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小学美术教材分析实施建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美术教材体现了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要求和国家美育的发展需求,对于美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美术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重新审视与解读现行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设置,并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体验,针对问题对教材加以整合和实践,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材的设计思路,了解教材的价值和问题,进而从教材实施的角度助推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美术教材;小学一年级;人教版
在美术课程改革过程中,美术教材是必要的一环。在美术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重新认识与定位当下的美术教材,既是教材改革与修订的基础,又是教师有效利用教材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延伸、整合或取舍,是教师教学素养的基本表现。综观小学阶段各个版本的美术教材,其内容尽管多是相关机构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以及中小学的教学安排等现实,按照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路设计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问题。以济南市小学阶段的通用教材,即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美术教材为例,其教材内容和课时设置为:一至四年级为每学期二十节课,五年级为每学期十六节课,六年级则是每学期十二节课。在四个学习领域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课程在主题上存在循环和重复,但内容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认知成长的规律及美术学习的特点而更在广度、深度、难度上有所调整。
一、一年级美术教材内容分析
一年级美术教材上下册分别设计了二十课内容。上册内容主要有认识美术工具、彩线连彩点、五彩的烟花、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等;下册内容主要有走进大自然、有趣的半圆形、妈妈的节日、可爱的动物、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等。就学习领域来说,这两册教材包含“欣赏•评述”“综合•探索”领域的各两节课程,“设计•应用”领域的十二节课程与“造型•表现”领域的二十四节课程。教材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多样的形式和有趣的引导方法,让刚升入一年级的小学生直观和感性地了解美术较为基础、浅显的表现语言,初步形成用线条和色彩加以表现的造型观念,并尝试简单的三维立体造型方法。这些内容设计看上去跳跃性较强,似乎缺乏连续性,但仔细分析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则会看到其中的内在联系,即编写者希望借助基本的造型和色彩表达训练,逐步引导学生发展造型技能和观念这一线索。综观两册课本,无论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还是“综合•探索”,基本都围绕线、形、色等基础造型语言,让低幼年龄的学生感受美术创作的魅力和绘画带来的乐趣。目前济南市部分中小学美术课程内容仍存在知识碎片化、结构片面化的问题。按照学习领域的划分和大概念的指导,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单元化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基于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一年级美术教材的教学实施提出如下建议。
1.适度扩展视觉信息不少一线教师反映,部分学生对于美术教材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好奇和兴趣,甚至能够像翻看平时的绘本一样翻看教材的学生也寥寥无几。调查发现,这与教材版面和图像信息的缺乏有一定关系。或许是由于篇幅等的局限,教材上的视觉信息相对较少。图片不够有趣,或者呈现的方式缺乏创意,将难以吸引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如第一课《认识美术工具》,教材仅提供了四幅图片,包括林风眠的国画、折纸照片、水彩笔、油画棒绘制的儿童画各一张,学生难以从教材上直观地了解各种类型的美术创作工具。而通过视觉形象认识各种美术工具是美术认知的基础,是获取美术知识的重要渠道。认识工具实际上是对美术进行分类的开始,这种归类意识和抽象能力是让学生逐渐形成理性思维能力与结构化知识的重要步骤,可以有效避免以往中小学美术教学过度重视感性认知而忽视理性分析和概括能力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立体、系统的艺术思维,而非平面化、碎片化的知识化学习。因此,如果教材能够提供相对丰富、系统的美术工具,那么教师则可以借此进一步拓展对具有代表性画种的讲授,如油画(油画笔、油画颜料、调色板、画布)、水彩画(水彩画笔、颜料、水彩纸)、素描速写(铅笔、炭笔、纸张)、雕塑(刻刀、塑泥、石头、木材)、国画(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工具与画种的直接关联,否则仅仅停留在对工具的认知上,则会限制学生对美术的感知空间和学习兴趣。同时,教材本身的吸引力也是学生主动阅读和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一年级的儿童正处在审美认知的重要起始阶段,丰富其鉴赏艺术作品的途径对培养其良好的审美习惯至关重要,而课本中欣赏部分的篇幅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鉴赏需要。在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指导下,系统的、经典的视觉形象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令他们充分享受探索过程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相比于高中阶段,教师在教授低幼年龄的学生时更应加大鉴赏力度,拓展鉴赏渠道,帮助其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因为这一时期的视觉记忆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从教学实施的角度说,目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时间受到限制。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在教材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教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更充分地研究和考虑人的形象记忆规律,除了教材提供的印刷品,情境化的、现场的审美体验更能对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培养产生直接的、更为深刻的影响。因此,除了适度拓展教材中“欣赏•评述”部分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在教材中呈现一定数量的美术馆、博物馆游览和赏析提示,制定切实的欣赏目标和相应的评价参考,从而将馆校合作的理念和实践引入学校美术课堂。即使现有的学校教育在当下难以满足这一教学要求,这种设计思路也会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可能性。由于教材的导向性和指导性,来自教材的任何实质性的改革,都可能会影响学校的美术教学状况,尤其是在核心素养时代,这种改变是必要的。
2.根据大概念和学习领域有效整合中小学阶段每个学期大概为十六到二十周,小学低年级的美术课是每周两个课时。教材中共设置了二十节课,按照每周完成一节课的内容进度,节奏相对合理。但除去节假日、各类考试以及各种活动占用的时间,真正用于美术课堂教学的学时通常不足二十周,因此教师难以传授教材中的全部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提前规划,尤其是在美术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基于大概念和基本问题,对相关主题的教材内容进行单元化整合和教学实施,实现对教材的活学活用。单元化教学本身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与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规律、特点是吻合的,可以实现有效学习。如,在一年级上册中,第二、三、四、五课和第八、九、十课以及第十四、十五课,都是在平面载体(纸张)上用点、线、面以及色彩进行绘画练习的“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可以加以整合。其中,第二课的知识是对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与其他课有所不同,且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弱,教师可以考虑单列或者与其他课程整合。另外的八课内容都可以整合成一个大的、具有较强连续性的教学单元。对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学习规律,系统性的递进式训练有助于学生基本美术技能和艺术表现思维的形成,这也是实施单元化教学的价值。上述的一年级上册中的八节课内容,均是让学生以简单的绘画练习表现日常生活,题材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表现方法类似,这一过程如果被其他的学习内容和训练打断,其强度和效果可能会被削弱。因此,将其整合成一个大的、连续的教学单元,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下册中的第一、四、六课,第八、九、十课以及第十二课、第十五课同样如此,这八节课内容也是表现方法相似的平面绘画练习,它们实际上是对第一册相关内容的深入拓展,也可整合成一个大的教学单元,这会比片段和间歇式的训练更为有效。有学校在社团或课外美术活动中曾检验过这种教学安排的效果。一组学生在两个多月的美术课外活动中,连续进行线描写生训练,然后进行一个多月的色彩练习;另一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每周更换两种不同的练习内容。最终,较之第二组,第一组学生的线描作品和色彩作品明显更加生动丰富,对美术技法的掌握和运用也更为熟练,造型能力的提高效果更为显著和理想。此外可以进行整合的内容包括:上册中的第六、七、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九课;下册中的第三、五、七、十一、十三、十四、十六、十七、十九课。如美国教育学家哈维洛克所言,教师的专业化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根本保障。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指出,“课业研究”的中心是通过观察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习方式,改进教师的工作方法。教学不是研究教的技巧,而是研究学生怎么学的。因此,从学生美术学习的角度看,尽管中小学美术教育是普及性的审美教育,而非以培养艺术家为首要目的,但基于学科本体专业性的学习必不可少,这也是学科本位的美术教育观的价值所在,是学生发展审美鉴赏力、文化理解力以及开展创意实践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特点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准确深入地理解教材与灵活变通地利用教材即其应该具备的素养之一。
作者:李民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