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儿童绘本与美术教育融合最佳生长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儿童绘本与美术教育融合最佳生长点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儿童绘本与美术教育融合最佳生长点

摘要:在注重核心素养的今天,美术素养的培养也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儿童审美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美术教育。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美术教育也应寻求创新,关注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绘本因自身趣味性和生活化的特点,容易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是儿童学习美术的有效载体。发掘儿童绘本的美术教育要素,将其应用到美术教学中,二者的交流融合将会利于儿童美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绘本;美术教育;教学融合

绘本最早出现于西方,广泛流行于欧美,后传入日本、韩国再到中国。“绘本”一词源于日本,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曾提出,图+文=插画读物,图×文=图画书,所以绘本又叫做图画书。借鉴这一观点,绘本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书籍,是因为其文字和图画的关系更为独特。绘本的图画不单单为文字服务,而是整本书的生命线,贯穿于全文[1]。二者的结合可以超越单一形式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并且因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和生活化特征深受儿童喜爱[2]。美术是美育的重要课程,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儿童美育的培养目标相契合。为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此做出更加深入的探索。

一、儿童绘本对美术教育的价值分析

绘本将图画和文字有机结合,通过简单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画阐述故事。图画由很多出色的插画家绘制,包含不同的艺术手法和插画风格,色彩、线条的碰撞更适合儿童的发展特点,对儿童的美术启蒙和多元智能均衡发展具有特殊意义[3],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激发儿童的美术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绘本的题材广泛,包括成长、生活、童话等多种题材,且绘本中的人物形象生动直观、色彩大胆碰撞、线条层次丰富,会对儿童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绘本的形象性符合儿童的发展特点,是培养儿童美术兴趣的重要工具。儿童会在观察和临摹中产生学习兴趣,且持有较高的参与度。儿童受知识水平的制约,在理解绘本时往往先以直观的图画为主,需要发挥想象力理解故事内容。“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不同的儿童在面对同一绘本时常会有不同的见解。绘本大多贴近于生活,可以帮助儿童基于生活经验想象、理解绘本内容,提升儿童的想象力。

2.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沟通能力审美能力是帮助儿童认识和理解外在事物的能力,对儿童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儿童的审美能力在幼儿时期开始萌芽,绘本是他们通向艺术世界的大门。绘本创作者利用绘本独特的吸引力与生活化的内容向儿童传递着价值感、人生观,能够让儿童真切地感受到图画的美感和魅力,有效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4]。儿童绘本更倾向于用简单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儿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其中包含着多元的情感要素。儿童对故事的理解过程是一种沟通过程,他们能在沟通中发现问题,理解作品的美术构成,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3.丰富儿童的美术表现手法和创造力绘本的画面往往十分精美,由绘本作者单独或与专业插画师合作完成。儿童绘本中的绘画形式多样,包括水笔画、油画、铅笔画、版画等,而且风格多样,或抽象或写实,线条或简单或复杂。儿童绘本创作者往往通过大胆地运用色彩和线条,向儿童传递着某种审美价值观。儿童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接触到不同的绘本展现方式,会在临摹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创造,这将对儿童的美术表现手法和创作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儿童绘本与美术教育的融合策略

1.精心挑选绘本,激发儿童的美术学习热情挑选儿童感兴趣的绘本。儿童往往对一切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成人相比,儿童对绘本中色彩艳丽的图案更具敏感性。在儿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色彩鲜明的画面更能引起儿童的注意。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教师需要先挑选色彩丰富、内容简单的绘本给儿童阅读。如,《森林小屋》就是一本广受儿童喜爱的绘本,此绘本简单易学又创意无限,将生动有趣的动物形象和色彩相结合,色彩清新明亮,画风活泼可爱,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充满艺术感。儿童翻开绘本,仿佛置身童话王国的动物世界,很容易就提起兴趣。挑选富于想象力的绘本。儿童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绘本更容易调动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和想象力。富于想象力的绘本有很多,如,《爱吃水果的牛》就是一本具有代表性的绘本,充满了想象力和趣味性。故事讲述了一头爱吃水果的牛,主人每天喂它各种水果,一阵冷风吹来,除了它大家都感冒了,后来它通过独特的牛奶治好了主人和邻居感冒的故事。此绘本最具想象力的地方就在于,这头爱吃水果的牛可以挤出各种水果口味的牛奶。绘本的内容简单,全文以漫画的形式展现,线条简单、抽象又夸张,极具吸引力,画面生动而充满童趣,可以给儿童带来无尽的想象和乐趣。挑选具有美术教育价值的绘本。在挑选绘本时,教师既要考虑绘本的美术教育性,又要斟酌怎样最大限度地利用绘本中的美术元素[5]。如,绘本《拼拼凑凑的变色龙》蕴含了许多值得挖掘的美术元素。绘本讲述了一只变色龙想变成其他动物,不断拼凑其他动物身体的故事。创作者运用了拼贴画的手法创作,同时使用鲜艳的配色、简单的线条,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儿童在拼图的过程中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以个性化的方式进行创作。

2.巧妙借助绘本资源中的情感与色彩教育价值借助儿童绘本的情感教育价值。美术教育活动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儿童绘画就是以外化的形式让儿童表达情感和认知,儿童产生了情感才能够有好的创作想法。如,在开展绘本《团圆》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先用故事导入,让儿童对过年和团圆有一定的思考,再迁移到贴近儿童生活的过年团圆景象,对学生提问“过年都是怎么过的”“一般都会做哪些事情”等,让儿童基于一定的情感氛围展开创作,大胆表达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借助绘本中的色彩教育价值。绘本中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画风是培养儿童美感的重要内容。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美感和情感语言,丰富多元的色彩更能得到儿童的关注,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如,《拼拼凑凑的变色龙》《花格子大象艾玛》等绘本包含着具有重要色彩教育意义的配色技巧。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利用绘本中的色彩元素,让儿童先观察、再思考,在与同伴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有所收获,逐步培养起儿童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

3.灵活运用绘本中的画面内容,设计美术系列活动筛选绘本中有意义的画面,让儿童欣赏。受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和审美特点影响,造型特别、色彩丰富、简约形象的画面对儿童往往有很强的吸引力[6]。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精选这样的画面提升儿童的专注度,引导儿童静下心欣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专业术语,鼓励儿童观察和思考,再开展主题活动。如,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讲述了一头肤色与众不同的大象艾玛的故事。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除了开展常见的涂色活动,还可以用拓印、剪切等美术手法展示花格子大象。又如,在绘本《云朵面包》中,猫妈妈把孩子找到的云朵烤成了面包。这个情境充满了幻想色彩,教师可以此开展游戏,让儿童拿一团“云朵”(一个白色纸盘),先撒上各色“水果”(彩纸片或黏土等材料),再淋上甜蜜蜜的“果酱”(颜料)放进“烤箱”(特制的盒子)。这些独特的方法会对儿童产生较大的吸引力。筛选儿童感兴趣的形象进行涂鸦。绘本中正面的、色彩艳丽的形象往往是儿童涂鸦和临摹的对象,深受儿童喜爱。如:《爱吃水果的牛》中的牛以及各种水果;《拼拼凑凑的变色龙》中色彩斑斓的变色龙以及其他动物的肢体结构;《别让鸽子太晚睡》中睡不着的鸽子;等等。教师可以把这些深受儿童喜爱的形象作为对象,让儿童进行涂色练习,让他们在动手涂色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乐趣。这样不仅能够让儿童学会涂色,而且能引发儿童对绘本的回顾,加深其对绘本的理解。筛选有教育意义的画面内容让儿童加以想象。对于美术创作来说,想象力至关重要,而儿童的想象力有时需要适当、积极的外部刺激才能被激发。绘本中的人物形象、画面构图往往富有创意和想象力,对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大有帮助。教师要鼓励儿童进行大胆联想,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创作。筛选与生活贴近的画面启发儿童创作。如,对于绘本《团圆》,教师可以让儿童在阅读绘本后,回忆并讲述自己家过年时的情景,如一家团圆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等的热闹场景,并让他们将学习内容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基于自身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开展创作。绘本为儿童学习美术注入了活力,绘本中生动有趣的形象和故事内容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将绘本中的故事内容、人物形象与儿童自身经验联系,更能引起儿童的思考和情感共鸣,从而使其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灵活地将优秀儿童绘本与美术教育活动融合,把绘本作为儿童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有效利用绘本中的美术元素,不仅能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等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杜鹤.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48-149.

[2]闫虹.绘本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9(33):85-86.

[3][4]倪立文.模式与实施: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入[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77.

[5][6]陈燕珠.绘本在小班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174-175.

作者:任亚楠 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