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婴儿泌尿系感染临床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婴儿泌尿系感染临床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婴儿泌尿系感染临床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婴儿泌尿系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91例儿童UTI进行临床分组,婴儿组54例,对照组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儿UTI组男婴多于女婴,且发热为唯一症状者75.9%,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的增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降钙素原(PCT)的增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常见致病菌两组均为大肠杆菌。结论婴儿UTI临床表现不典型,对婴儿仅有发热症状者,特别是伴有血WBC及CRP明显增高的患儿,应力争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合格尿标本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以防UTI误诊,漏诊。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婴儿;临床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UTI共91例,均符合诊断标准[3]。临床分为婴儿组和对照组。其中婴儿组54例,发病年龄28天~11个月23天,平均(5.24±3.30)个月;6月龄以下36例,6月龄以上18例;男32例,女22例。对照组37例,发病年龄1岁3个月~13岁,平均(5.07±3.28)岁;男16例,女21例。

1.2治疗方法

根据2010年指南[4]建议本院首选注射用头孢噻肟钠50mg/(kg•次),每8小时用药1次,3月龄以下静脉抗生素疗程10~14d,3月龄以上抗生素序贯(静脉加口服)治疗7~14d。经治疗所有患儿均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白细胞转阴,尿培养阴性,临床治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性别及临床表现差异;比较两组尿培养结果、肾脏相关基础疾病、泌尿系彩超结果;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予以c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性别比及临床表现比较

婴儿组:男32例,女22例,男性占比59.3%;对照组:男16例,女21例,男性占比43.2%。临床表现,婴儿组:发热为唯一症状41例(75.9%),发热伴呕吐腹泻9例(16.7%),发热伴排尿时哭闹3例(5.6%),无发热有排尿时哭闹1例(1.9%)。对照组:发热为唯一症状8例(21.6%),发热伴尿路刺激症状共10例(27.0%),无发热仅尿路刺激症状17例(45.9%),发热伴呕吐腹泻2例(5.4%)。

2.2尿培养、基础疾病、泌尿系彩超结果

婴儿组尿培养阳性率22例(40.7%),最常见的细菌为大肠杆菌(11例),其次为屎肠球菌。与肾脏相关的基础疾病:多囊肾1例,肾积水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例,尿道瓣膜并憩室形成1例,包皮过长2例。泌尿系彩超:婴儿组异常9例,包括双肾增大伴输尿管上段扩张2例,肾积水3例,双肾声像图异常3例,多囊肾1例。对照组:尿培养阳性16例(43.2%),最常见的细菌为大肠杆菌(9例),其次为屎肠球菌。与肾脏相关的基础疾病:多囊肾1例,肾积水2例,紫癜性肾炎2例,急性肾炎1例,肾病综合征2例,狼疮肾1例,肾结石1例,肾肿瘤1例,左肾胡桃夹1例。

2.3两组WBC、CRP、PCT结果比较

婴儿组与对照组比较,WBC和CRP水平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UTI是儿科常见病,是婴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重要病因。婴儿期UTI因其尿路刺激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误诊。本临床研究从儿童的年龄分期进行临床表现、辅助检验、检查数据对比,从而归纳婴儿期UTI与其他年龄组的不同和相同点,提高儿科医生对该病的早期认识。结果显示,婴儿组UTI男婴患病率(59.3%)高于其他年龄组(43.2%),符合儿童UTI的流行病学资料[5]。婴儿组以发热为唯一临床表现的比例高达75.9%,远高于其他年龄对照组(21.6%)。婴儿期尿路刺激症状阳性率仅为5.6%(3/54),远低于其他年龄对照组的尿路刺激症状阳性率73.0%(27/37)。婴儿组尿培养阳性率与其他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见的致病菌两组均为大肠杆菌,与各个临床报道相一致[6-8]。尿路感染相关因素提示婴儿期多为先天泌尿系发育异常,其他年龄组除先天发育异常外还常继发于肾炎、肾病等,与文献综述一致[9]。UTI最常见病原为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临床上可导致各年龄组的血WBC、CRP和PCT增高,本组患儿化验检查均提示上述变化。进一步进行年龄分组分析得出,婴儿组WBC和CRP的增高较其他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对于仅有发热的婴儿,血WBC和CRP的异常增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UTI的诊断提示。对于感染指标PCT,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UTI为局部细菌感染,鉴别局部细菌感染时CRP较PCT敏感,与陈杰华等[10]的报道一致。综上,婴儿UTI临床多以发热为唯一症状,尿路刺激症状多缺如,少数患儿可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辅助检查可见WBC及CRP明显增高,故对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婴儿,特别是WBC及CRP明显增高的患儿,应力争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合格尿标本进行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以防UTI误诊漏诊。早发现、早诊断、足疗程抗感染治疗,是临床医生针对儿童UTI的第一步,特别在基层医院,提高诊断意识,避免漏诊误诊是关键。目前国内对儿童UTI的认识逐步加强,特别强调积极寻找潜在的畸形特别是输尿管反流,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复发及肾瘢痕形成[11-12]。本组病例对首次UTI者均行泌尿系超声检查,但因本院检查条件限制,未进行肾核素扫描及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故本组病例缺乏膀胱输尿管反流和肾瘢痕的临床数据。在下一步的临床工作中,严格按照2016年最新指南[1]不同年龄儿童影像学检查推荐流程要求,指导高危患儿特别是泌尿系超声检查提示上尿路扩张、重复肾畸形、膀胱排空后残余尿、膀胱壁增厚等异常[13]的患儿至有条件医院做好进一步的筛查工作,并积极做好随访。规范儿童UTI特别是婴儿UTI的临床管理,以利于儿童UTI的积极治疗,减少复发和肾瘢痕形成,从而最终预防高血压及终末肾。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2016)[J].中国儿科杂志,2017,55(12):898.

[2]张洪英,吴玉斌.儿童泌尿系感染的诊治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6,43(7):552-555.

[3]蒋小云,陈丽植.儿童泌尿系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9):1378.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七):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1):814-816.

作者:潘瑞英 黄芸 许香凤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儿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