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煤矿企业大学生培养策略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煤矿企业大学生培养策略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煤矿企业大学生培养策略探讨

摘要:为促进大学生在企业中尽快成长,尽快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才,本文结合企业大学培养现状,依据广大大学生各自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并结合多年大学生培养工作经验,提出了“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大学生差异化培养策略,经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培养;差异化管理;策略

1前言

随着企业不断深入的改革,企业对大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需求也处于动态变化中,在企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开展好大学生的管理培养工作已成为企业人才组织所必须面对的课题。大学生的性格有着天壤之别,脾气秉性也各不相同,有些大学生适合技术岗位,有些大学生能胜任行政岗位,因此培养工程必须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某个煤矿根据自身拥有的人才管理经验,提出了基于大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来开展管理工作,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增强大学生的综合岗位素质

为了培养出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以年轻化的管理干部来为企业注入鲜活力量,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坚持一线培养的原则,通过转岗实习、在岗考核等多种形式的管理工作,逐渐探索出了一套适用的大学生培养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轮岗见习,迅速熟悉企业运转流程。根据专业对口的原则,新入岗的大学生应当每间隔三个月就调整一次实习单位,尽可能多深入到一线岗位实习,使其尽早完成角色的转换,充分掌握企业运行的程序及生产的技术。在转岗期间,必须全程追踪考核,开展分析、评价与总结,通过严格管理,使新入岗大学生可以迅速适应岗位需求。根据大学生在各个实习单位的综合表现,通过班组评价、职工熟悉、科室鉴定相互结合的方法,根据考评表中所设置的项目,运用匿名投票的形式来开展民主测评。根据结果来划分大学生的档次,分别为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及优秀:对于结果为优秀的大学生,企业可以以此为依据来提拔及晋升他们;对于结果为基本称职的,企业需要对其进行诫勉谈话。这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戴上相应的紧箍咒,即增强大学生的适应水平,而且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成长成才、显露才华的适合空间。(2)“双师制”,帮助掌握专业技能。对于每一位新入岗的大学生,企业都必须同时为其配备“师傅”和“导师”。所谓“导师”,大多由矿井副总以上的领导所担任,导师会对其进行定期指导,与大学生沟通交流,掌握他们的心理及业务熟练性,同时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来进行有效的指导,促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选择各个专业中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都较高的技术及管理人才来作为大学生的“师傅”,他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及现场带教。师傅与大学生签署明确的目标合同,确定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并基于该合同来开展全过程监督,定期进行考核。(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完成见习之后,人资部门应当指导大学生来制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计划表,通过将自身的性格特征及所处环境与岗位的匹配程度来作出规划,在明确职业之后,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在“我想如何发展、我可以发展什么、我能够发展什么”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使其制定出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明确个人终生奋斗的目标时,相关机构为实现该目标做出有效的安排,其中包括提供生产、运营、技术等多种、多层次、相互联系的职业发展渠道,为每个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绘制出明确的发展宏图,同时根据煤矿发展的需求及大学生的特点来调整培养工作的方案,保证大学生以正确的方向成长成才,促使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保证可以聘请得到大学生,并留住、用好。

3基于差异化来开展培养工作,重点提升岗位成才能力

尊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综合考评大学生的能力,再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针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出技术型与管理型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出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大学生。(1)技术型大学生的培养工作。①创建技能提升平台,提高技术工作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应当由实习单位技术部的人员或主管来承担“导师”的工作,以指导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大学生技术员在实习过程中要确保每月12次的下井次数,正式上岗之后,每月需要至少18次的下井,保证生产过程中大学生技术员可以下井施工,及时掌握现场状况,详细记录各个技术参数,通过实践行为来优化相关参数。在工作中,应当确定大学生技术员的工作范畴及内容,通过不断实践来提升技术的编制要求和加强他们基于井下实际状况来采取措施的能力,并且制定有效的措施,对技术班组进行技术指导。根据大学生技术员所有的特征来制定有效的培训目标、计划、内容及方式。聘请高职院校、煤炭领域内的专业人员来教授课程,与创新工作室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理论优势,使其与经验丰富的技能人员相互合作,为开展专业技能研讨、加快创新成果的转换构建起有效的平台,积极提升大学生技术员对技术的应用及创新能力,同时在出现技术问题的时候,确保大学生技术员可以有效解决。②开展量化目标考核,提升技术工作的兑现率。为了使大学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兑现率得以提升,并且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目标量化及绩效考核》纳入到大学生技术员的管理工作中。每年的年初,由矿井中负责管理大学生的部门针对各个专业、各个部门制定出量化的考核标准,其中包含了工作的实际状况、表现、论文、科技创新、处理困难等多个方面,并将其作为考察大学生技术员的依据。要求大学生技术员严格遵照原则执行,积极将任务进行细化,并在工作中进行详细的记录,真正做到科学规范。安排各个线路的分管领导与大学生技术员进行沟通互动,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对工作的需求,并分析对其造成影响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方案加以完善,并基于此来制定自身的工作规划,避免大学生技术员所开展的工作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差太远。(2)管理型大学生人才培养管理。①深入基层班组,加强行政管理能力培养。班长助理的岗位应当选择行政管理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来担任,每天都要深入到班组中,在班长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在实践工作中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如安全生产、班组管理等。使大学生可以充分掌握生产技术,增强管理能力,并积极参与到班组的考核与管理中。见习结束之后,根据跟班的个数、业务水平、工作效果、隐患清查和执行水平六个方面来开展有效的考核,并依据部门领导、分管领导及群众的打分评价来调整大学生的岗位,加强他们的锻炼,并给予他们晋升的机会。同时,为了提升大学生管理人员的素质,安全一位具备丰富经验的中层干部来当导师,帮助大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内容及流程、行政管理的艺术及处事。充分掌握领导人员所应具有的技能,提高政策水准,并提升大学生管理者的工作能力。②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促使优秀大学生脱颖而出。针对一些管理才能较好,且自愿从事管理行业的大学生,应当采取基层管理干部的培养方法来进行培养。建立完善的备用人才数据库,成功培养一个就需要提拔一个。对于不具备领导者能力的基层管理者应当及时调整,打通领导人员的流通途径,创建有效的干部管理机制,为具备管理才能的大学生提供晋升岗位、营造条件,创建科学有效的用人体制,使大学生可以尽快适应岗位需求、踏入岗位。

4大学生培养工作中差异化管理所发挥的效果

(1)缩短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周期。在对大学生进行差异化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成长体制,促使大学生更迅速的成才,更快的适应工作需求,并经过2-3年的磨炼,相继有21人取得了技术主管或首席技术的职称,极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2)加强了大学生的归属感与荣誉感。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差异化的管理,可以为其提供一条可操性较强的上升之路,使技术人员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使管理人员可以大胆作为,在加强大学生职业的成就感及归属感的同时,也要避免大学生的流失,积极摸索培养大学生的全新道路。(3)真正实现了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各尽其才。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差异化的培养工作,大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企业运营中也受到了重视,逐渐培养起了一支技术型和管理型相融合的大学生梯队,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5结束语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差别来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增强自身干部的管理水平,培养大量的人才,而且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发展。尤其是随着煤矿企业的深入改革,其对岗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根据大学生所有的性格、能力等特征差异来开展培养,促使大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岗位要求,为企业储存大量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及其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探究[J].智库时代,2018(12):30-33.

[2]肖涵,戴静雅.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策略[J].学习月刊,2017(12):44-46.

[3]丁玉兰.浅谈企业大学生的培养及使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9(10):90-92.

[4]王淑芹.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方法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8(18):77-79.

作者:景雪峰 单位:大同煤矿集团大斗沟煤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