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想象力,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现状,最后论述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想象力;趣味故事

在当前小学教学体系中,素质教育等理念已经得到了深入贯彻,这使得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地位有所提升。小学美术学科是小学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1]。但是结合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展的美术教学活动没有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很多学生的想象力存在不足,无法顺利进行美术艺术创作,也就很难形成较高的艺术审美素养。下面笔者将以此为切入点,谈一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现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美术艺术造诣。在美术艺术创作过程中,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如果没有想象力的支撑,那么他们在美术艺术创作道路上就会受到极大的束缚。第二,有利于提高美术教学成效。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关注想象力的培养,就可以使小学生在课堂环境中进行天马行空的探索,这样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科教学效率。第三,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教师加强想象力培育以后,就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快速丰富学生的心理世界,最终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3]。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现状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是大部分教师都仅仅将其当作一个口号,并没有深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使得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也就很难保证学科教学成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掌握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具体方法。这也导致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表现得非常迷茫,最终只能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进而也就很难提高学生的想象力[4]。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并没有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专项设计,这使得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很难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契合,并且多数学生也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而当学生积极性不足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思维便不够灵活,想象力也很难得到显著提升。从以上角度来看,当前小学美术教师虽然已经开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是最终效果比较有限,故其应该在后续教学中提高重视,并进行专项的优化与调整。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可行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这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灵活性,进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一)引入趣味故事,点燃学生的想象兴趣

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积极引入一些趣味故事,提高学生的想象兴趣,同时借此提升小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感知水平[5]。事实上,很多小学生对于美术学科都比较好奇,同时在学前教育阶段已经接触了美术艺术,对于美术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教师如果直接进行教材内容的“灌输式”教育,就会直接打破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感知,甚至会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导致美术教学活动遇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教师应该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积极引入一些趣味故事,因为这种趣味性内容可引发学生对于美术艺术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科教学过程。当学科兴趣得到提升以后,他们在学科学习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美术艺术思维也会更加灵活,最终能够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调动学生的想象兴趣,从而使学生可以真正沉浸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罗恩菲提出:“追求真理的教育便是教人追求最高和最深的自我表现。教会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发挥想象,自由表达,是美术教育的意义所在。”[6]比如,在小学美术一年级“我的太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故事,提高学科教学的综合效果。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可以从他们生活中最喜欢的事物入手展开教学活动。因为一年级的小学生都很喜欢卡通动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可以先播放有关太阳的故事视频创设情境。动画中有“太阳是个爱漂亮的姑娘”“太阳娃娃睡觉了”“太阳娃娃是调皮的学生”“春天的太阳的光芒是柳条”“夏天的太阳是愤怒的,烤得大地合火热火热的”等描述。这个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这时候教师要趁热打铁,继续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想象太阳的变化。如教师可提出疑问:“太阳的脸一直是圆的吗?”学生就会对太阳的外形进行装饰:圆脸、长脸、向日葵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即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之后教师可再提出疑问:“太阳是不是每天都很高兴?”学生又画出了夸张且与众不同的太阳,有的太阳笑得很灿烂、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在微笑……对此,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想象,这样学生会在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尝试中,萌发想象意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触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向往,让学生大胆地画出自己的想法。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该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特征,让学生采用自我评述的方法,把重点放在学生的需求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谈谈所画太阳的外形特征和想要表达的愿望,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灵活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的想象氛围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使用信息技术,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优化学生的想象环境。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经验并不充分,同时身心发展层次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小学生直接进行想象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结合一些事物进行定向想象与探索,从而导致教学活动很容易出现困境。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够灵活使用信息技术,那么就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现状。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课件的专项设计,提高课件内容的趣味性,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元素[7]。这样,多媒体课件内容就会变得更加生动,对学生也具有更强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小学美术教师也可以考虑在课堂环境中使用电子白板等信息化工具。这些工具可以让教师在课堂环境中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提供一些美术素材,切实优化学生的想象氛围,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比如,在小学美术二年级“动物聚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在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物生活场景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各个动物的体态特征。在视频播放完毕以后,教师就可以面向学生询问狮子、猴子、大象、小狗等多种动物的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这些动物的特点,在白纸上进行美术创作,即先想象这些动物平时的体态和快乐生活的场景,然后使用拟人的手法画出各个小动物。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导致绘画活动很难开展。对此,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绘制小狗、大象等动物,给学生演示如何突显这些动物的特征,提高美术创作的质量。在教师进行演示后,学生就能更好地确定自己的绘画方向,并结合自身的想象进行艺术创作。在学生进行完艺术创作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动物聚会作品,再让学生对比自己的美术作品,明确自身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不足。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美术教学活动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8]。

(三)组织开展课堂游戏,优化学生的想象体验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开展课堂游戏活动,切实优化学生的想象体验。事实上,小学生本身就处于爱玩的年纪,因此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教育阶段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对于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应该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美术游戏设计,使得学生可以在快乐游戏的氛围中主动进行想象,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需要注意的是,美术课堂游戏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每个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都可以获得较好的体验。特别是在套用网上现成游戏资源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优化与调整,从而保证课堂游戏活动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9]。除此之外,小学美术教师在设计课堂游戏的时候,也应该关注各个学生在游戏全过程的具体表现,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在游戏中的实际收获,以便进行后续调整。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既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游戏中的综合体验水平,也可以优化学生的想象体验。比如,在小学美术三年级“纸盒之城”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城堡打造”的游戏,引导学生在课堂环境中使用纸盒创造自己心目中的城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面向学生展示一些用纸盒制作的城堡成品,让学生明确制作城堡的方法。之后在学生自主制作城堡的时候,教师不应过多参与,而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在所有学生都制作完成以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评价,比较哪个学生制作的城堡整体艺术性最高。除了制作城堡,教师也可以考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纸盒制作迷宫,并开展“走迷宫”的游戏。在分组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就近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以3~5人为一组。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迷宫小游戏,并在课堂上认真观察哪一组最先破解迷宫路线,同时让最先破解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进行演示。在学生开展完迷宫游戏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迷宫对抗”游戏环节。即教师在面向学生传输迷宫相关知识以后,让其使用自己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迷宫图的绘制。这个游戏依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开展组间对抗。在各个小组完成迷宫图绘制之后,相邻的两个小组相互交换迷宫图,最先破解的小组获胜。通过这种对抗游戏模式,可以较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开展以上活动,教师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将想象力落实到实践活动中。

(四)进行美术作品品鉴,推动学生的想象交流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新课标理念已经得到全面贯彻,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即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各类基础的美术技巧,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创作出一些有品位的高质量美术作品。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通过各类可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美术创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审美素养的培育,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显著的提升。对此,教师可以考虑多开展一些美术作品品鉴活动,这样在开阔学生美术艺术视野的同时,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另外,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也要做好课堂互动交流工作,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还能够在相互交流中实现想象力的碰撞。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通过美术作品创作过程落实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在美术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在小学美术六年级“美丽家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开展“美术作品品鉴”活动,带领学生欣赏家乡附近的景物。在家乡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很多桥类工程都是非常宏伟的,同时也极具现代化气息。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一起对家乡周围现代化大桥进行观察,并感知这类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在观察桥的时候,教师可以加入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启发学生的想象。在具体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跟学生一起欣赏一些知名的桥类美术作品。之后在具体展示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展示桥的实景拍摄和绘画作品,让学生感知实景作品和艺术创作的异同点,明确桥类美术作品在创作的时候需要把控的艺术点,从而较好地感知这类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这里教师也可以直接选取家乡周围的大桥,让学生结合自己心中对这些桥的认知,较好地感知桥类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通过这个欣赏过程,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可以得到较好的提升。在欣赏品鉴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进行桥类美术作品的创作。这里教师可以不必让学生进行实景模仿,而是直接给定平板桥、拱桥、立交桥等主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自由创作。在学生创作完成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品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行班内巡视,迅速观察各个学生的作品质量,最终选取几个品质较高的作品在班级上展览,通过这种方式奖励那些美术创作比较好的学生,从而对班内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促进其想象力提高。

四、结语

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10]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学科教学的综合成效。故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育,同时还要积极推动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创新和转变。这样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并切实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作者:汪琪儿 单位:福建省石狮市灵秀镇塘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