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教育民族文化渗透路径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教育民族文化渗透路径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美术教育民族文化渗透路径探析

【摘要】艺术教育发展脉络中蕴含着一条鲜明路径,与民族文化教育珠联璧合,联系甚广。但现当代高校不断深挖数字化美术教学,忽视了专业缺乏或较少涉及民间传统认知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平衡性。当下,民间艺术与现代美术教育对高校的师生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过程中运用创新教学渗透民族情感,真正提升审美综合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高校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性探索,重视民间文化在高校美术中发挥的鉴赏效用并探讨其实用价值,以推动美术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文化渗透;艺术价值;美术教育

目前,高校艺术课程仍缺乏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底蕴深厚的民间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艺术精华在高校教育中的再现。这种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审美,需要美术教育广泛开展并发扬光大。为宣扬本土民间艺术,将国民性格最原始的精神载体融入高校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力,也将多元的美术元素巧妙渗透其中,增强了整体教学效果,为推进美术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思路。

一、文化语境

在民族文化传承语境下,科技外来文化充斥其中却未被深入挖掘,日益频繁的资源互换在高校艺术教学中具有深刻影响。如依据民间美术在传统民俗文化中占据部分高地,高校“引领社会文化、肩负英才培养”的使命,让艺术专业设计分支之一的美术教学结合民间文化理念及手法,成功化解文化间的认知矛盾,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二、引入与冲突

(一)形成文化交融以民俗活动为主的群体性创作形式,在日常应用基础之上作为艺术思想的源泉,受地域状貌和人文风情的直接影响,明显区别于宫廷仪仗与宗教内涵,其大众文化特征更趋明显,情感需求更加强烈。引导教师将民间艺术应用到教学设计中,有助于高校良好文化氛围的构建,如有着本土特色的书画、剪染等民俗课程。民族化美术根据图创色彩运用、造型手法拼贴等新颖板块将独特表现的形式内容在高校设计教学中灵活运用。虽然与现代高校文化理念相通,但存放民族文化养料需要一定的应用策略:1.造型应用符号体系在美术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特殊的象征寓意。高校艺术课程将民族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对于设计归属的辨识作用应用到风土人情中去,如长期生产生活中的歌诀哨子,引领文化风尚。例如,国画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变故,即民学方式转换为现代美术课堂的范画临摹等批量教育。所谓学习书画的市井商人“不根理论笔墨,只论丹青”,让当时的黄宾虹先生认识到书画教育古有失意,艺术纤靡之病在教育思路中便有所预见。2.以史为鉴“解其文脉,观实物;广研自学,兼习不辍;博彩古今,行路写稿”,以上所述,正是行之有效并身体力行的学艺方式,特别是对于地方文墨的收集整理,这种历史文化视野下的美术教育值得深思与借鉴。例如,曾鲸、沈南苹到任伯年一直探索把光影比、透视法等科学写实因素融入笔墨改良中;贡布里希所言,人文学者相信,艺术史觉醒跟社会其他科学活动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艺术的价值并非来自科学标准。马蒂斯描绘自然写生,就少了艺术终点。3.思想内核文化灵魂寓于构图之中,传递民族文化精髓。高等美术教育强调类似于“美”的文化遗产在今天新学教育中,大部分在艺术机构生存。而作为现代美术文化的中坚力量,高校反而受到很多环境制度的限制。民族艺术本身要求教育者不应满足谋生而直接触及文化根基,需要肩负起文化创新的重任。文化意识成长在于系统价值体系的潜意识维护,美术教育同样不容小觑。其不同创作流派与风格追求,特别是本土文化中的调性,值得当代高校美术教育者认真反思。

(二)破解文化对立2014年,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对民族文化去粗取精的辨析与提炼。若作品缺乏虚静空明的心境来观照本体,其文化实质便略显不足。这样的作品流于表象,将二者对立起来,不符合美术教育发展,也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在民族性艺术创作中需要结合以下几点:1.时代相通性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例,彝族染布的特点在于对色彩纹样中线条变化的排布,将精微内容加以提炼就能避开边界,与现代背景实现融合。例如,裹藏着心理情感的教育思维对民族关系的朴素观察:将北宋鸿篇巨制中的浩然之气上升至文化层面,使得具有文化品格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再认知。其次,对于美术教学中精选的代表性艺术作品进行剖析,必将使高等教育更具人文关怀。2.现代性提炼所谓美术教育现代化,即艺术教育生产推动包括师生关系变革在学风上就其原有机制的反映。课堂视觉画面的非逻辑形式在运用各种技法协调关系时,对力道进行溶蚀,同时对节奏加以把控。当高校工作者面临文化教育概念的固有模式时,需要摆脱对民族性的刻板印象。为了寻找更多的现代题材,在文化渗透中看到艺术实践的稳步生成性创造过程。因此,参与师生在艺术基础上建立课堂教学活动,与教育主题形成知识对等。

三、路径选择

高校美术教育需要规避一些错误做法,凸显学科文化导向与教育传承,面对艺术教育协调观察,尝试构建创新路径。

(一)传承与创新美术教学中引入创新艺术,给民族文化在时代和生活语境中获得立足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通过高校美术教育把握两者关系,契合时代教学理念,转换思维方式。1.找准文化内核艺术文化素养强调美术教学联系现有生活。解读轶事信息等存在于“故纸堆”中的教学已不合时宜,高校美术教育在引发学生实际思考的同时,找准文化内核。如在讲授传统民居时,教师可结合脚楼特点讲述少数族群的迁徙规律及民居作用。美术教学由此变得更加直观生动,进而在此基础上考察学生的审美创意表现。2.依托视觉范式为避免落入文化窠臼之中,文化传播需依托视觉形式得以承载。高校美术教育不再停留于口头宣教,而是围绕视觉图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感知作品的同时,了解其内在文化,才能凸显民族文化特色。例如,观摩山水画的授课老师需让学生体悟文化中的意境之美,从笔画流动中展示山水写意的独特意蕴,实现文化与美术的碰撞。3.认知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在高校美术教育及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协调处理多元文化关系,使学生能够认知优秀文化,坚守文化自信。在欣赏和理解民族文化作品期间,学习文化态度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比较方式。例如,以宏观视角观察自然律动及常规节奏。

(二)理解与运用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理解”位列其中。具有人文属性的高校美术教育在实现育人的同时,致力于学科文化运用。民族文化最终落脚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步形成其必备的关键能力。多向传递突破文化窄播观念,在高校教育中形成泛文化视野。基于民俗应用,从文化自身使其焕发活力;“成风化人”从艺术角度可通过彼此相承,开创高校教育新型示范性课程。美术创作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本民族文化发展建立人才输送机制。但目前高校美术教学对于民族文化以理论阐述和观摩教学为主,应用实践部分严重欠缺。艺术类高校可根据本地区文化发展特点,研发相关美术课程,提升学生地区文化认知程度,对民族文化传承应侧重理解应用。

四、对高校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高校美术教育元素文化渗透元素借鉴民间美术教学的授课模式,鼓励学生将相关元素运用到美术创作中进行展览。作为美术教学解惑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充分发挥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1]。1.口头元素直白准确的口头表达,生动形象地通过言语在民间师徒中传颂。高校正规化的美术教育可亲身示范,使学生掌握这项民俗技艺,如制作独具特色的藏器等,通过言传身教,达到教学目的。2.文学元素美术教育的传承依靠文媒记载,几千年来的文明得以延续。高校美术教育对民俗符号的浅释,使民众更加具体形象地接受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作为被民众接受和流传的艺术性元素,如唐卡等。3.艺术元素民间艺术与美术书籍不同,通过独具特色的技术文化,将艺术品发展途径等交换方式广泛传播。如图腾崇拜等形式特殊的象形符号,已沉浸于创造者的内心深处。

(二)改善区域文化交流氛围大多数高校学生受素质教育影响,对于外来文化有着猎奇式喜爱,却淡忘了本土文化的艺术性,使民族文化在美术教学中愈加颓败。因此,重视高校美术教学首先让学生明确民族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整合高校美术教学体系,对民间美术作品提供制度性保护,激发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热情。最后,优化高校美术教育新模式,打造特色文化圈层,让教学对象更具可塑性[2]。

(三)从内容整合到文化定位转变从社会文化整合出发的陈旧理念,注重高等院校在民族文化艺术教育方面的总结性经验,理性认识美术教育体系,寻找定位方法,在文化传播中思考高等美术教育的规范性文化意义,提防民族传播异化[3]。高等美术教育在管理角度发生基本改动,如个性选择、场景教学及竞赛机制等拓展性领域。

(四)资源渗透美术教学理性刻板的数字化技术在当代高校资源中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规范和使用效率,但其人文创造性被严重削弱。美术资源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正好填补了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漏洞,同时在多方面发挥了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导向功能,如加大资源教授比例的同时,让民族文化被更多艺术高校师生认可;根据社会需求扩大学生数量,对学科内容精耕细作;从经济收入、办学条件和学生就业率等多方层次考虑,将纯艺术(包括实验艺术)和建筑设计类教学放在同一个院系里[4]。

五、结语

分析民族文化现状对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探讨高校艺术专业办学特色的新思路。对改变国民文艺的传承方式进行分析,让高校美术教育具有前瞻性意义。但如何更高效地让艺术资源得到合理运用,还需业界用实践来回答。

参考文献:

[1]加措.民间美术元素融入高校美术教学的思考[J].艺术科技,2016,(3):375-375.

[2]高颖,GaoYing.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装饰,2010,(11):137-138.

[3]安英.论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J].艺术品鉴,2019,(3Z):357-358.

[4]张新词.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传承[J].大舞台,2013,(09):245-246.

作者:李杰亮 单位: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