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关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美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关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指引,地方应用型高校纷纷建立创新创业学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高速、广泛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也被正式纳入各级各类高校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同时也对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美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以期突破当前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和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遇到的瓶颈。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美术学

一、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问题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让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了重大机遇。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当积极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不断深入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美术学专业更应当肩负起文化复兴、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使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素质、能力的美术人才,为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就目前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完美地融入人才培养的体系,两者之间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与不和谐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才培养的目标中未包括创新创业的素质要求或者未能充分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造成人才培养的方向偏离了人文理想和自由理性,美术学专业的育人功能被弱化,不利于美术学专业培养学生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审美人格,也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创新创造活动和创业实践。长期以来,美术学专业存在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淡薄与理念缺失的情况,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传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专业知识素养与专业能力素养较为重视,却忽视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时间不长,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虽然近年来地方高校正在稳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很多专业都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对于注重专业技能培育的美术学专业而言,大部分学生、家长仍然以考编、考研或者考公务员作为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不感兴趣。这说明他们还是以追求所谓“稳定”“事业编”的职业为目标,还没有真正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意义和重要性。笔者通过广泛调研和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针对少数精英学生开设的培训,他们片面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自己创业,即创办自己的企业或营利性机构,大部分学生觉得这样的目标不切实际或者很难实现,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充满了疑惑和畏惧;另一方面,虽然也有一些学生鼓足勇气参与了创新创业的一些实践活动,但也仅限于参加一些创新类的竞赛项目,且过分看重竞赛的成绩与名次,大部分同学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奖励而参赛,没有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目的。第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以及集中实践环节等组成部分的关系较为疏远,创新创业教育未能紧密融合上述类型的课程实践。一方面,美术学的专任教师一直以来偏向于技能教育,其人才培养侧重于“专才型”模式,重视美术类绘画技法的实践训练,忽视学术理论的研究,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和文史知识,但是不能完全明白绘画技法是从属于观念和个人意义表现的。技术不应是一堂课的唯一目的,技术掌握应为个人表现服务。只有这样,它才能称其为艺术。美术创作注重生活经历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体现了创作者的综合素养,更体现了创作者与众不同的创新、创造能力,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于作品中熔铸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想内涵,这是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核和灵魂,而美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这些素质能支持学生在将来的艺术道路上勇敢探索,也是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大师”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美术学专业虽然也开设了创业实践指导、职业规划指导、就业创业指导一类的课程或者培训,但是此类课程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很多课程和培训仅仅停留于理论讲述、案例分析以及表面经验的传授,学生无法从中获得直观的体验和实践的经验,课程和讲座的时间较短、课时有限,大多采取一种选修课的形式,一旦课程和讲座结束,学生就会将创新创业的计划和念头抛诸脑后,再加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通识教育课的课时和学分较多,学生的作业和考试压力较大,往往会挤占创新创业实践的时间,长此以往,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会渐渐失去兴趣和耐心,这也是美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遇到的一大瓶颈。第三,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较弱。美术学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和实训课程体系未能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充分的融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造成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滞后。目前的课程体系之中,专业性、实用性、工具性的集中实践环节和实训课程占大多数,实训课程的创新性不够,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相互的渗透和交叉融合,尤其是大部分基础课程中的实训内容和方法陈旧,例如“素描”“速写”等专业基础课依然沿用俄罗斯契斯恰科夫体系,其实训内容仍然侧重于单一的写实造型方法和模式化训练,虽然对于学生的写实再现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和专业课程的实训内容、集中实践环节等进行有机地融合,运用体验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以及慕课、翻转课堂等,整合校外优质的师资、课程和实训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加宽广的、丰富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机会。通过长期、全面、系统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和训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新热情。另外,学生在四年的学习期间,虽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大量的兼职活动,但是这些兼职活动缺乏正规的指导,仅仅是为了减轻家长负担而赚取额外的生活费,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无关系,所以到毕业时,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第四,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年轻教师与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企事业单位的联系较少。目前地方高校的大多数本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主要由这几个部分构成:一是创新学院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二是教育学专业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三是商学院和管理学专业的教师,四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美术学专业也和大多数其他本科专业一样,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二、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

以上这些都是美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经验,提出以下解决方案。第一,明确美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强化育人功能与人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塑造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审美人格。培养目标是美术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和毕业生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同时也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培养目标是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部分,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明确列出了与创新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培养目标内容。其中对本专业毕业生做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目标预测”:“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时代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意识、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技能勇于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能不断培养持续学习以及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具备自主创业能力”。这是属于创新发展素质方面的培养目标,体现了美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强调了美术学专业毕业生既要不断学习本专业研究领域的新知识,又要“具有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实践创新能力,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通过以上举措,能够强化美术学专业的育人功能,为全体专任教师指明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能为本专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安排提供参考。第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中各类课程的衔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通过召开专题教研会和组织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培训,使广大教师重新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从单一的基础知识和绘画技能的传授,转变为综合人文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师生申报或参与校内外的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科研项目,并通过竞赛和项目驱动学生的创新实践与美术创作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创业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为其将来的美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大力推进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系统的创新理论学习、创新能力锻炼和创业实践活动,全面增强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借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机会,整合部分基础课程中的绘画技法类课程,增加综合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比例,并将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融入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在“素描”“速写”等基础课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写实再现能力,而且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灵活、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素描”“速写”知识与技能开展校外创业实践活动,例如创办少儿美术培训机构(画室),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开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动漫角色与场景绘制等相关合作业务等。第四,拓宽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平台。培训平台的建设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拥有宽阔、科学的培训平台,能够保证教师的快速、全面、健康地成长。美术学专业应当依据自己的专业和师资特点,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团队,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能够指导青年教师的创新实践活动,同时带动中年教师的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是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法,顺应了当代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集中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体现了高校美术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了美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与升级。

参考文献:

[1]吉家文,李转风.创新创业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8.

[2]科汉,盖纳.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3]焦晓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8.

[4]侯文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8.8.

作者:沈名杰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