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美术教育是培养优秀美术教师的重要手段,通过完善高校美术教学,加强对美术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可以为未来的美术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在高校美术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针对美术专业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完善教育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综合研究等方法,对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不强、专业市场定位不清、学生教学基本功薄弱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探索,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学生教学;能力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美术教师在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进道路,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发展要求。在具体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对艺术专业关注度的普遍提高,这些日常的建设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因此,怎样提高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加强学生自身的美术基础知识,使他们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要求,是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所在。本文从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全新发展趋势、发展问题,以及具体的发展措施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索。
一新课标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新要求
(一)专业课程教学变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在我国高等院校中,越来越多的专业要改革以往的教育发展模式,充分考虑新课程改革的建设要求。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标准体系对高校美术提出了严格的教育教学要求,强调美术课程教育要具有艺术性、文化性、专业性与创造性,强调学生要具有综合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要注重教育的文化性倾向,要跟日常的教育教学科目区别开来。
(二)对教师的要求
对于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师而言,现代美术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育角色,教师由原来的灌输者、讲授者变成了现在的交流者与合作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另外,针对目前高校培养专业化综合型人才的发展要求,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时刻变化的美术语言,切实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具体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带领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
二当前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出现偏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演化,社会各界对我国的美术事业产生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美术产业不仅是一门单纯的美学课程,它更是一门艺术和一种文化。这种认识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各界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要求,现代美术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更要在绘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教学。但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因此,造成了学生不懂教学规律,专业性太强,教学方法不得当等普遍现象的产生。
(二)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差
近年来,美术专业的毕业生总体岗位建设情况呈现逐年下滑趋势,他们的总体教学水平低下,教学实践能力不足,甚至有的毕业生面对讲台、面对学生会产生明显的恐惧心理,严重影响实际教学质量以及优秀美术人才的成长发展。另外,有的毕业生个人美术基础深厚,自身拥有极强的美术建设能力,但是却不能将自身的美术理念、美术建设方法以及整体发展思路很好的教授给广大学生,因此,便容易造成教师授课压力大,学生学习困扰多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三)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流于表面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美术专业设置仍然注重基础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对于美术欣赏类课程、人文类课程缺乏总体的规划与安排,对于高等美术作品欣赏类课程的开设更是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表面美术功底深厚,而真正符合实际教学需要,集知识与能力于一身的专业人才缺乏的实质现象。另外,由于学校片面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没有良好的美术作品鉴赏功底,缺乏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也导致了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相关的美术教学工作,从而使学校的美术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得不到很好的实现。
(四)课程实践性不足
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并不是为了装饰教学的一种华丽手段。近年来,部分高校美术专业的授课模式依然采用传统的理论性教学方式,即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进行记忆并且实际操作的过程,而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具体实践的机会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学校的职业教育理念落后,还与学校、教师的实践认知错误存在莫大的关系。目前,我国美术事业建设发展需要的是拥有较高专业技能的综合性教育教学人才,而高校优秀的美术教学人才需要大量的学习时间和具体的专业实践才能真正上岗,因此,更加需要学校增加学生的实践性课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造成学生教学能力培养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高校缺乏体统的课程培养体系
高校美术教学人才的建设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工程,但目前高校美术专业开设的教育课程大多集中在专业课学习上,具体包括绘画临摹、人物写生、艺术创作与观察等,对于选修课没有投入太多的研究精力,课程内容与必修课程存在重复现象,课程建设注重美术的专业性,忽视了美术教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并且学生美术课程呈现零星分布状态,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每门课程独立发展,而课程之间的内容关联性较差,不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综合看来,美术课程主要以绘画性课程为发展主线,教学方法以“授讲、临摹”等实际性操作为主,这种课程体系建设虽然稳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但学生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美术教育职业理念落后
高校的美术教学建设理念是影响美术课程学习目标、拓展基本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的根本所在。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具备了长足建设的发展条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学生水平等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学校的横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依然存在纵深发展节奏不稳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学校的职业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部分学校依然固守传统的发展模式,重视美术教学的规模与速度,强调学生基本美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美术专业建设教学人才的切实目标,因而导致了学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出现偏差。
(三)学校不注重实践课程建设,缺乏建设经费
近年来,部分高校的美术教学模式依然采用传统的理论性授讲方式,而走出校门进行具体实践的机会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学校的职业教育理念落后,还与实践基地缺乏存在莫大的联系。美术专业的学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训练以及多次的模拟授讲才能真正上岗,但由于专门的美术学校以及美术机构数量稀缺,加之政府在美术实践基地开发与建设上的经费投入不足,学校便没有能力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进行具体实践的机会很少,这就使得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真正的教学能力培养存在一定的发展难度。
(四)专业教学模式设置不合理
1、教学方式目前,高校美术专业学生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授课,学生听讲;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达成目标的机械化教学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也造成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兴趣不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普遍问题,对于美术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培养很难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2、教学基础教学基础建设主要分为学校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发展软实力建设。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经达到了现代化的教学发展标准,学校配备了专门的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投影仪、推拉式黑板以及电脑等,但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应该属于实际教学能力薄弱的急迫状况。综上分析,虽然部分高校的硬件设施已经日渐完备,但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仍然存在莫大的发展空间。3、教学内容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是我国惯有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使得教师教学失去实际的作用,学生也难以学到真正的课程精髓。美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践性学科,在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培养的“实践性”以及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目前,引入更多的课堂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大势所趋,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所在。4、教学考核手段学期结束时,高校普遍采用单一的笔试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估,要想切实实现专业性教学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必须拓展美术课程考核与评估方式,现存笔试为主的试卷考核并不是最为有效的教学考核手段。单纯的笔试考核方式只会助长学生的懒惰心理,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轻视教师教授的实际美术要点以及绘画操作技巧,认为笔试考核只要临时抱佛脚就可以顺利过关,从而忽视日常的教学实践以及日常的基础知识学习。
四当前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策略
(一)完善高校美术专业课程建设体系
1.加强学生的基本美术教学理论所谓加强学生的基本美术教学理论,就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论性教学,把培养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所需的专业科学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美术学、教育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增加人文学、教育哲学、美工学以及人体美学解剖等课程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从而为教学实践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2.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现代高等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当然,美术教学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美术专业课程安排更多偏向于专业的美术课程建设,而对于哲学、文学、语言学以及历史类课程的学习甚少,学校要在安排美术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将更多的相关学科贯穿其中,使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便于在今后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美术教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3.调整美术课程结构目前,高校的美术课程一般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课程类型,必修课是根据学校的教育建设目标,在考虑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统一规定的学习课程,是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校开设了素描、山水、油彩、中国画、实用美术等相关的美术课程,除了一系列的必修课程,还应该增设美术设计等具体的实践性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将美术基本理念与具体的课程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学生的美术知识层面。
(二)合理调整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力度
在专业的美术课程学习中,素描和色彩是美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两项基本能力,素描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学生素描课和色彩课的学习力度,强调对物体结构、空间、色彩等的整体表现,注重不同美术作品的色彩运用,力求将理论知识恰当的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演化,教学创新在整个教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教学要求,现代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创新,切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创作型课程的建设,切实将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与创作技能应用于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自身良好的创作技能,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色彩、构图、赏析等美术能力的稳定形成,从而为今后的美术创作指导正确的发展方向。
(四)增加学生的教学实习机会,注重实习过程建设
教学实习是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保证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在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基本美术知识的运用,不断完善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合理调整自身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手段,使学生具备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在教学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联合人才培养”等方式与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努力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
五结束语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建设者与推动者,只有拥有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推动人才培养进程的快速发展。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储备,不断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合理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以及卓越的教学能力,只有具备以上基本技能,才能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美术教师提供最有力的教学保证。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课题组第四次会议交流资料.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美术学院的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调查报告[R].2004.
[2]李亦扬.论新课改背景下高校师范类美术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实施建议[J].大学教育,2012(07):17-19.
[3]王蕾.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问题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
[4]李学杰.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研究——以《新课程标准》为视角[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06):33.
[5]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40-242.
作者:赵建设 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