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化承载下的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是高校美术教育返本溯源、强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美术技能的教育回归美术文化性的美术之道的关键。文化承载是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精髓与保障,使美术教育课程体现出复合性、交叉性、人文性。该文从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文化承载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在文化承载视域下的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旨在使高校美术教育技与道并举,以文兴课、以文化人,体现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文化性;承载
在文化立国的基础上,从高校美术教育的属性和教育目标出发去理解,文化是美术教育之本,更是将美术教育从实用主义、技能性教育扭转为以文载道的立人教育的保障。在文化承载的要求下,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从轻理论、重技能的课程设置转型为重文化积淀的课程设置,汲取各种美术文化,实现以文化为指挥棒的美术教育。
一、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是实现美术教育目标的载体,在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其教育目标不再是狭隘的传授美术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更偏向于“何以为人”的教育目标,更考虑美术理论、美术技能和文化的共同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的美术能力,让美术更具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原动力。然而,从当前国内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总体上看,仍然侧重于美术技能课程,相关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赏析等课程设置较少,存在轻理论、重技能的问题。尤其是中外美术史、西方哲学史、中国文化通论等文化课程设置得较少,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较,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德国的杜瑟堡艺术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在课程设置上,10%是美术教育学,20%是美术史论,10%是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这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文化意识和艺术素质的课程占了总课时量的40%。日本部分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中欧洲艺术史、美术史等课程比例也较高。高校美术教育要重视文化教育与文化承载,是有其道理的。一方面,美术是反映文化发展的标志,与文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脱离了文化的美术作品、美术理论空洞无味,犹如空中楼阁。诚然,当下我国许多高校开始重视美术教育中的文化承载,但课程设置碎片化,缺乏体系化安排,让美术教育中的文化性打了折扣。我们培养的美术专业人才不应只会设计、创造形式美,更应当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博古通今。所以,当前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设置与高校美术教育总体目标之间存在脱节的问题不可回避,改革是美术教育的要求,更是美术学科自身文化性的重塑。
二、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中文化承载的重要性
文化承载不仅仅是美术的属性和功能,更是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让学生更具文化气息,形成完整的审美观。美术教育的本质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各种美术形式、美术作品都是在特定文化环境、文化价值基础上的表现。不论是西方美术、美学从古希腊到中世纪、文艺复兴、近现代的发展,还是我国美术、美学从先秦时期到后世直至今天的发展,都有明确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相伴。如,我国许多美术形式与儒、释、道文化紧密联系,西方美术也与古希腊文化、宗教文化密不可分。可以说,一切的美术形式和作品都围绕着文化展开,同时承载着文化。通过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让文化教育贯穿课程设置,学生能够系统地对中西方美术史、相关文化进行了解和掌握,在文化的浸润下具备成体系、完整的审美观,从而对美术教育和后续美术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其次,让美术教育更具人文情怀,让学生的美术学习更有张力。美术教育课程改革重视文化承载,让美术教育不再是单向教学和灌输教学,文化的引入不仅仅让学生具备独立的审美想象力、创造力,更让教学变为基于文化的创作过程。针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有知识、没文化”的问题,承载文化的美术教育不再是培养美术方面的“匠人”,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其在对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美术设计、创作,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张力更大,从而彰显中国高校美术教育的特色。最后,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整体上借鉴西方美术教育体系,讲求直面自然,认真、严谨地研究客观物象,整体把握对象和表现对象。在课程设置中,西方美术思想史等文化课程有设置,但关于我国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课程挖掘不足,设置不够。倘若能够系统地将文化类课程有机地与美术理论、技能课程组合,则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基于美术的文化弘扬,更有利于民族美术文化、地域美术文化的传播和保护。
三、文化承载视域下的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
基于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现状和文化承载的作用,课程改革的总体构思应突出文化性,由文化指引技术性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应体现出多维度的文化承载和应用性、人文性,使课程资源配置更加合理。1.关于美术教育基础课程的设置美术教育基础课程是建构大美术课程的文化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不单单是美术专业中的教学课程,其包含内容广,学科交叉多,与时代联系紧密,与潮流接轨。所以在课程改革上,应从之前忽视基础课程向重视基础课程转变,通过文化将多种学科、多种美术门类和美术思想联系起来,让学生奠定良好的美术观和审美能力的基础,为之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2.关于美术教育专业课的课程设置重视基础课程、调整专业课程,增加基础课的广度、加深专业课的深度是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传统综合性的专业课,如插画、漆画、陶艺、版画、平面设计等。这些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美术专业技能,更有利于其职业发展。在这类课程中渗透文化,就需要教师对美术表现形式进行文化脉络的梳理,对技法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描述,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哲学思维,从文化方面进行宏观把握。第二,可以根据高校所处地域的文化特征进行选修课的设置。如湖北地区高校根据湖北漆器进行雕塑艺术、家具设计等课程开发,依托荆楚文化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的新课程。当然,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定位,上面所说的专业选修课也可以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列入必修课。地方性文化美术教育课程只是文化承载中的一小部分,目标是把美术学习转变为文化学习,把单一的绘画、雕塑、设计等美术形式转变为复合的文化性活动。不仅让美术教育更具有实效性,也让美术作品更有内涵。3.关于美术教育特色实践课程的设置一方面,美术教育课程要从教材中深挖文化性,另一方面,文化需要被感知、被认同,所以课程设置中采风、写生、调研等活动必不可少。国内一些高校在高科技的支持下,已经开展了AR、VR采风活动,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游览全球艺术圣地,参观著名美术馆、博物馆等。在虚拟游览过程中,学生可感受异域文化与美术形式的魅力,领略厚重文化从艺术品、建筑中散发出的无穷魅力。同时,教育者还可以通过课程安排,带学生去国内碑林、园林、自然景区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采风,开发新的教学课程,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参观艺术家工作室和传统艺术作坊,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以及蕴含其中的深沉的历史人文背景。师生通过挖掘、学习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显示地域色彩,张扬民族个性,使校外美术课程资源成为美术课程发展的必要补充。美术调研课程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联系自己熟悉的艺术资源,增强艺术理论的直观性和自身的艺术感知能力。4.关于人文基础课程的设置重建和完善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广义上的基础性学科,尤其是加大传统文化的教学比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人文修养,使其能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的联系。综合后的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学将给学生展示一种大文化、大艺术的观念。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文课程的设置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应遵循人文课程内容与美术专业相关联的原则、基础性与工具性原则。建议设置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与写作、中国民间美术、中外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名著选读、西方文艺名著选读等必修或指定选修课。在美术教育专业设置人文基础课程,可以打破以单纯学科知识体系设定课程的思路和方法,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整合,构建相对独立的新课程体系。
结语
高校美术教育的目标应由单纯性美术知识的掌握转变为融合文化承载与审美感知的复合目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美术内容的包容性越来越强,美术教育的延展度更大了。在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创新上,要以“人何以为完整的人”为终极目标,以人文精神统领美术教育,这是世界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提高美术教育的价值,引导教师走出美术教育、技能训练的误区,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精神提升和整体素质提高的途径,兼顾艺术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官汉蒙.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高等美术院校的角色定位.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2(2).
[2]袁宙飞.艺术教育柔性对外文化传播的魅力与启示——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日本馆艺术课程为例.艺术百家,2015(2).
[3]李义淳.试论高校素质教育的文化更新——关于高校公共选修课艺术类课程设置的思考.教育导刊,2012(4).
[4]汪滢滢.多元文化传播影响下美术教学的创新变革研究——评《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新闻爱好者,2016(9).
作者:张元 单位:湖南交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