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与传统静脉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2016年3月到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传统静脉尿路造影、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分析比较经两种检查方法所得数据结果差异。结果: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则能同时清晰显示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的全部结构,传统静脉尿路造影有4例肾盂显示不良、5例肾盏显示不良、3例输尿管显示不良、1例膀胱显示不良;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显示良好情况明显高于传统静脉尿路造影(P<0.05)。结论: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可清晰、立体且全方位的展示泌尿系结构,帮助临床医师更好的观察肾脏分泌与排泄功能,与传统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相比,应用更安全、简便,且具有无创的特点。

关键词: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统疾病

1一般对象及方法

1.1一般对象

4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收治于2016年3月到2018年10月期间,其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范围从25岁到67岁,均值年龄45.6±3.4岁。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血尿、腹痛、尿急、尿频、腰痛、腹部包块等。

1.2检查方法

1.2.1传统静脉尿路造影

准备好高压注射器,在检查之前的半小时,叮嘱患者摄入水量500~800ml,检查时,取患者仰卧头低位,先拍摄1张腹平片,将压迫带放到髂嵴水平的位置上以造成压迫。综合考量患者体质量,行80~100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肘静脉注射,注射速度控制在2~3ml/秒,常规加压、解压摄片,并依次在注射药物之后的5分钟、10分钟、15分钟各自进行1张摄片,肾脏分泌功能异常者要延后45分钟进行摄片。

1.2.2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

准备好16排螺旋CT扫描仪和相应配套的高压注射器,设定好扫描参数,在检查之前的半小时,叮嘱患者摄入水量500~800ml,结合以患者具体的体质量,行80~100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肘静脉注射,注射速率把控在每秒2~3ml。患者准备好仰卧、头低的检查位,先平扫腹部、盆腔位置,注射对比剂,依次在注射对比剂之后的30秒、65秒行动脉期肾实质期扫描,腹部、盆腔皆进行全面扫描。等待10分钟,再做排泄期扫描,扫描范畴同平扫,之后对得到的容积数据做后处理:具体措施有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在工作站对平扫、增强、排泄期进行多平面重组重建,并于冠状位、双侧25°斜冠状位做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曲面重建的全尿路成像,从不同阈值、层面与伪彩做不同的旋转、切割,以此来获得不同层面、角度和伪彩的全尿路图像。

1.3内容评价

比较不同方法下整体尿路显示的具体情况差异,及分析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的表现。

1.4数据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数数据皆以例(n)、率(%)的模式阐述,并采用卡方(X2)检验方法,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9.0,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比较不同方法下检出尿路情况采用传统静脉尿路造影的方法,可显示出肾脏轮廓的外观和密度改变情况,显示不良情况有:肾盂显示不良4例、肾盏显示不良5例、输尿管显示不良3例(分别是2例中段输尿管显示不良和1例下端输尿管显示不良)、膀胱显示不良1例;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则能同时清晰显示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的全部结构。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显示良好情况明显高于传统静脉尿路造影(P<0.05)。CT检查明确诊断:肾囊肿12例、肾结石9例、肾癌7例、输尿管结石4例、输尿管弯曲畸形4例、膀胱癌3例、输尿管癌1例。

2.2经16排螺旋

CT显示尿路造影检查内容采用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平扫肾癌与膀胱癌,其中显示出:肾与膀胱有软组织肿块;行输尿管癌平扫,显示癌肿区管壁表现出有局限性增厚的问题,甚至已经形成肿块,伴随有输尿管管腔狭窄问题出现,肿块上端的输尿管管腔发现有扩张表现,而且伴有积水,增强CT扫描提示癌肿显著,有持续性强化状;肾囊肿CT平扫可见有肾囊性肿块,增强CT扫描可见并无强化,结石呈高密度阴影。左侧输尿管下段结石,立体显示结石的大小与部位,充分显示出输尿管扭曲与积水扩张情况;右侧一味肾伴有肾积水,清晰显示出右肾有显著增大,在盆腔中线的位置,肾实质显著变薄,显影变淡,预示肾功能减弱,肾盂、肾盏有囊性扩张,右侧输尿管无显影。

3讨论

以往临床对于泌尿系统病症的检查,多是采用传统的静脉尿路造影方法,这也是一种很经典的检查方法,其简单、易操作,实用性高且费用低。静脉肾盂造影是经由肾脏分泌排泄阳性对比剂的情况来对肾集合系统、输尿管、膀胱进行显影,同时其成像质量与肾脏功能状况也有着密切关联,因X线密度分辨率要比CT低,因此得到的静脉肾盂造影现象大部分都是间接征象,所得到的图像也并不能使人非常满意,这也加大了泌尿系统疾病的确诊、治疗的不确定性[2]。因前期CT检查需涉及到较长时间的持续性扫描,而且在进行容积扫描时也有一定难度,仅仅是能够显示肾盂与输尿管断面,另外由于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通过早期尿路三维重建图像是无法获得很满意的检查效果的[3]。随着多排螺旋CT尿路造影于临床逐渐广泛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的愈渐完善,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能够短时间内进行全容积扫描,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发生层面遗漏的问题,同时还能重建更薄层厚和间距的图像,极大程度上提高z轴分辨力,继而有利于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和最大密度投影图像质量的提高,不会掺杂有显著的条纹状、阶梯状伪影[4]。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的应用原理大致和静脉肾盂造影相同,只因CT密度分辨率是X线的100倍,所以并不会被阳性对比剂密度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也可可彻底的观察到腔内、壁外、腔外的所有情况,再加上与三维后处理技术结合后实现多方位自由旋转,继而能对泌尿系统各解剖结构间的关系都能够全方面展示出来,所以应用优势更为明显[5]。通过本文实验研究所得可见,相较于传统的静脉尿路造影而言,采用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对患者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检查部分的显示情况皆要更好,可更为立体、清晰且全方位的显示出泌尿系结构,从而更为细致的观察到肾脏分泌与排泄功能具体情况,将其应用到临床诊断当中,可为明确诊断提供极确切的借鉴参考,操作简便、安全、无创。综合以上来看: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可清晰、立体且全方位的展示泌尿系结构,帮助临床医师更好的观察肾脏分泌与排泄功能,与传统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相比,应用更安全、简便,且具有无创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赵西军.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定位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5,17(25):201-201.

2杨鹏,陈宗发,刘庆荣等.不同低剂量螺旋CT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8):58-59.

3仰涢霞,张柏昌,朱让等.双低剂量MS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18-21.

作者:庄银波 单位:东莞市黄江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