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如今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教师应当采用有效的美术鉴赏手段提升学生审美素养。该文分析鉴赏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如何实施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能力;审美

美术鉴赏课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但课时有限,部分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且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导致学生的鉴赏水平难以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充分重视美术鉴赏教学。

一、美术鉴赏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首先,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虽然德育是教育的根本,但是美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识别美丑,所以有“以德为美,以善为美”的说法[1]。其次,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发育已经基本成熟,他们对美的追求也更高,思想较为活跃,对各种事物的感知非常敏感,这一阶段正是培养他们审美素养的最佳时机。学生需要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各种事物,并认真分析、判断、模仿、创造,鉴赏则是学生必须经历的。学生通过美术鉴赏课可以接触到许多经典美术作品,了解它们的艺术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艺术品位,最终有效提升综合素质。最后,美术鉴赏教育在美术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能够打造艺术形象,反映人的思想、精神,这正是如今学生需要的精神食粮。通过美术鉴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情操会得到提升,心灵也会得到净化。

二、美术鉴赏教学的实施策略

1.注意渗透传统文化,优化美术鉴赏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都在变化,高中生的审美观念也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教师应该了解传统文化对美术鉴赏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见微知著的意识,这样有助于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以实际案例渗透传统文化。如《从传统到现代》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别呈现汉服、唐装、中山装、旗袍、夹克衫、连衣裙等图片,展现中华民族由古到今服饰的变化历程。其中,教师需要重点为学生介绍这些服饰的特点与流行原因。如,汉服又称华服,最大的特点就是交领、右衽、系带,衣襟在胸前相交,左衣襟压住右衣襟,也有直领、方领、坦领、圆领等,给人洒脱飘逸之感,富有古韵之美[2]。唐装流行于唐代,彰显富贵典雅之风。中山装流行于20世纪初,庄重严肃。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其特点为简洁大方,能够勾勒出女性独有的曲线美。除了课堂讲解,教师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他们对传统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到美术馆或博物馆参观,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树立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形成开放、包容的审美心态和意识。

2.科学利用信息手段,打造直观化美术鉴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美术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在实施美术鉴赏教学时,不仅可以为学生讲授作品相关信息,而且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如,在《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民间美术作品《鞋垫》与现代美术作品《奔马图》,让学生通过鉴赏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天安门广场放风筝》《农家的灶台》这两幅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蕴含的民间美术元素,并思考民间美术用在这里的目的。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教师可以为学生说明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了解到民间美术是用来美化人们的生活的。最后,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呈现民间美术的定义,包括传统的民间美术和现代的民间美术。这样由图及文,学生能够对民间美术形成基本的了解。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优点是简便、直观、高效,学生也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尤其是在网络教学出现后,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自主选择喜爱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这样的美术教学更有生机和活力。美术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学科,不同的学生认知方式也有差异,所以对于同一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想法与见解。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真实感受发表对艺术作品的见解。不过,这些见解需要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评价,让学生能够理性地分析作品。当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上勇于表达观点,他们会对美产生更加丰富的感知,同时形成积极向上、富有个性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态度。

3.采用比较鉴赏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比较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这里的比较指对作品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或者是同类或异类作品的比较。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比较对象之后,还要指导学生利用相关的比较方法具体赏析作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当学生主动参与对经典作品的鉴赏,他们才能真正尊重艺术,形成良好的审美心态。所以,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引导学生理性地分析作品的价值。教师可以让学生鉴赏点评不同的作品。如,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呈现《毕加索的自画像》《徐悲鸿的自画像》《达芬奇的自画像》这几幅作品,让学生比较不同画家在画自画像时的风格特点。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达芬奇的自画像》线条柔和细腻,写真性强,如同照相一般,把画家的样貌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毕加索的自画像》线条粗犷,着笔生硬,人物面部表情严肃,似乎心事重重,画面色彩单一[3];《徐悲鸿的自画像》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画家将素描和油画手法引入自画像创作,笔墨韵味浓厚。这样的比较鉴赏比只让学生欣赏一幅作品的效果要好许多。通过比较教学的方式,学生学会了求同存异、举一反三,他们在日后鉴赏作品时能够联系以往鉴赏过的作品,比较作品的异同点。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形成善于比较的思维习惯,能够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4.融入实践活动,使美术鉴赏教育生活化

美术学科虽然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探讨,但是单一的看图说文方式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并且理论性的学习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采用创作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绘制艺术作品再进行鉴赏,以此丰富他们的心得体会。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综合实践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在实践中观察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中感受艺术的魅力。由于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了基础性、多样性与选择性,教师设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他们的生活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提升其人文精神,健全其人格,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缓解心理压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且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教师可以自然写生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创作,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另一方面有助于放松学生的身心,毕竟高中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适当地进行自然写生能够很好地减轻学生的压力。教师也可以带学生去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参观经典作品,当学生面对面地鉴赏实物时,产生的感悟会更多。因为这些场所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能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熏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创作,如与生活相结合的装饰画。由于装饰画在生活中的应用较多,学生可以采用社会调查访问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以及合作活动等形式完成任务,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与特长优势选择装饰画的主题,在活动中细致地观察生活与其中的美,以获得真实的艺术享受。美术鉴赏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敏感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美术鉴赏教育也在积极探索之中。现阶段,美术教师应付出更多的努力与心血,使美术教育与时俱进,从而为中国社会蓬勃发展的艺术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梁捷.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5):224-225.

[2]吴爱群.探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以及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116.

[3]王晓静.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52-153.

作者:苗箐箐 单位:江苏省射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