有皖南花鼓、五河民歌、凤阳花鼓、安徽大鼓、安徽琴书等,这些极具地方特征和风格的民间音乐品种需要加以重视和挖掘,探索其内在的音乐价值和意义,更好地实现对地方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一、皖西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形态现状分析

在现代文化冲击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皖西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生存出现了问题,令人惊心和担忧。皖西也是安徽六安的别称,它的风景优美怡人,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特色,包涵的主要音乐内容有:皖西大别山民歌、皖西庐剧、皖西锣鼓等。在对皖西天堂寨的民间音乐调查的过程中,由于地势险峻,音区太高,具有较大的演唱难度,具有地方特色的“挣颈红”的音乐传承也令人担忧。

二、皖西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资源分析

皖西地处大别山的东北部,享有“淮右名州,沃野千里”的美誉,是中原向东南沿海延伸的重要交通要塞,也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在这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之下,形成了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皖西传统民间音乐艺术资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皖西是中原腹地向东南沿海延伸的交通要塞,具有地理位置上的独特优势和意义,在历史战争之中是兵家抢占的重要阵地。这里成立了最早的农村党支部,直接归属于中共中央的领导之下。在六安县委的领导之下,组织了六安独山暴动、霍山西镇的农民起义,并称为“六霍起义”,并在这个运动之下创建了红三十三师军队,成立了皖西革命根据地,具有较强的革命战斗力,共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随后,中国中共红一军成立,下辖三个师,由许继慎担任军长,统领鄂豫皖边区的战斗总指挥。在1932年,在著名的苏家埠战役之中,获得了较好的战绩,共歼敌三万余人,极大地巩固了皖西北的革命根据地,因而也由此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中国抗战时期,皖西以其地理位置的显要和坚实的政治根基,组织了多次抗日斗争,并在霍山鹿吐石铺战役之中,获得了重大胜利,对日寇以沉重的打击,也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在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过程中,皖西军民在刘邓大军的指挥和引领之下,挺进大别山,迅速展开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并获得了张家店战斗的胜利,也成为了解放军的淮海决战和渡江战役的前进基地和大后方,具有极其重要的革命价值。(二)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皖西六安也称为“皋城”,它源自于上古时期的皋陶,皋陶是传说中的尧舜时期的人物,相传为少昊族后裔,由于具有较佳的政绩,被舜帝封为皋陶。皋陶在辅佐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被禹帝立为继承人,然而皋陶却未及帝位先死,他死的地方正是现在的安徽六安,故六安由此而得名为“皋城”。这个具有神奇色彩的人物,是刑法的创立者和公正的执法者的形象而得名,并在断案过程中经常借助于一只名为“獬豸”的神兽,这只神兽头顶一只角,体形似羊,对于有罪的人则用其角抵之,由此也体现出皖西独特的巫术思想。在公元前664年,楚国称霸皖西,皖西由此也成为了楚国的统治中心,少昊部族的信巫鬼之俗也与农耕文化相融合,具有独特的地理和历史文化特征。并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楚人“信巫鬼,重淫祀”。(三)山地文化资源。皖西的地势陡峻,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地理位置特色,呈梯状分布。在皖西的山地文化资源之中,传统茶文化就是其中丰富的资源,在陆羽所作的《茶经》之中,就对皖西寿县的茶文化资源有详细的记载,皖西的茶文化资源在宋代到达鼎盛,有相当数量的茶园,并从事茶叶的加工和制作。由于皖西的海拔较高,在这个地理优势之下,显现出“高山出好茶”的特点,在皖西的茶园之中,具有低温、高湿、多云雾的气候特征,使其茶叶具有极其优异的品质。在著名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之中,妙玉就知贾母喜好“六安茶”,极具茶文化之典范。同时,寿州黄芽、小岘春、齐山云雾、六安梅花片、舒城小兰花等茶叶都极具盛名,六安瓜片更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由此可见,在皖西丰富的茶文化资源中,也催生出与茶文化相关联的民间茶歌。

三、皖西传统民间音乐的生态价值剖析

(一)红色革命歌曲。在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浸润之下,记载并传唱有激荡人心的革命红色歌曲,具体有以下方面。1.歌颂红军、反对的红色革命歌曲。《八路军为人民》《红军到金寨》《人民坐天下》《红军十二月歌》等,这些红色革命歌曲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爱党之情,并流露出对发动内战的愤怒之情。2.支持红军的歌曲。皖西人民积极热烈地拥戴红军,并创造了众多的支持红军的歌曲:《劝夫当红军》《送哥当红军》《五更送郎》等,这些歌曲都表达了皖西人民支持红军的心情和意愿。3.颂唱革命英勇事迹的歌曲。在革命抗战时期,皖西人民也创作出歌唱革命英勇事迹的歌曲,庆祝战争的胜利,如:《歌唱立夏节暴动》《十月小阳春》《莲花落》等民歌,表达了皖西人民建设新社会的内心喜悦之情。4.赞颂成立工农联盟的歌曲。在《红军十二月歌》《穷人江山要坐稳》《妇女小调》之中,表达了皖西人民歌唱工农联盟,打击土豪劣绅的心情,表达了穷人当家作主的强烈渴望。(二)民俗文化浸润的皖西端公戏。皖西地区拥有巫鬼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融合体,在这个文化浸润之下,形成了皖西独特的“端公戏”,在“端公戏”之中,其唱腔悲凉凄楚,由一人说唱逐渐演变为多人说唱,具体剧目有《薛凤英》《河神》《休丁香》等,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端公戏”逐渐与庐剧相融合。(三)山地文化浸润的皖西山歌。在著名的皖西茶文化资源的浸染之下,形成了采用男女对唱形式的皖西茶歌,具体如:皖西霍山民歌《茶山对唱》《锄茶棵》等,这些民间山歌曲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风格,揉合了皖西独有的“慢赶牛”调和“挣颈红”调,极具音乐艺术价值。

四、结语

皖西传统民间音乐形态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它在独特的音乐文化资源条件下,形成了具有地方风味的音乐文化艺术,并在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逐渐汲取现代音乐文化的营养,不断提升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喻林.皖西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6,1:57~60

[2]李露莎.旅游情境中传统民间音乐的美学探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5

[3]赵敏.皖西民歌传承创新之途径探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38~140

[4]戎龚停.沿淮玩灯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花鼓灯演艺群体[D].南京艺术学院,2013

[5]吴敏.乡土音乐引入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实施研究———以皖西地区乡土音乐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34~136

[6]王安潮.皖西民歌的文化属性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0,1:77~81

[7]李敬民.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作者:李嘉维 张玉春 单位: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