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用户体验下煤矿救援产品设计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用户体验下煤矿救援产品设计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用户体验下煤矿救援产品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全球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煤矿救援产品进入了智能、信息化的时代。煤矿救援本身是复杂的救援体系,如果救援不及时就会造成很大伤害和损失。矿工在使用救援产品时难度大或者操作复杂容易产生距离感和抵触情绪。救援产品体积过大,不方便携带,导致矿难事故发生时错过救援黄金时间。本文试图以用户体验理念引入煤矿救援产品中,增加救援产品的便携性、加入智能模块、预警系统、信息模块、定位模块等功能,同时也注重矿工使用救援产品时认知感及体验感。

关键词:煤矿救援产品;用户体验;便携性;认知感

一、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煤矿救援产品

用户体验这个词最早被广泛认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用户体验设计师唐德•诺曼(DonaldNorman)所提出和推广。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简称UE/UX)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用户体验应用在煤矿救援行业,第一,矿工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水平不高,交际圈小,对科技产品接受能力不强;第二,大多数矿工年龄一般都在40-55岁之间,这个阶段身体机能、反应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开始下降,面对煤矿事故不能很好的应对;第三,煤矿巷道环境比较恶劣,通风不好、粉尘大、照明条件差、空气污染严重、气温低等特性,在注重功能的前提下要考虑矿工的使用习惯和心理感受,创造更加人性化的使用方式。以用户为中心是产品设计核心理念,通过感知心理、行为和矿工的接触,把整个使用过程的状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不同的矿工心理感受,自身情况、情绪和认知等因素都不同,直接影响对救援产品的感受,影响用户体验过程,都会对救援产品的感受不同,感受不同对矿工的体验也不一样,所以煤矿救援产品设计方案直接影响了矿工的心理感受。煤矿事故给矿工带来伤害,从身体到心理,更严重的会夺走生命,给矿工家庭带来伤害,给国家和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企业最终目标是减少煤矿事故发生、降低煤矿事故带来的伤害,煤矿救援是一个复杂的救援系统,设计之初要从多方位、多视角地将煤矿救援产品进行剖析,为煤矿救援产品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研究途径。

二、煤矿救援产品现状分析

煤矿救援产品是指当发生煤矿事故时,用于救援和处理伤害的一类矿井中使用的救援产品。时代不断发展,救援科技含量与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针对不同的煤矿事故,也有相对应的救援设备。如针对瓦斯爆炸事故配置了正压送风机、矿井气体爆炸三角形测定仪;透水事故配置了潜水泵、排水救灾设备等;但是这些救援产品体积偏大、携带不方便、对救援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操作比较复杂,在矿难事故发生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救援,更重要的是不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对矿工而言,便携式救援产品可及时使用,方便自救,避免人身受到更大伤害。

三、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煤矿救援产品

煤矿救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法律约束煤矿企业,由于煤炭消费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煤矿生产出现各种隐患。在以后煤矿生产过程中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互联网化的救援产品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而易操作、小型化、高性能、远程操作等便携式煤矿救援产品是以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市场上的煤矿救援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自我救援的产品,如过滤自救器、正压氧气呼吸机等,这些产品功能单一,使用时间短,作用微乎其微;第二,施救者使用的救援工具,体积大、操作难度系数高;第三,大型专业设备,对场地、技术人员要求高,操作程序复杂。以引导性为重点的煤矿救援产品,要了解矿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此为导向,深潜研究矿井情景与相关联的一切对象,探索问题与关系,将产品功能划分等级和有针对性的设计。引导体验方式以矿工需求为中心,通过建立合理的价值目标,创新和改善煤矿救援方式。用户体验为煤矿救援创建一条新思路和新模式,进而分析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四、煤矿救援产品的用户体验策略:输入与输出

矿工在救援中往往比较被动,施救者不了解矿井情况,救援服务和矿工需求不能够及时传递到救援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导致救援效率低。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横向研究策略,将煤矿救援进行分类,把煤矿救援延伸到救援后的心理疏导、伤情处理等,从更广泛、更综合的角度做出策略,解决问题。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纵向研究策略,对煤矿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矿工逃生演练、建设预警系统等,以问题为导向的用户体验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不同的维度分析,设定煤矿救援的需求,根据救援需求输出救援产品的内容和策略,挖掘煤矿救援的系列问题。

五、煤矿救援产品设计理念和方法

煤矿救援主要研究矿工需求、行为、体验等方面,用户体验将为问题的研究及解决提供框架和方法。

1.研究方法

通过实地田野考察作为获取实证材料的途径,对矿工、施救者以及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调查问卷、从研究数据上获取救援相关信息与问题;建立矩阵模型,研究救援服务接触点,为煤矿救援产品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

2.用户需求

设计煤矿救援产品时,应该多视角的看待“需求”问题,考虑矿工的感受,对功能的需求、对情感的需求、对生理的需求(水、氧气、食物等)以及解决相关突发状况等。以用户需求为根本的煤矿救援产品要具备通用性,耐用性、易用性和高效性。

3.救援产品设计思路

煤矿救援产品是比较特殊的产品,它主要突出强调的是“救援”二字,因为煤矿事故发生的一般都是比较快、前兆不是特别明显,在发生煤矿事故时需要矿工在很短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对煤矿救援产品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矿工引导矿工正确、便捷的使用煤矿救援产品是救援产品设计的重要因素。由于环境、心理和生理原因都会对矿工造成影响,因此,设计救援产品时要强调易用性、易学性、易记性等特点。

4.救援产品便携性和易用性

救援产品便携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矿工伤亡,煤矿突发性较强,虽然各地区成立了煤矿抢险应急救援队,但是对矿难事件处理也会耽误时间,以黄金抢救时间和效率来说,多一分钟就多一份希望,如果矿工利用自救器自我救援,将会增加生还希望。设计煤矿救援产品时要让矿工很快了解产品使用方法,包括易学性、直观性、交互性等。

5.救援产品的材料要素

煤矿救援产品要采用耐磨、轻便材料,安全性和易操作性是产品的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从造型要素来说,外形要简洁、体积小,色彩要给矿工带来安全感和信赖感,符合人机工程要素,在紧急情况中能够易用、安全、高效地操作产品,理解矿工所思和所想,因此设计时要考虑各个方面因素,选用合适的材料,具备一定的可靠性能,真正的满足矿工的需求。

六、结论

本文利用用户体验理论导入矿难救援,借助设计思维对煤矿救援问题进行思考,建立以矿工需求为中心的策略研究框架,并对这一框架下的研究流程进行梳理、对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有助于煤矿救援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以轻量感的便携式煤矿救援产品为行业主流,方便携带,容易操作,非常适用于煤矿突发事故。煤矿救援产品要符合人因工程学、工效学、心理学,针对矿工人群的人机尺寸、交互体验、生理尺寸等需求进行深入设计。对矿工心理分析和研究,根据矿井特殊环境进行搭配标识性色彩方案、通过触觉、视觉缓解矿工紧张情绪,给矿工带来安全感和信赖感。煤矿救援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改善和提升,救援方式也逐步改变,煤矿救援是系统性问题,用户体验的特征之一是整合性问题解决,这将为煤矿救援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有效的方式。煤矿救援策略和方法需要反复的论证与案例研究,通过不断发现和累积,为相应的工作提供经验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金泽,宗明明.基于用户体验理念下的医疗便携设备的设计与思[J].工业设计,2015.

[2]许世虎,赵飞.透水事故自救产品设计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2.

[3]关键.由洞见到设计机会—用户生活形态研究流程与方法[D].清华大学,2014.

[4]李亚惠,郝宁.山西煤矿瓦斯泄漏风险后果预测与影响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

[5]孙继平.互联网+煤矿监控与通信[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

[6]范茂魁,陈晓林,和丽秋.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7.

[7]王卓然,曹盛盛.基于服务设计的公共交通研究策略与方法[J].设计,2016.

作者:赵飞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