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幼儿艺术教育的民间艺术活动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幼儿艺术教育的民间艺术活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幼儿艺术教育的民间艺术活动研究

摘要:民间艺术活动是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融入民间艺术活动对于丰富教育内容,展现教育特色,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民间艺术活动的内容出发,对幼儿艺术教育中民间艺术活动开展的意义,以及实践途径进行探究,以期对促进幼儿艺术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民间艺术活动;实践途径

艺术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丰富幼儿的情感思想,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民间艺术活动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在历史的发展中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活生命力和草根气息的文化成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成为幼儿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素材。

一、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融入民间艺术活动的意义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融入民间艺术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表现为:(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幼儿的思维发展正处于萌芽阶段,其对外界事物的刺激通常只能形成感知,而难以形成认知,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如果一味地利用语言、文字等单调的刺激方式,很难调动孩子的情感体验,而在民间艺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为孩子呈现教学内容,如在听历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童谣、顺口溜为孩子树立基本的人物形象,让孩子对故事中的正反面人物形成基本的认知。(2)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孩子建立基本的审美认知,对美与丑形成基本的判断,而民间艺术活动在造型、色彩、结构等方面极具艺术性,孩子在剪纸、编结、刺绣等艺术活动中,能够不断提高审美水平。(3)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幼儿的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有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因此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民间艺术活动的特点,为孩子提供创造的机会,例如,在陶艺课上,教师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心仪的艺术形象,而这对于激发孩子的艺术想象力,挖掘孩子的创新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艺术教育中民间艺术活动的实践途径

1.利用游戏教学,展示民间艺术活动的魅力

游戏是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它不仅可以调动孩子的参与兴趣,还能够潜移默化地传递教学内容,降低孩子接受艺术教育的难度。基于此,教师在引进民间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依托游戏,为孩子提供一个趣味十足的教育空间。幼儿民间艺术活动的游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表演游戏,即根据民间艺术的内容,为孩子提供一个自我表演的舞台,如教师可以通过排演民间歌舞,让孩子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以促进其语言、动作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美术活动,即根据民间艺术教育中的美术素材为孩子安排游戏内容,如教师可以在美术课上为孩子提供陶泥、颜料、布贴、纸条、草绳等材料,让孩子发挥创意思维,创造出心仪的艺术作品,而这对于激发孩子的想象,提高孩子的美术创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语言游戏,即在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为孩子提供语言训练素材,如组织孩子进行成语接龙、绕口令、听民间故事等活动,并利用绘画、表演等方式让孩子体验传统文化。

2.组织实践活动,体验民间艺术教育的价值

艺术教育的关键在于参与、体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将孩子放在被动接受的位置,利用主观教学的优势,为孩子灌输艺术观点,这样缺乏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很难激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在引入民间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体验的价值,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民间艺术活动的生命力。教师组织孩子体验民间艺术活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助教活动,即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到民间艺术活动中来,集思广益,向家长收集有趣的民间艺术活动,并与家长交流意见,探讨幼儿艺术教育的呈现方式,通过这样的教学交流,不仅能够拓展民间艺术活动素材的来源,还能够激发家长参与幼儿艺术教育的责任感,提高家园共育的效果。(2)混龄活动,即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将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混合在一起,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相互接触中,增进了解,打破年龄的隔阂,同时,教师还应该利用活动任务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中强化参与体验。(3)开展民间艺术节,教师可以利用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艺术活动,让孩子、家长一同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设计创意节目,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3.重视教学渗透,创建良好的民间艺术环境

教育的渗透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为孩子渗透民间艺术活动,让孩子在艺术的熏陶中逐渐形成对民间艺术的审美习惯,例如在课堂环境中,教师可以结合语言、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民间艺术实践活动,以构建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在一日生活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让孩子在民间故事、民间音乐、民间游戏、民间艺术品中体会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总之,在幼儿教学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善于从民间艺术中挖掘艺术教育素材,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用一种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不断创新幼儿艺术教育的方式,为幼儿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蕾,方文艳.幼儿艺术教育中民间艺术活动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2):103-105.

[2]邹荣华.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运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36(3):184-186.

[3]李晓杰.论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4):169-171.

作者:吴冰冰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特发幼儿园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