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前美术教育及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前美术教育及幼儿想象力的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前美术教育及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摘要〕儿童艺术教育价值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艺术教育中急功近利的教育观、教师中心主义和灌输意识以及拨苗助长的教育方法,已经逐渐被提倡对孩子主体尊重的教育观念所取代。儿童美术教育观念,也由过去的重视技法教学到目前提倡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学前美术教育应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审美的感悟力、想象力,进而发展他们卓越的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学前美术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是否杰出又和童年时期的想象力培养密切相关,因此想象力的发展非常重要。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因此,对于学龄前儿童培养其想象力无疑是重要的任务。

一、想象力与学前美术教育

想象(imagination)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人们不仅能够回忆起感知过的形象,而且能够利用已有的表象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密切关联的,没有想象力,创造力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想象力的发挥决定了创造力的施展。想象力只在头脑里,可以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和天马行空的思考,创造力则要从想象力里面转化到现实中,有能力把想象出的东西变成实际可操作的、可以创造出东西的能力。儿童美术活动是指儿童所从事的绘画、手工等造型艺术活动。是儿童感知社会生活的情感表达,也是与同伴和他人交流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在他们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尚未发达的时候更是如此,“十个孩子九个爱画”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孩子画画,可能并非我们所理解的是在进行艺术创作,或许更多地是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与情感。而且,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情绪和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这一意义看,儿童美术具有一种鲜明的自发性特征。[1]教师要大胆地利用幼儿的联想能力,合理地引导,给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促使幼儿“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创新。这是美术教育活动的主旨之一。

二、中外学前美术教育与想象力发展的理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美术活动中,时时处处都有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契机,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并及时启发和引导。奥地利的早期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是发展想象力的最好途径。德国的美术教育理念是,为儿童提供自由绘画的机会,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使儿童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得到快乐,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创造能力。日本的美术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培养儿童热爱自然和社会的审美情操,努力发掘每个儿童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智能和技能,在美术教学中主张儿童在自由想象中去创造,却很少介绍绘画和制作的方法步骤。澳大利亚的早期教育理念是,幼儿艺术教育的过程首先是幼儿自我学习的过程,因而应注重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发展幼儿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中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瑞吉欧方案教学近年来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同,它所培养出来的儿童具备一定的能力和自主性,富有创造力。他们认为儿童必须通过动手操作、感官体验及自主性探索获得知识。也就是说,给孩子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去放飞想象,驰骋其想象力,进而发展其创造力。

三、中外学前美术教育与想象力发展的异同

我国儿童美术教育方法历来都重视技法和制作方法的传授,伴随艺术教育中急功近利的教育观、教师中心主义和灌输意识以及拔苗助长的教育方法,[2]儿童总是在模仿老师的范画,给儿童灌输成人的审美标准,孩子们形成一个可怕的观念,我的苹果要画得圆圆的,颜色不能涂出线外,不然是会被批评的。也不出示实物,孩子们缺乏多角度观察这一环节,画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更谈不上想象力与原创性的表现。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忽略了孩子的成长需要探索、想象等多种内在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上很多兴趣班。为了迎合家长的迫切心理,给孩子灌输各种学业知识,有的老师甚至帮孩子画。结果剥夺了孩子体验的快乐!创作的快乐!迫使孩子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维能力,过早的消耗、透支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方面有着共同的教育理念,不应过早的告诉孩子某一种既定标准,否则会使孩子的思维缺乏弹性而定型化。对于幼儿,少教技能是为了给想象留有余地,给创造力和潜在才华的更大发展留有余地。强调儿童个性的发展与形成,把美术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儿童从小注重求新、求异、讲究创意。多采用“引导+发现”模式,教师以增加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信心为重,鼓励幼儿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来鼓励儿童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并鼓励其能用个性化的表现方式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人人都有创造性,至少有创造性潜能”。儿童太早接触了太多规范性的东西,比如范画等,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他们的思维活跃度受到了限制,想象力发挥的空间就会缩小,从而将缺乏创造力。比如现在的儿童绘本,大多数图画会配上文字,孩子认为只有老师、父母、家人认识字,所以,总会让妈妈或其他家人给他们讲故事,这样就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和自由想象的空间,有些孩子总怕自己说错了,就干脆放弃了自己去想象、去创造的机会。

四、学前美术教育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罗恩菲德也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个性表达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他甚至反对向学生教授技能和提供范本,因为这样将导致学生的摹仿行为,而认为教师的责任是创设教学情境和提供学习材料,并且只有当学生主动需要技术帮助时,教师才可以给予指导。[3]按国内教育现状,老师能做的就是集体综合教育,由于每个班级人数较多,加之,我们的老师在教学时总是把自己作为主体,“教”的太多!“组织”的太多!“参与”的太多!根本关注不到每个孩子,有些默默无闻的孩子常常被老师忽略,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和引导,从而失去了发展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的最佳时机。因此,幼儿教师要改变观念,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孩子的个性发展为重点,构建具有操作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给他们创设教学情境和提供各种绘画、手工材料,设定主题,鼓励儿童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然后仔细观察每个孩子,记录他们活动的情况,及时肯定与引导,在儿童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从而构建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和积累儿童的视觉表象;结合具体的教育活动,鼓励和正确引导儿童进行大胆地幻想;通过写生画、主题想象画等训练都有助于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二)走进幼儿世界,建构师生平等对话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想象力。陈鹤琴认为,幼儿教师应在两大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一方面是基本技能,包括唱歌、弹琴、绘画、语言等方面;另一方面是知识,要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常识以及儿童心理知识,[5]只有了解幼儿心理的发展,才会具有解读孩子的能力。专业与文化并行,是未来幼儿教师发展的方向。幼儿教师也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想象力,康德说:“想象力是个伟大的艺术家。”[6]儿童美术活动当中若缺乏想象力的参与,那是非常可怕的。同样,幼儿教师如果缺乏审美想象力,连幼儿画都读不懂,又怎么去指导幼儿呢?儿童画是儿童所思所想的情感流露,儿童利用绘画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一个和同伴交流的瞬间等。如一幅表现自己和小朋友说话的儿童画,内容为小朋友自己在餐桌旁边吃饭,餐桌上有一碗饭(她说白色的是饭,黑色的是菜),画了一个小女孩扭过头说话的样子。老师没看懂,小朋友解释说:“我在吃饭的时候,李子木叫我去玩,我对他说我在吃饭呢!”整个画面最吸引人的地方,则是小女孩扭头说话时的神态和动态,非常鲜活生动。尽管这幅画由于构图过低,画面不是很稳定,但难能可贵的是孩子情感的真实流露以及想象力的体现。试想一位想象力贫乏的教师,如何能打开并进入孩子那深邃而一望无际的想象空间呢?由此看来,儿童通过语言、简单的文字、图形、符号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审美体验,在此过程中体验快乐、想象、创造的乐趣,才是美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师如果不愿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捕捉或意识不到这一点,则很难说这个活动是有效的。

(三)加强理论水平,提升幼儿教师素养

幼儿教师必须要饱览名家经典作品并吸纳众家之长以丰富其想象力。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他具有极强的幻想力和想象力,在他的作品当中常常有许多半开的抽屉的人形,蜡样软化的硬件物体,抽丝样细长的兽腿以及物体向四周无重心地飞开的景象等等。如他最有名的作品是《永恒的记忆》(1931),画中以平静得可怕的风景为衬托,停留着一只柔软易曲、正在熔化的表,让人感觉时间在不经意间流失!他在发挥和运用自己的超现实主义思想,反映他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利还赞成人们应该培养真正的幻想!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米罗就具有非常生动的空想世界,在他的作品当中有到处可以长耳朵的梯子、眼睛、叼烟斗的人、矢鸟。他的有机物和野兽,甚至他那无生命的物体,都有一种热情的活力。通过点、线、面等艺术语言来表现其作品一种神秘的、无忧无虑的、天真无邪的欢乐、穿过成人的功利主义,找回孩提时代的天真,归于自然而然的原始生命。米罗艺术的卓越之处,在于他的作品有幻想与想象的幽默。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要多看大师作品,要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如毕加索、梵高、米罗、达利等想象力极强的艺术家。以丰富自身专业艺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指导能力。

(四)尊重儿童主体,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

首先,教师要尊重儿童的想象力。笔者曾在上海访学期间,观摩了一节给大班幼儿的公开课《自画像》。教师先请幼儿欣赏世界名画,如毕加索自画像、梵高自画像等大师作品,引导孩子们观察人的五官,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一面镜子,让他们通过照镜子来观察自己的五官,然后再互相观察,从大轮廓到小细节有次序的加以引导,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比较。老师给幼儿准备好的画纸(已装裱好的各种色卡纸)和多种形式的绘画工具,鼓励孩子们有意识地把观察到的五官特征逐一表现出来。十分钟之后,孩子们就画完并展示作品给大家,个个都很踊跃、很高兴、很有成就感!每一张自画像都栩栩如生,个性十足,效果非常好。最感动的是一个小女孩的正面头像自画像,她梳着长马尾在后脑勺,而她把长马尾却画在了侧面左耳边上,虽然线条不太流畅,但女孩子的特征非常鲜明,充分地展现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教师对儿童想象力的尊重莫过于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毕加索曾言,“学会像一个6岁的孩子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马蒂斯也曾说过艺术家要学会像儿童一样观察事物,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可见,艺术是对儿童具有的原始创造性的最佳诠释。每一个儿童都与生俱来地拥有艺术创造能力,幼儿教师要保护儿童这些宝贵的天性。其次,教师在新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指导下,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和个性,提供适合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活动指导,因材施教,挖掘潜能。教师对幼儿的尊重还体现在过程评价方面。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及表现方式,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过程,接纳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幼儿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关于儿童美术的几个问题[J].美术,2007,(6).

[2]王懿颖.艺术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J].教育研究,2005,(8).

作者:焦丽霞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