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当下素质教育理念的迅速普及,改变了高中美术课以往边缘化的地位。高中美术课的教学价值愈发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推行生活化教学,即将美术教学同生活中的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美术,认识美术知识同实际生活的关联。该文讨论如何才能有效推进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新课标教学改革高中美术教育有效应用
一、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在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加重视。美术教育能够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具备综合能力奠定基础。高中美术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学生顺利地配合教学,教师首先要采取有效的机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对于日常生活的一种塑造,美术当然也不例外。从这个角度说,美术课程本身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它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脱离了生活的美术教学,必然会沦为空洞的美术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往的美术教学常常容易陷入脱离日常生活而“空谈”美术的误区。这样的教学如同空中楼阁一般,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因此,采取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生活化的情境中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从而热爱美术。
2.有利于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就在于学以致用。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学习本身,也不再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美术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能力指导他们的日常生活。如:学了关于设计方面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在生活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学了文物鉴赏方面的内容,学生就可以进行简单实用的文物鉴赏;学了关于电脑绘画方面的内容,学生就可以运用电脑进行一些简单的创意绘画;等等。总之,通过学以致用,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建立起初步的美术能力,这种能力对他们的一生来说都是有益的。这也意味着对教学理念的一种全面性的革新。
3.有利于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生活
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美术来源于大自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想让学生通过美术教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就必须使美术教学与实际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形式与实际生活情境往往是相割裂的,学生难以从美术课堂中感受来自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情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让他们从美术课堂和美术作品中,感受到关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元素及美好。这样,学生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才能够有效地受到来自大自然和日常生活情境的熏陶,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样是新课标对于美术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其实,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充满创造性的。艺术创作需要人们不断地进行再创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说是大有裨益的。而艺术创造本身又是来源于生活的。美术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对于日常生活的一种“浓缩”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只有将学生首先置于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寻找到日常生活(包括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与美术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够让他们寻找到关于发散性思维的切入点。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学生往往难以从教学过程中寻找到关于发散性思维的切入点。因此,当下进行美术教学改革,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美术。
5.有利于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的另一个“重头戏”在于德育与智育的并重,德育应该是被渗透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的,美术课当然也不例外。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方面的熏陶,可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品行高尚的好公民,这也应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美术本身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体现了现实生活和时代风采。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在教学中渗透德育,让学生一边学习美术,一边受到德育的熏陶。如,关于石雕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例,向学生讲述这些人民英雄的光辉事迹,让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1.通过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正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因而对于美术学习提不起劲。对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高一美术第十五讲《园林与民居》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民居等,让他们在体会到这些传统园林、民居的精致、美观和典雅的同时,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对《园林与民居》这部分学习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学习起来也就更加有乐趣和积极性。
2.引导学生创作生活化的美术作品
我们需要转变的一个教学观念就是,美术教学的终极目的并非是为了完成课时任务或者应付考试,而是为了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具备美术素养,并学会运用美术工具指导日常生活。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实现学以致用。如,在学习关于雕刻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生活中某个感兴趣的景物、事物等,让他们仔细观察景物或者事物的外形后,尝试自己雕刻一些小作品。这样,学生亲手雕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仅不会感到枯燥,而且还能提升一定的美术能力,进而转化为美术素养,逐渐实现学以致用。
3.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情境中感受艺术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情境,并感受到这些现实情境与美术的联系,从而培养他们对于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如,在进行现代山水画、花鸟画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景点或农村,观察山水风光、花鸟鱼虫等,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让他们热爱大自然。通过切身的感受和体会,结合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创作者观察山水和花鸟的角度及刻画方法,感受创作者是如何把山水和花鸟“缩放”到美术作品中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就激发了对于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4.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让学生感知各种生活情境,让他们感知到创作者是怎样联想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情境,并进行创造、加工,最终创作出美术作品的,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进行现代山水画、花鸟画方面的教学内容时,由于学生已经切身观察和感受了现实的山水、花鸟等,其对于这些来自于大自然的情境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将亲眼看到的那些情境,与教材上面的图片进行对比,让他们指出创作者在现实情境的基础上进行了哪些联想、加工和创造,从而创作出作品。在学生完成习作时,教师也要鼓励他们积极联想,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5.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和材料发挥德育作用
将德育渗透美术教学,是新课标对于美术教学所提出的全新要求之一。对此,教师需要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运用到美术课堂中,通过实际的生活情境以及教学材料中所涉及的真人真事,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培养。如,在进行古代人物画、现代人物画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专门为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民族英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等方面的造型图画,一边为学生讲解美术知识,一边给学生阐述关于这些人物的光辉事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教育,增强自己的历史文化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实现了美术课堂的德育作用。
结语
将生活化的情境运用于高中美术教学,这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于高中美术教学的一种大胆突破,也是新课标对于高中美术教学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对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反思原有的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并不断改革与调整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秦振芝.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华夏教师,2019(3).
[2]高翔.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18(47).
[3]郭宝兰.试析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才智,2018(29).
作者:张红斌 单位:甘肃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