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西方美术史上绘画从写实到抽象的演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西方美术史上绘画从写实到抽象的演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西方美术史上绘画从写实到抽象的演变

摘要:本文梳理了写实主义从古希腊到19世纪的发展脉络,自印象主义之后写实主义逐步演变成了以几何抽象为主的绘画模式。从写实主义到抽象主义的演变一方面体现了艺术发展的规律和审美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对写实主义到抽象艺术的探索,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西方绘画发展的规律,在大众审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能保持一颗审美之心。

关键词:绘画;写实;抽象;演变;原因

一、西方美术史上绘画从写实到抽象的演变历程

(一)西方美术史上写实绘画的发展过程

写实主义从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风格、洛可可艺术到印象主义之前绘画艺术都以写实艺术为主。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模仿说”正式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形成一个体例完整、自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写实艺术的发展就是来自古希腊开始的模仿艺术,顾名思义写实就是对于事物清晰而真实的描绘。古希腊开始的模仿艺术对写实艺术在西方美术绘画史上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古罗马的艺术不像希腊艺术那么富于浪漫情趣和理想化的美,而是更加趋向写实;”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就写实角度来说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的风格,同时也创造发展了新的技艺,比如对于透视法的创造,使得绘画艺术具有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巴洛克风格继文艺复兴以后成立专业的美术学院,使得美术训练走向正规化,另一方面是画家打破理性、僵化的绘画模式,使得作品的鲜活性和想象性有所增加;罗可可艺术是对巴洛克艺术的继承,或者说是一种精妙化的发展,罗可可在写实艺术上显得轻盈、精致富于装饰性;19世纪是一个科学实践、意识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就艺术而言现实主义的社会意识成了艺术家们追求的题材,这一时期写实主义的画家虽有的受过专门的古典风格的绘画训练,但是他们不再热衷于在神话和历史中需求灵感,而是全力在直面现实或贴近自然的过程中发现美本身,在印象主义之前可以说是写实主义达到了巅峰。

(二)西方美术史上抽象绘画的发展

自印象主义之后,后印象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达达主义逐渐形成了以几何抽象为主的绘画模式。纵观西方美术史上抽象绘画的发展,印象主义开启了抽象主义的先河。印象主义一经出现就引发当时的批评家和公众的强烈反应,因为艺术家们的作品与传统的学院派的反差实在太大了,有人甚至怀疑这些艺术家根本不会用笔,而是将颜料灌在手枪里往画布上乱射一气而已。从后印象主义以来塞尚、高更、梵高开始就注重心灵世界的表现,抽象的色彩也更为浓烈。毕加索的《阿维农少女》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先河,大体上宣告了以典雅、和谐的美为特征的西方传统艺术的终结,彻底改变了写实主义的视角,正如西班牙艺术史家圣地亚哥•亚蒙曾这样评价毕加索的《阿维农少女》:“让优美灭绝吧!”从现代主义开启了抽象艺术的大门,绘画艺术作品从几何形体的组合到不规则图形的展现,都强烈表达艺术家作为艺术主体的强烈感情表达。野兽派、表现主义的画家们主张用一种变形、夸张、原始主义、幻想以及不和谐的形式因素达到表现效果。抽象表现主义和达达主义达到了抽象艺术的巅峰,主要特征表现在以非再现性的基本形式来构建艺术对象,并且自由的表达了艺术家内在的情感,达达主义以激进的方式对既有艺术进行了一次强有力的破坏,他们以非理性、非逻辑或荒诞性,夸张的手法使得抽象艺术达到巅峰。

二、西方美术史上从写实主义到抽象主义的原因

在历史的长河中美感具有时代性和差异性,在时代、历史的变迁中,审美观念也具有不稳定性。从而,绘画艺术的“真理性”、“超越性”也需要在时代变化中重估和阐释。从写实主义到抽象主义的转变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审美的需要,但是如要深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从写实到抽象的转变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

人类文明活动产生了艺术,艺术的发展也遵循其自身的变化规律。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我们就清晰看到艺术反映着客观实践,反映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从人类生活中积淀了丰厚情感。从远古的动物壁画到文艺复兴宗教肖像画,从写实主义过渡到抽象主义的千百年中,都是艺术家在寻求这个时代的符号和表现风格。传统的写实绘画给予我们逼真、静态、焦点透视的视觉体验,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高新科技的日益兴起,摄影艺术逐渐显得比写实艺术更为普遍,在这样的高新科技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立体的、三维空间的几何图形的创作组合成新的画面,同样让我们体验到了不同的视角冲击和无线遐想。

(二)从写实到抽象的转变符合审美的需要

“人的审美意识是在制造和关照中逐渐地积累起来,积淀下来,建构起来。”3在审美现象学中,我们对客体一般采取三种态度,即认识态度、功力态度和审美态度。我们的审美活动受到时代、阶级和个人认识程度的差异,所以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一定符合审美的需要。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写实主义还是抽象主义都是对于色彩和线条的充分应用,他们的区别在于对色彩和线条运用的程度,但是终究色彩和线条都是我们审美的根本因素。艺术反映着每个时代特色:古希腊时期我们欣赏和谐、典雅、理想化的美;罗马时期有磅礴宏伟、高大壮阔的建筑艺术;文艺复兴时期有充满人性、细腻鲜活的写实画作;印象主义之后我们更多的欣赏了以几何不规则图形组合而成表达一些非理性的抽象绘画。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写道:“艺术家创造的境界尽管也取之于造化自然,但他在笔墨之间表现了山苍木秀、水活石润,是在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是一个有生命、活的,世界上所没有的新美、新境界。凡是真正的经典都要做到这一点,虽规模大小不同,但是都必须有新的东西、新的体会、新的看法、新的表现,他的作品才能丰富世界,才有价值,才能流传。”4正是这超越具体存在和不同时代的变迁,艺术作品才形成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

(三)从写实到抽象受时代的影响

对于美的感受具有差异性、多样性,所以审美也受到时代的影响。在近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中宗教改革、工业革命、审美方式、情感表达都对写实到抽象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宗教礼仪的减弱。中世纪时很多写实绘画都是宗教题材,写实主义在宗教的视野中有很大的作用,而中世纪以后,人们对宗教的崇拜和偶像的膜拜有所减弱,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的逐渐开展,宗教的影响作用逐步下降,为抽象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更多的空间。其次,工业革命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革新,摄影、照相技术越来越便捷,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实艺术的发展,增加了对于抽象艺术的审美需要。再次,审美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写实艺术到抽象艺术体现了一种思维的转换,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符号的表现形式越发显得重要,这也可以看出自近代以来我们语言学、符号学快速发展的原因。最后,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家自由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所扩大。抽象艺术在情感表达上要比写实艺术更加自由,情感也更加浓烈、突出。

三、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本文梳理了写实主义从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以及19世纪写实主义的发展。自印象主义之后,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达达主义逐渐形成了以几何抽象为主的绘画模式。写实主义到抽象主义的演变一方面体现了艺术发展的规律和我们大众审美的需要,也受到了宗教、科技、审美、思维、情感等时代的转变和影响。对写实主义到抽象艺术的探索,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西方绘画发展的规律,在大众审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能保持一颗审美之心。

作者:高扬鹏 单位:黑龙江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