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泌尿外科患者预防尿路感染护理干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泌尿外科患者预防尿路感染护理干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泌尿外科患者预防尿路感染护理干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泌尿外科接收100例留置尿管患者。采用双盲原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50例。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提供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下取得的效果与康复情况。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0%,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分析观察便可发现,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5.1±1.5)d、住院时间(6.2±2.2)d,相比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检验两组患者各类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且分析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率,观察组患者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外科患者需留置导尿管继续治疗时,展开护理干预,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缩短导尿管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还能够有效预防尿路感染,有益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留置尿管;尿路感染;护理干预

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感染率非常高。留置尿管是引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1]。如出现尿路感染,就会出现尿急、尿痛、尿不尽、腰痛以及尿频等现象,增加患者痛苦,给患者带来不适,延缓患者康复速度。因此,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而言,如何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已经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1]。研究表明,为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尿路感染。本文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泌尿外科接收100例留置尿管患者。采用双盲原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35~68岁,平均年龄为(46.8±5.7)岁。尿道狭窄11例,前列腺增生26例,泌尿结石13例。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36~68岁,平均年龄为(47.2±5.9)岁。尿道狭窄12例,前列腺增生25例,泌尿结石13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留置尿管,位置尿管畅通,以免阻塞、受压、牵拉。帮助患者及时排出尿液,以免出现尿液逆流。护理人员需每天为患者阴部消毒两次。大便污染与小便溢出时注意清洗患者会阴部,确保会阴部与尿道口清洁干燥,每天更换引流袋。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基础性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提供护理干预中,需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强化无菌观念。所有患者使用一次性且密闭性良好的引流袋,帮助患者维持尿道口与外阴部清洁,确保尿道口无菌。尽可能减少对患者侵入性操作。②全面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期间,尽可能减少插管次数,并注意选择质量较好的尿管,以预防由于尿管质量频繁插管。可选择硅胶导尿管,此种导管管壁薄、弹性良好,组织相容性较好。护理人员需具备娴熟技术,预防插管时反复操作[3]。患者使用乳胶导尿管时,护理人员需每隔2周更换1次,每隔3d更换集尿袋。更换操作时应注意固定和安置导尿管,以免出现导尿管脱管的现象出现。患者导尿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注意,同时注意观察尿管与引流管的相关情况,以免出现引流管弯曲与受压造成引流不畅,确保集尿袋与引流管的位置低于膀胱,同时注意不可接触便器,以免引发感染。③膀胱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时,需注意采用生理学膀胱冲洗的方法冲洗膀胱。但冲洗膀胱时应注意减少对患者病情产生干扰,选择合适时间与合适频率,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确保患者每天饮水量达到2500~3000mL,以此稀释尿液,并有利于冲洗膀胱中沉淀物质,以免出现尿管堵塞。针对长时间留置尿管的患者,护理人员确保其正常饮食的同时,鼓励患者每天饮水量超过3L,以此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确保患者膀胱清洁度[4]。护理人员还需注意观察患者各项体征与感染征象。如发现患者存在异常情况,需立即对症处理。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护理人员需严格观察,确定是否存在无菌尿症。依据患者药敏试验检查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④预防腔外感染。护理人员需注意尽可能缩短导尿管更换操作的时间。女性患者是用特殊接尿器,男性患者可使用包绕阴茎的收集器。根据患者个体化膀胱充盈状况与尿意确定放尿时间。护理人员应注意训练患者自主排尿功能,以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尽可能恢复膀胱收缩功能。插管时动作轻柔,选择合适导尿管,遵循无菌原则,以免损伤尿道黏膜。预防细菌等微生物侵入人尿道引发感染。护理人员需每天使用碘伏为患者会阴与尿道口进行消毒处理。使用清洁水擦拭患者尿道口。此时护理人员应注意,避免引发患者不适。插管时可在尿管外涂抹氯霉素以达到润滑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防治细菌,减少细菌感染,保护尿道上皮,降低尿路感染率。⑤预防腔内感染。护理人员可应用单活瓣集尿道,尽可能减少分离集尿道与尿管连接口,并注意定期更换,以减少尿路感染[5]。尽可能避免化学刺激,减少感染,以免过度冲洗膀胱,指导患者饮水,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量,预防膀胱冲洗,预防细菌感染,维持引流通畅。⑥健康教育。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健康教育,向其普及相关疾病知识,讲解治疗方法。向患者说明留置尿管的重要性与注意事项,以增强患者主观无菌意识,增强患者治疗中的配合度。根据实际情况,护理人员也可向其发放健康手册,里面可包含饮食知识与预防并发症相关知识内容,提醒患者家属阅读,帮助患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在患者并请允许下,可指导患者进行锻炼,指导患者自主排尿,帮助患者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促进患者恢复,尽可能缩短留置尿管时间[6]。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观察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活动产生的各类数据使用软件包SPSS19.0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x-±s),并利用t检验组间差异;(%)则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表明组间;如P<0.05,则说明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为72.0%,观察组为96.0%,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留置尿管是治疗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排尿困难的重要手段。此种治疗措施对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但长时间留置尿管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7]。研究表明,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引发患者菌血症与败血症的重要因素。如引发尿路感染病,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死亡。因此,预防尿管留置患者尿路感染显得极为重要。完整的尿道屏障黏膜可有效预防细菌侵入。常规状态下属于无菌环境。但置入导尿管后会破坏尿道黏膜天然屏障,并刺激泌尿系统黏膜,削弱尿道与膀胱防御细菌的能力,由此引发尿路感染[8]。研究表明,留置导尿管腔外感染主要是尿道口途径,临近肛门位置很容易受到分泌物于粪便的污染。通常尿道口内会有1~2cm的少量细菌,由此引发尿管与尿道口尿路感染。针对此种情况,有必要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但在实际中发现,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同样存在感染风险,特别是对此类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患者感染。有时还会出现交叉感染[9]。临床中常规护理操作具有一定的缺陷。如操作不够规范、尿袋与尿管长时间不更换、排尿管道密合性不良等。基于各类因素,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为72.0%,观察组为96.0%,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可见,相比较常规性的护理操作,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具有显著的效果。有效护理干预结合患者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并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护理服务。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确保对患者的各类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进行系列插管消毒与清洗,综合性防治感染。护理人员相关技能提高,有效减少插管次数,并增强护理效果[10]。相对比临床常规性,缺乏针对性的护理操作,护理干预效果更显著,更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更有利于确保患者安全。综上所述,泌尿外科患者需留置导尿管继续治疗时,展开护理干预,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缩短导尿管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还能够有效预防尿路感染,有益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李红玉,孙悦芬.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629-4630.

[2]邓春花,唐洪勇.研究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或降低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J].吉林医学,2018,39(4):783-784.

[3]黎双双.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648-4649.

[4]胡秀香,梁江云,汤金聚.居家护理在预防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3):378-381.

[5]佚名.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0):274-275.

[6]林欣依,金娇娇,林心怡,等.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导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医学教育,2017,13(6):31-33.

[7]侯芳梅.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应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4(4):116.

[8]佚名.令皮欣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0):91-93.

[9]王东萍,杨志华,邱春霞,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8):124-126.

[10]张立云,李丽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5(50):245-245.

作者:张丽 单位: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