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探讨煤矿切巷贯通测量技术精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探讨煤矿切巷贯通测量技术精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探讨煤矿切巷贯通测量技术精度

摘要:针对云冈矿8623工作面衔接不好,无法正常回采的问题,将8623工作面与5623-1、2623-2工作面进行贯通。根据采区的地质概况,选择相应的贯通测量技术,并对测量中的误差进行分析。得到相遇点在X轴方向上的预计误差值,进一步确定贯通测量的技术路线,并对贯通测量技术的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贯通后的闭合差均在规程要求范围内,贯通效果较好,解决了工作面衔接不好的问题。在贯通后工作面回采距离为220m,回采率高达85%,可采煤0.2Mt,创造利润200万元。

关键词:切巷;贯通测量;预计误差

云冈矿12#煤层406盘区8623工作面回采时,由于采区地质构造影响,在过断层时,液压支架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在506-7南部,距离268.5m处进行开掘切巷,与5623-1和2623-2工作面贯通[1]。为了提高切巷贯通的精度,巷道与切巷贯通之前,要先确定切巷贯通的坐标位置,为贯通工程提供依据。而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对切巷贯通点的位置进行现场测量,只能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对巷道进行探测掘进。根据矿井条件,采用陀螺经纬仪及全站仪三架导线测量等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切巷与巷道的贯通,解决了工作面衔接不好的问题。

1工程概况

8623工作面属于低位放顶煤工作面,煤炭储存量大,煤层较稳定,没有夹矸;煤层平均厚度为5.8m,平均倾角为1°;工作面面长为1470m。在巷道掘进时,由于煤层底板厚度出现变化,导致巷道坡度随之发生变化。8623工作面的布置见图1。

2贯通测量技术选择及误差分析

8623工作面的井下贯通测量路线见图2。测量时加测陀螺定向边作为坚强边,采用陀螺定向技术[2],实现对导线的整体平差。在井下导线测量中,采用7″级全站仪三架法测量技术。在井下高程测量中,采用红外三角高程测量与全站仪三架导线测量相结合的测量技术。

2.1贯通测量技术选择

陀螺定向技术中使用瑞士的陀螺经纬仪,对地面和井下分别进行二次测回,得到陀螺仪器常数。分别在已知定向边、8623切巷离窝头最近的一侧以及5623-1巷道离窝头最近的一侧布置陀螺边D1—S3、L31—L32、L14—L15。根据相关规定,在一次测回测量中,陀螺的方位角中误差应为±15″,而实际测量出的中误差为±4.4″;陀螺方位角平均值的中误差应为±10″,而实际测量出的中误差为±1.6″。可见,采用陀螺定向技术能达到所需要的精度要求。对8623切巷进行井下导线测量和红外高程测量,采用全站仪三架法导线测量技术,测量的导线选择7″级导线。在切巷一侧贯通导线,起算点设在D1处,沿D1—S3的方位作为起算方位进行测量,以陀螺边L31—L32的方位作为闭合方位,进行独立导线测量两次,求L32点的两次测量的坐标差,得出ΔX为3mm,ΔY为13mm,则导线坐标的闭合差为13.3mm。进行红外高程测量时,同样将起算点设在D1处,独立导线测量两次,得到L32点处红外高程测量的闭合差为9mm,两者均符合导线测量中对闭合差的精度要求。对5623-1巷道进行井下导线测量和红外高程测量。测量的导线选择7″级导线,起算点设在D1处,沿D1—S3的方位作为起算方位进行测量,以陀螺边L9—L10的方位作为闭合方位,对方位角进行平差,得到方位角的闭合差为16″。继续延伸导线至L15,进行两次独立测量,得到L15两次测量的坐标差ΔX为35mm,ΔY为32mm,则导线坐标的闭合差为47mm。进行红外高程测量时,同样将起算点设在D1处,独立导线测量两次,得到L15点处红外高程测量的闭合差为12mm,两者均符合导线测量中对闭合差的精度要求。

2.2贯通测量误差分析

根据测量的实际情况及原始数据资料,对贯通测量相遇点进行误差预计。根据终点误差预计公式,得到由陀螺定向误差所引起的相遇点在X轴方向上的误差[3]为:式中:MXα为陀螺定向中误差;ρ为常数,一般取206265;RY0为相遇点与各导线起始点连接在Y轴上的投影长。根据测量导线量边误差所引起的相遇点在X轴方向上的误差为:式中:ml为量边中误差;l为各边导线的边长;α为导线边与X轴之间的夹角。得到相遇点在X轴方向上的预计中误差为:在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后,得到平均值中误差为:则,相遇点在X轴方向上的预计误差为:

3贯通测量技术路线及精度分析

3.1贯通测量技术路线

进行贯通测量的技术路线见图3[4]。在贯通测量过程中,注意对气象读数进行记录,并及时输入到全站仪中,将气象参数及时改正。对同一边长进行往返观测时,坐标方位角闭合差要小于1/8000;沿8623巷道布置基本控制导线,沿采区的上、下山以及中间和运输巷道进行布置;对井下进行基本导线布置时,每段要间隔1.5~2.0km,以满足定向精度要求。

3.2精度分析

以三角高程测量的闭合差作为精度分析的依据,得到每千米三角高程测量中误差为:式中:fh为闭合差,R为闭合导线长度,N为闭合圈个数。通过对8623工作面的贯通测量,以D1为起算点,一面到8623工作面,一面到5623-1工作面,最终相遇在K点。在进行井下测量时,根据贯通测量方案,采用陀螺经纬仪、全站仪三架法以及红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对工作面的贯通精度进行分析。《煤矿测量规程》中要求允许的高程误差应小于0.2m,水平误差应小于0.3m。通过误差计算得到贯通预计的高程误差为±0.122m,水平误差为±0.246m,在实际贯通后,测得实际高程误差为+0.076m,水平误差为+0.178m,进行闭合差计算,得到fx=±0.140m,fy=±0.109m,fz=±0.022m,导线全长3063m,坐标方位角闭合精度小于1/8000。贯通后的效果较为理想,贯通精度较高,能高效地完成掘进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工作面衔接不好的缺陷,为工作面安全回采奠定基础。

4结语

针对云冈矿8623工作面衔接不好,无法正常回采的问题,将8623工作面与5623-1、2623-2工作面进行贯通。采用陀螺经纬仪、全站仪三架法以及红外三角高程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得到结果如下:1)贯通后的实际高程误差为+0.076m,水平误差为+0.178m,导线全长3063m,坐标方位角闭合差小于1/8000,在贯通允许的误差范围内。2)贯通后工作面的回采距离为220m,回采率高达85%,可采煤0.2Mt,创造利润20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刘洋.斜井精确贯通技术在云岗矿的实践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8(7):30-32.

[2]秦志锋,贾俊超.斜井大型相向贯通误差预计及精度分析[J].矿山测量,2013(4):43-44,47.

[3]张敬书,唐振伟.鹤煤六矿井下大巷贯通测量方法与精度分析[J].煤炭科技,2018:38-39,43.

[4]王建平.天安隆东煤矿贯通测量的实践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8(7):166-168.

作者:黄红龙 单位:山西省同煤集团云岗矿地质测量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