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审美知觉下儿童美术教育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审美知觉下儿童美术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审美知觉下儿童美术教育研究

美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教育活动,历经时代更迭,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不断发展,迸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具有健全成熟的审美心理素质和心理结构,具有高度创造能力的人才。”①但在过去一段时期,儿童美术教育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也未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直到19世纪末,欧美出现了以心理学等为基础的“儿童研究运动”,引发了各国研究包括儿童美术教育在内的儿童教育的热潮,也对中国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其中,通过深入研究审美知觉,初步形成“学科化”的基本体系。“这对新时代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的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味和美术素养,特别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美育模式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②“视知觉具有一种主动、自觉的动力构造模式,人类借助视知觉实现对外部世界的理解。”③正如奥尔德里奇所言:“同一物质性事物,在人们的知觉中,或者实现为物理客体,或者实现为审美客体。”④这两种不同的知觉形式即普通知觉与审美知觉。普通知觉不是人类独有的,而是人与其他一些动物共有的知觉属性;审美知觉是人类独有的,它不是观察客体的表象物理特征,而是以个人经验和主观情感感觉、想象、理解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或知觉理论指导,美术教学的即兴特质可能会让我们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且令人迷惑。”⑤只有掌握具有一般规律的理论指导,美术教学才有可能获得预期效果。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美术课程性质的界定,人们可以了解到,美术是一门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的必修基础课程,其中包含了学生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表达个性和创意等成长诉求。而“审美知觉同一般知觉特点相同,具有情感性和认知性,但审美知觉不仅仅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综合地反映事物外在特征,而且还融入了以往的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情感体验”⑥,可以激发儿童无限的创造力。可见,审美知觉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灵魂,它蕴含了美术课程标准提到的诸多要素,具有发掘和推动儿童美术素质教育发展的巨大潜能。笔者试从审美知觉的形成过程的“六个阶段”⑦着手,结合美术教育实践加以分析。

一、审美知觉形成过程的对象刺激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对象刺激是审美知觉的起点,没有对象及其刺激,审美知觉一系列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就不会发生。”⑧审美知觉一系列复杂而微妙的过程触发儿童感觉、想象和理解认知的形成,它“是导向审美想象、审美认识、审美愉悦及审美创造的桥梁”⑨。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表现性关注,是促成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美术素养的开端。将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关注进行逻辑迁移,可以理解成两点:一点是课堂主体(即学生)对其学习对象(即所创作或欣赏的美术作品)的关注;另一点是课堂主导者(即教师)对教授对象(即学生)的关注。无论是学习对象刺激,还是教授对象刺激,都是为了达到课堂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儿童美术教育)有效落实的目标。一方面,教师通过自身的设计,使学习对象由原本平平淡淡地显现在二维平面的课本中变得生动有趣,并反作用于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富有个人经验与主观情感的表现性分析;另一方面,教师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这便是审美知觉形成过程的对象刺激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二、审美知觉形成过程的审美注意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审美注意是伴随审美刺激物的呈现而形成的。远离功利考虑是审美注意生成的前提条件。”⑩如今是现代工业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质财富快速增加,一些人的心理结构发生改变,更倾向于关注事物的物理属性而非表现性的审美属性。审美注意的概念提醒教育者:一方面,在学生自由创作或自由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纯粹的主观情感和想象表现创作思路或欣赏美术作品,由此保持审美对象的表现性特征,将审美知觉发展过程延续,成为一种“对话性的过程”;另一方面,远离功利的考虑存在于审美知觉之中,同时,审美知觉的整个过程又存在于儿童美术教育中,这也关系到儿童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美术教育作为一种人文课程,它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不单纯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的技能教给学生,而是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因此,儿童美术教育不同于成人的艺术应用操作性的职业教育。儿童美术教育不应存在功利性,它作为美育的一部分,根本目的是“以审美理想进行美感教育,以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陶冶情操,使人具有完美个性和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引导学生非功利地观察事物的表现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知觉,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使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展现诗情画意,而不是流于毫无新意、古板匠气的单一模仿。

三、审美知觉形成过程的“期待—投射”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几乎与审美注意形成的同时,知觉主体产生了一种期待……‘投射’机制就是将知觉主体在过去生活经验中获得的主观的范式投射到客体上面,使客体符合主体的范式。”􀁖投射机制中含有的“过去生活经验中获得的主观的范式”具有知觉定式的意味。“所谓知觉定势就是指知觉主体对刺激对象作特殊反应和特殊组织的准备……早年的经验,特别是童年时期的经验,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定势,给审美知觉以强大影响(实际也就是一种限制)。”􀁗因此,儿童美术教育阶段正是儿童早先经验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一方面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获得让学生产生期待的效果;另一方面需要帮助、引导学生开阔眼界和思维,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早先经验。早先经验促成的知觉定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审美知觉的发展,学生对审美对象的个性感受、想象和认知会受到以往经验,特别是童年时期经验的局限。教师只有在课堂导入和内容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打开思路、发挥丰富多彩的想象,并将学生以往与课堂相关的情境灵活再现,让学生的早先经验与当下课堂建立清晰、紧密的良好联系,才有利于学生创作灵感的迸发和欣赏美术作品视角的延伸。

四、审美知觉形成过程的“盲点—冲突”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投射机制发生作用的一瞬间是两种力冲突和斗争的过程。当这两种力的对抗趋于平衡时,就会瞬间产生什么也看不见的盲点,毕竟,“每一种见证叙事都有其限度”􀁘。通过对“盲点—冲突”的认知,教师应关注学生两种心理的力的斗争过程,尤其是其可能因产生的盲点而焦虑不安的心理,引导学生以富于个性、情感的想象表现性地观察审美对象,从而使审美知觉战胜普通知觉,使学生消除不安心理,逐步形成审美知觉。

五、审美知觉形成过程的“领悟—完形”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在领悟(Prehension)中,“对象性质和外观不会被限定,相反,它充满活力和可塑性”。正如奥尔德里奇所说:“如果你愿意的话,领悟也可以说是一种‘印象主义的(imp-resionistic)’观看方式,但它仍然是一种知觉方式,它所具有的印象给领悟的物质性事物客观地灌注了活力(animating)。”印象主义观看方式下的必然产物是“完形”的呈现,观察审美对象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细节,而是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由点形成面,完成所谓视觉的“意象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学生观察审美对象时,引导学生通过个性想象串联对审美对象彼此联系的自我认知结果,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另一方面懂得将零碎的课堂知识有机组织,在知识融合的基础上,丰富知识整体的内涵。这样不仅教授了学生美术理论知识和创作技艺,而且关注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审美知觉形成过程的自由境界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在审美知觉形成过程的最后阶段,知觉主体的心理是畅通无阻的,心理结构趋于平衡。正如童庆炳所言:“在那一瞬间,整个心理机制都处于活跃和自由的状态,记忆与想象沟通,知觉与思维相连,再现与创造结合,认知与情感相融……”􀁛这是审美知觉形成过程的前五个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审美知觉的形成就像是打通了心理机制的“任督二脉”,让知觉主体的个人情感、思维想象、认知和创造力等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这也契合基于美术教育学科专长并结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科技的发达,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国际社会的共识,而推动一切可持续发展的源头,应该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审美知觉理论作为研究人的理论,对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一线教师从授课前的教案设计到实际授课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再到授课后的教学反思、总结,提供了一条思路清晰、缜密的探索路径。笔者相信,未来随着对人的研究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中将会出现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胡道远 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