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专院校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大专院校的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大专院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探索出符合大专美术教育发展规律与现实需求的教学模式,贯彻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转变以往的培养艺术家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专院校;美术教育;素质;修养
大专院校的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在校学生进行适宜的美术教育,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顺应美术教育潮流与当代艺术发展,高校美术教育应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美术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各种艺术异彩纷呈,拓展了学生的艺术乐趣,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创作与欣赏并重的大专美术课程深受在校学生的喜爱。
一、大专美术教育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在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素质
大专美术教育能够使得学生提升综合艺术内涵与表现力,学生能够感受潜移默化的艺术魅力,大专美术教育教学对学生艺术素质与修养的培养是丰富多样的。然而,大专美术教育教,需要长期持续不断的努力,培养大专院校学生的艺术素质与修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大专院校学生的艺术素质与修养,能够体现其人格魅力。
(二)提高大专院校学生的美术技能和知识
大专美术教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能够让学生积累美术知识。大专院校实施美术教育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目的是传授学生尽可能丰富的知识。大专院校教育教学中,如造型构图能力、色彩搭配能力等,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美术知识与能力,通过系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丰富大专院校学生的在校学习与生活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丰富多彩,使学生感受到塑造艺术教育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和沉重的负荷中得到一定的解脱,能够丰富学生的课程。大专院校实施美术教育教学使得学生们由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带来较大的压力得到缓解。
二、培养策略———陶冶学生情操,挖掘人文因素
(一)大专院校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一方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与交往能力,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将服务社会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坚持学生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专美术教育教学传授学生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各个方面的情操。
(二)大专院校美术教学可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目标,陶冶学生情操,作为大专院校美术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技能素养,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美术教材中的艺术作品,能够给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拓展学生人文视野,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渗透的人文精神,将每一幅作品中包含作家自身对艺术作品理解与诠释,以及具有别样的情感精神与人文内涵等象征意义,传递给学生。比如,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环保理念,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进行环境调查,将自己的成果以海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污水问题和空气问题进行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报告。其次,关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方面,可以组织学生举行一系列实践活动,从身边出发,丰富学生社会阅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开展环保节能的实践活动。
三、培养策略———加强实践教学,奠定创造基础
高校美术作为一门实践性专业,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艺术类学生自觉地发展职业素养,加强对学生的美术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高校美术教育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大专美术教育将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置于教学的首位,将美术教育教学与市场发展需求相结合,应该加强实用性教学。固有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与大专院校职业技术性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传统的教学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美术家,过于偏重学生美术基础的训练与艺术素养的提升,大专美术教育教学沿用固有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缺少培养大专院校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
美术教育需要适当进行创造性实践来加以锻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当给学生今后的创新创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性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多少优秀的科研成果,而是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劳动意识,切身体会生活的艰辛、赚钱的不易,在用自己的技能赚钱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研发美术经营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利用寒暑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与社会接触。
(二)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就是进行社会实践,社会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大学校。首先,大专院校要将艺术课程和实训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保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机会,组织学生参与设计与创作,为学生联系与美术专业相关的任务和项目,为了学生参与实践的重要基地,学校可以与广告媒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使得社会实践的方式丰富多彩。其次还可以加强实践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也便于教师参与指导,有利于节约经费同时要考虑到民俗、地域、风景、历史、人文、文化等各个因素,建立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这是保证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
(三)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通过小型的座谈会和合作交流等活动,允许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布置相应的作业,针对学生学情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中高年级逐渐向作品观摩和实践创作而转变,低年级学生应以写生为主。教师要注重实践环节和重视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将前人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传承下去,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使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一次来通过实践来加以验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理念。
(四)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大专美术教育教学是以培养美术职业技能人才为目的的,转变以往单纯为追求艺术而学习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在校即感受到行业的发展,提升学生艺术设计的思维能力,美术教育教学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地快速分析事物造型,应该加强培养学生快速感知对象的能力,同时大专美术教育的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快速设计表现能力的培养应该适度压缩美术基础课程的训练。大专院校美术教育教学较为侧重实践性与社会性,以此来体现与本科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较为侧重学术性与艺术性有所不同。
四、设定合理目标和课程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当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围绕目标实施教学,准确设定教育目标,合理设置美术课程,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大专院校美术教学中,完成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也与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与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关系的,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的就是课程改革。因此,在课程设定方面要注意合理化。
(一)课程设置应当注重完整性和独立性
注意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一定要把握课程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教师在设置课程时要注意学生在课程选择方面出现较大程度的跳跃性。注意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非线性逻辑关系,大多数课程都处于开放性状态当中,教学体系呈现开放性,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应当保持课程设置的规范性。
(二)实施开放式教学体系
全力打造开放式教学体系综合发展学生的竞争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一定要基于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品质上来设置课程。
(三)系统化教学的实施应当围绕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培养学生用整体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培养目标实施系统化教学,美术教学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内容学习问题,传统的美术概念已经逐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应当根据当前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综上所述,应当探索出符合大专美术教育发展规律与现实需求的教学模式,将美术教育教学与市场发展需求相结合,学生职业技能、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结合,贯彻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教学目标,转变以往的培养艺术家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健.浅析高职美术教学新走向[J].美与时代(中旬),2014(9).
[2]李桔红,魏天刚.高职院校开设美术相关课程的必要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3).
[3]刘红魁.高职院校美术基础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进[J].学园,2014(36).
[4]袁泉.高职美术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4(24).
作者:胡政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