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内容摘要】当前在我国,无论小学还是高校,素质教育日益重要,并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也颇见成效。作为佐证人类文明基本步调一致的美术教育,在这场转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家长,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父母对于高素质教育的追求已经太过功利,已经破坏美术教育本身非功利性的特质。作者认为,追求高素质人才培养,美术教育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创造性,以及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所以,功利性的高素质教育万万不可取。

【关键词】功利主义;美术教育;定义;特质

功利性本是哲学或是伦理学的研究工具,此处所说的功利性的美术教育则是指当代中国本土的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倾向可以说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但当下全国倡导应试教育转型为素质教育的这一热浪,无疑把功利性美术教育推向了风口浪尖。

一、何为功利性美术教育

(一)功利性美术教育的定义

在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期,功利主义正式被归为哲学体系,由英国哲学家兼经济学家边沁和米尔提出。其基本原则是:一种行为若是有助于增进幸福,那么这种活动被视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流传千百年的《周易》和老庄思想,使中国的美术教育大都停留于伦理日常,并且与道德人伦紧密相关。儒家美学是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理论渊源,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充分挖掘了美术教育的功利属性和价值功能,孔子强调文艺为政治教化服务,为教育人们归仁识礼服务。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文化建设,提出要做到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式传承”,对素质教育要足够重视。孔子提倡“忠恕”“中庸”,“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了“欲而不贪”的思想。诚然,适量的欲望能够激励上进心,并有利于个人及时展,但现今国内的素质教育攀比导致的考证热,着实让素质教育变得畸形。而对功利性的肆意追求,小至毁家,大至亡国。

(二)教育体制改革的错误解读

近年来全民倡导素质教育,诚然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改革,并且取得一定成效。各种夏令营、区级校级主题文艺竞赛等,激发了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向内心兴趣。初期的素质教育,确实提高了一代人除了应试外的素质,众多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释放。但是为了顺应孩子自然天性的这些初衷很快就不复存在,以遵从孩子爱好、拓宽孩子视野为目的,让有余力的孩子上兴趣班,故然合情合理,但是一些家长之间相互攀比,为证明自己的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一味地用各种证书堆积起来的“能力”体现是万万不敢恭维的。笔者在课余做过幼儿美术培训班的助教,其中着实心酸的体会是,如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素描课上总要瞌睡,但倘若上的是卡通动漫课程,则“才思泉涌”,笔尖不离纸面。令人惋惜的是,他的母亲总要让他专心美术考级,不要擅自涂鸦创作,并且言到不要画些“旁门左道”。这着实令人痛心。现当代的功利性美术教育在大众社会的关系中是极其复杂的,功利性美术教育被素质教育的社会现象所形塑,同时又在酝酿着改变素质教育初衷的潜在力量。素质教育同其产物功利性美术教育的关系是什么?功利性美术教育是增进还是限制了社会的整体创新发展,还是两者兼而有之?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对于着重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并不顾世俗眼光的教育例子的确凤毛麟角,但是用宏观的实践视野来把握非功利性的教育,确实是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美术教育的非功利性

(一)美术教育本身的非功利特质

美术教育本就是非功利性的,但由考级引发的一系列素质教育的畸形产物,完全颠覆了美术本身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中的真正价值。宏观上,大体的功利性教育需要辩证地看待,并不是一谈起“功利”就谈虎色变。例如,在音乐教育中,乐器的考级必不可少,因为其需要一个功利性的标杆,以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而美术教育本身就是非功利性的,部分家长不了解美术,不停地让学生机械地做工。某些素质不高的教师为了奖金提成,一味地鼓励学生获奖,殊不知他们扼杀了学生对事物最原始的感性觉悟。所以,功利性教育千万要避免走进个体的利己主义困境,需尽可能去把握良性的主体需求。

(二)美术教育的立场选择

美术教育在时代的发展中,主要起着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作用,而审美是纯粹的精神活动。素质教育改革中,地方美术课程往往没有经过深入调研,没有结合实际情况。现阶段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已然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相当长的时间,人们了解到美术教育不应只停留在教给学生基础的机械复制技能、让学生参加大赛获奖,抑或是考取美院这种过于功利性的做法。美术教育本身是要带给学生精神境界的提高,以及引导学生们天性中对美的追求。

三、面对功利性美术教育

(一)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2016年3月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文艺界、教育界的两会代表委员,结合自己的教育主张和艺术观点发表了一系列看法。两会过程中,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到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传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至今仍然是艺术界多次发言涉及的热点话题。艺术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而非一味地追求功利性。美术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教育应该为文化艺术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基于此,美术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商业化、金钱至上的社会大环境下,传统精神文化、美术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面对消亡和淡化的困境,功利性追求在所难免。而此时美术教育工作者则身膺重任,美术教育的大力发展宏观上可以看做传统文化的传承,微观上则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二)对非功利性美术教育度的把握

功利性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对整个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并且带动了素质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笔者所阐述的功利性美术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否定,而是要说明,人们不能任其毫无限制地发展。笔者认为,美术教育应该发挥立德树人的优势,并肩负起时代重任。学生是美术教育的主要承载者,社会必须给予其高度的重视。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避免功利性教育,保护学生的天性,引导、开发学生的思维。结语发展美术教育的初衷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美是那没有概念而被认作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西。”这里所说的美,当然包括美术教育应该给予学生的非功利性思想观念。康德对于美的分析更加鲜明,表明了非功利性的理论看法。由此可见,不同的国家及民族,在不同的时代都存在对功利价值的憧憬和追寻。不论是以整个社会发展为目标而产生的功利性,还是微观上的美术教育随着教育改革产生的功利性,都是以利益追求的普遍性为依托的客观存在。这种过度的个体功利欲望带来的就是价值认知和行为的泛化、异化,以及使社会公平和社会整体利益失去原有的平衡性。社会中的某些功利价值一定程度上说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在美术教育却半点功利都不可有。这种功利性的美术教育尤其需要在学生的低年级阶段予以排斥,要让学生以包容的胸怀、动态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同时对其天性进行合理的引导,方能使其日后将此时所接受的非功利美术教育转化到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之中。

参考文献:

[1]杨晓燕.论张竞生的功利主义美学思想[D].山东大学,2011.

[2]张强.面向大众文化语境的审美功利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5.

[3]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姚晓南.回归功利: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之走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

[5]周建漳.福柯后现代微观权力言说述评[J].江西社会科学,2010(1)

作者:徐尚 单位: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