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尿沉渣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尿沉渣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意义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尿沉渣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尿沉渣检验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100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采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行尿沉渣检验,同时采用显微镜观察,以显微镜观察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诊断方式的效果。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肉眼血尿阳性率为4.00%,尿糖阳性率为15.00%,尿液脱落细胞异常阳性率为11.00%;与显微镜检查结果相比,尿沉渣检验红细胞阳性47例,准确率为88.33%,假阳性率为11.67%;白细胞阳性标本65例,检验准确率为83.33%,假阳性率为16.67%;管型阳性标本39例,准确率为83.56%,假阳性率为16.43%。结论尿沉渣检验泌尿系统疾病,准确度较高,诊断价值明显,但是存在一定假阳性现象,应对尿沉渣检验进行规范,必要时配合镜检结果,对患者病情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关键词:泌尿系统疾病;尿沉渣检验;显微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100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均满足尿沉渣检验操作标准。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2.83±3.47)岁。所选病例均合并不同程度泌尿系统感染症状,部分患者合并尿痛、尿等待,纳入研究的病例符合相关标准[1]。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类严重疾病及无法配合诊疗工作者;②合并肝肾心肺功能严重损伤者;③合并器质性病变及严重躯体疾病者;④合并其他内外科严重疾病者。

1.2检查方法

收集尿液标本,标本送达后,采用玻璃棒对尿液标本进行搅拌,缓慢混匀后,采用5ml移液器吸取新鲜尿液,并将其缓慢放入离心试管中,保证离心试管的干燥性及清洁性。操作过程中合理控制剂量,避免离心试管太满,产生尿液标本溢出现象,检测操作应保证在2h内完成。与此同时,对离心试管尿液进行离心处理,控制在1000r/min,然后采用加热醋酸法对上清液进行相应处理。本组100例患者送检标本分别开展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由SYSMEX公司提供;型号:UF-100)检测和显微镜尿沉渣检验。

1.3观察指标

对本组100例患者肉眼血尿阳性率、尿糖阳性率、尿液脱落细胞异常阳性率进行统计,做好详细记录。将显微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尿沉渣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阳性例数,统计检验准确率,记录尿沉渣检验假阳性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尿沉渣检验结果分析

本组100例患者中,肉眼血尿阳性4例,肉眼血尿阳性率为4.00%;尿糖阳性15例,尿糖阳性率为15.00%;尿液脱落细胞异常阳性11例,尿液脱落细胞异常阳性率为11.00%;其中15例尿糖阳性患者,11例患者检出真菌。通过临床医师证实,上述患者均患有2型糖尿病。

2.2对比检验结果分析

将显微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与显微镜检查结果相比,尿沉渣检验红细胞准确率为88.33%,假阳性率为11.67%;白细胞检验准确率为83.33%,假阳性率为16.67%;管型检验准确率为83.56%,假阳性率为16.43%.

3讨论

对于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而言,及时开展尿液生化检查,可对患者尿液中有形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进而对尿液成分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对明确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尿沉渣检验主要是指对患者尿液标本进行一定离心处理,通过全自动分析仪或显微镜,对尿液沉渣的成分进行有效鉴别,从而实现尿液成分定量、定性分析[2]。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群的尿液不存在有形成分,例如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即使有,其含量也极其微小,不足以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但是,若在尿沉渣检验过程中发现尿液标本中含有上皮细胞或结晶,则提示有泌尿系统疾病的风险[3]。及时将检验结果交给临床医师,并结合其意见,对患者真实情况进行分析。显微镜尿沉渣检验及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尿液标本中的有形成分,为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诊断提供更加详实准确的依据。鉴于显微镜尿沉渣检验的应用优势,临床常将其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全自动尿沉渣检验分析仪对受检者尿液标本进行检验,是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检测方式。此种检验方法以流式细胞检验技术为前提,通过激光散射及荧光技术对尿液标本进行检查,可对尿沉渣中上皮细胞、红白细胞、结晶、管型等进行检查。但是临床实践发现,采用全自动尿沉渣检验分析仪进行检测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检验结果假阳性上,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时,不能忽略显微镜尿沉渣检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为此,要求严格按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流程,并执行相关检查标准,控制不良检查结果。通过查阅近期文献,发现关于尿沉渣检验数据存在较大偏差,不仅缺乏客观性,同时也无法进行对比,给相关研究带来较大影响[4]。最近临床有人提出,采用尿沉渣分析板检验方法,对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尿液进行检查,不仅检验标准高,同时具有规范化,并且能够对其开展重复检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尿沉渣检验实效[5]。与此同时,此种方法操作比较简便,检验准确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检验结果能够一次性呈现出来,从而使检验数据符合量化标准,在操作过程中也能有效控制交叉感染现象,对提高患者检验及时性及安全性均有较大帮助。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100例患者中,肉眼血尿阳性率为4.00%,尿糖阳性率为15.00%,尿液脱落细胞异常阳性率为11.00%,说明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可出现一定的肉眼血尿阳性、尿糖阳性及尿液脱落细胞异常状况,且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多为糖尿病患者,提示临床在为此类患者开展临床诊断时,应对其基础疾病情况进行分析,最大程度提高患者临床检出情况,综合判断患者身体状况,为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与此同时,与显微镜检查结果相比,尿沉渣检验红细胞阳性47例,准确率为88.33%,假阳性率为11.67%;白细胞阳性标本65例,检验准确率为83.33%,假阳性率为16.67%;管型阳性标本39例,准确率为83.56%,假阳性率为16.43%。权威文献报道认为[5],采用全自动分析仪行尿沉渣检验,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检验准确率均在90%以上,与本研究所得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病例数量比较少有关,但是同样能够说明其检验准确性比较高。但是,本研究与权威文献[6]报道均出现一定假阳性病例,说明全自动分析仪检验容易出现假阳性现象,应加强检验质控管理,最大程度减少假阳性现象,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综上所述,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开展尿沉渣检验,准确度较高,与显微镜尿沉渣检验结果相比,全自动分析仪存在一定假阳性现象,应对此种现象加以关注,并对尿沉渣检验进行规范,提高检验质量及效果,必要时配合镜检结果,对患者病情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对于人为操作所带来的不良检验结果,则应加以控制,避免离心处理不当所造成的检验偏差。

参考文献:

[1]陈岩.尿常规应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检验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2):14-15.

[2]汤发艳.尿标本的采集时间对尿沉渣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8):124-125.

[3]马芝金.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2):35-36.

[4]张银辉,谌晓燕,王霓,等.尿液检验中的尿常规与尿沉渣关联性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21):300.

[5]赵雅玲,张宇,王旻.尿沉渣与尿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07):831-832.

[6]任志勇.泌尿系感染30例尿沉渣检验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1):1433-1434.

作者:李建柱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