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功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功能

【摘要】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间美术分布广阔,种类题材丰富,民族情感真挚,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将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引入美术教学中,引领学生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审美意识,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民间美术;功能;教育

民间美术是由广大普通民众自发创造、欣赏、流传的艺术,具有生态性、民俗性、实用性、多元性等特点。民间美术来源于民众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民俗风情和民族特色。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中,民间美术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原始艺术的延伸和发展,其质朴、纯真的艺术审美形式丰富着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将民间美术引入到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促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发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既是美术课程自身发展的必要方式,也是推动民族美术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民间美术的功能

1、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

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作品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式两方面认识。民间美术的内容大多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其造型、色彩与结构都具有中国元素特色,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尤其是某些地域性的纹饰图案和图腾崇拜,充满文化思考。民间美术许多形象都蕴含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如牡丹寓意花开富贵,“连(莲)年有余(鱼)”寄予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等。其次,民间美术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广大民众了解到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自然风貌和民俗文化。对于同一种创作对象,不同地区的民间艺人会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南方剪纸构图复杂,讲究线条,而北方剪纸率性简洁,天真而浑厚。当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能充分感受到民间美术的多元性,进而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

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忠、孝、善、义等为题材的作品对民众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民间美术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年画中的人物有仗义、忠诚、英勇的形象,剪纸中也有描绘圣贤先烈的故事,借助民间美术作品、民间故事传说来宣传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使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间美术中所包含的道德准则、礼仪规范,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3、民间美术的审美功能

民间美术来源于生活,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房屋陈设品到日常衣食住行用生活用品,从祭祀供奉用品到装点节日的窗花、年画,都是民间生活的缩影,体现了广大民众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它在艺术上集壮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质朴纯真、积极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内在的真挚、善良、纯真、质朴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些审美不仅仅是民间美术作品的体现,更是广大人们群众人格的表现,只有心灵纯真善良,才能物化成作品的质朴与求真。

4、民间美术的实用功能

鲁迅称民间艺术为“生产者的艺术”,是跟人民每天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生活的原型。中国民众一般的民居建筑、楼阁亭台都成就与民间艺术家,衣饰图案、刺绣、普通的用具,桌椅乃至碗盆,都贯穿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人类的造物活动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活生存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生命延续的首要保证。民间美术的创造忠于这一原则,并且把生命的维系与造物活动相结合,充分说明了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5、民间美术的娱乐功能

作为民俗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指定的节日中有应时的玩具,如元宵节的走马灯,清明时节的风筝,端午节的香包;有并具娱乐性和竞技性的蹴鞠、毽子等健身玩具;还有具有启蒙和教育意义的拨浪鼓、泥人等。这些产品并不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是满足广大人民在审美上与精神上的物质产品。物质产品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们精神愉悦,进而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中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的意义

民间美术是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的反映,直接再现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体现。在教学中扩展了美术教学的课程内容,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的多元性,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次,民间美术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忠、孝、节、义等思想内容为题材,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还在成长阶段,民间艺术简单、质朴的表达方式,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美术教育中加入民间美术,可以向学生们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促进的作用,有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创新精神是创造能力的体现。民间美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课堂中,将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传递给学生,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和眼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将民间美术的美学思想传递给学生,如构图形式的对称统一,同一主题不同的表现形式等,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三、如何在中小学课堂中如何高效利用民间美术资源

1、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民间美术集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智慧和经验,也体现了民众对自然地尊重,对生活的热爱,从民间美术本体形态元素分,可以分为祭祀类、娱教类、装饰类、穿戴类、生产类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艺术角度去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关注传统文化,用美术手段去传承,记录,表现。

2、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民间美术课程要想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首先就得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民间美术大多就地取材,利用当地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文化气息,如苏州刺绣精细雅洁,蜀绣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所以在选择学习内容上要选取结合当地特色的美术题材和样式,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所学和所用相互贯通,做到学以致用。民间美术的地域性可以为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学生提供多样学习的选择。

3、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开发本土民间美术资源

“教师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首要主体,为了合理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理论素养”。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民间美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就需要美术老师具备做够的专业知识,保证教学质量。将本土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通过实践,反思,改进,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的民间美术教学资源,从而增加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四、结语

民间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的分支,也是地方美术课程的重要资源,将民间美术纳入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关于民间文化的认知构图,而是要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培养他们发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晓丽.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204-205.

[3]沈秀兰.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

作者:黎琦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