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影视美术道具的艺术特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影视美术道具的艺术特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影视美术道具的艺术特性

本文作者:孙海姣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媒介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以及享受高水平的精神生活很大层面上都是通过影像资料获得的,人们通过这个途径来获得文化的传承,形成一种价值观。这些媒介的艺术表现都要通过一些道具来完成,特别是以事实为叙述背景的电影,本身在文化传播意义上就是深远的,对其道具的使用也是很有考究的,我们对道具的符号解读,也就是对一种文化系统的理解,所以说在使用道具的时候应该从了解道具的概念和运用出发,探寻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而能够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在道具运用上不断创新。

一、电影美术中道具的概念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囊括了语言文学、美学、音乐、摄影摄像、造型等各个方面,其中包含着美感。电影美学就是电影与美术的结合,像服装造型、化妆、背景灯光等都是增强美感的重要方面,而道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任何一个美学元素都无法替代的,道具在影视作品视觉效果中占据了很大的部分。道具在多年的发展变革中,丰富艺术形式的内容,使人们能够更直接通过视觉去感知艺术造型,保尔•克洛岱尔曾对著名导演让•路易•巴洛说:“道具是燃起激情的角色,是发展情节的工具。”可见道具对于电影的情节发展、角色塑造、美学强调都是很有帮助的,是电影美学不能或缺的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电影的道具把电影美学与电影内容紧密地进行了串联。具体的道具的分类是指除了演员以外的场景中任何的可移动的物件,在电影中我们见到的道具可以分成大道具,也就是陈设的道具,看着比较笨重的,比如大桥、宫殿、宇宙飞船、航母等;还有一类就是小道具,比如在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桌上的菜肴、花瓶、电话等,还有就是演员佩戴的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物品,比如香囊、怀表、戒指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道具,它们直接或者间接表现人物情感、剧情发展等。前苏联舞台美术家阿•维•柯夫就曾经说过:在演出中不管是自然风景,还是剧中某个登场人物家中的内室,或是一杯茶、演员的化装,桌上插着花的花瓶等造型都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它的意义可能并不会输给演员的表现,配角的力量也是十分巨大的。举个例子说,在《指环王》中的那枚魔戒,它不是单纯的一枚戒指,而是带有神奇的魔力,代表着正邪势力,也成为贯穿整部作品的线。还有就是我们都十分熟悉的《泰坦尼克》这部经典的作品,相信“海洋之星”一直牵动着很多观众的心,延伸出了一段炙热的爱情故事,让人们久久不能忘怀。既增添了美学特征,又有深层次的意味。一代代的导演就是在电影的创造中不断去挖掘电影道具的使用技巧,因此可见电影道具的陈设在电影美学发挥上是十分重要的。

二、影视道具的艺术表现

在电影美学审美中,会发现各色各异的电影道具,这些道具在合适的地点、时间、事件中出现,还原真实的历史造型,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抑或是寄予了物质和精神情感,当然一些隐性广告道具的出现也极大提高了电影创收的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予了电影创造的灵感,转变成真实存在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说是有了道具的合理化使用,电影美学才能更加贴合观众的审美需求,电影才会受到观众的欢迎,才有更多喜闻乐见的电影作品的问世。

(一)历史真实性造型的再现

道具设计不是自己臆造的,而是建立在电影美术师认真分析剧本的基础上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历史剧,绝不能把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东西搬到银幕上去,对于历史剧来说把元代的农具放到唐朝的影视作品中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所以说电影美术师要首先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最后运用合适的工艺把道具制作出来,依据剧情的需要摆在合适的位置上面。在《成吉思汗》中,为了表现草原民族的粗犷的性格,就要对道具的线条进行粗重的勾勒,像马、宫殿、酒具等都得是厚重的体块,刚劲有力的线条,图案都是大面积的勾勒,摒弃了小范围的分割,更显当时的历史环境的真实性。

(二)道具是隐喻情感的载体

道具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在一部电影中,道具的意义实际上是道具本身的意义再加上剧情赋予它的意义,两者相互结合才构成了道具的情感意义。在电影《喜马拉雅》中,牦牛、经幡、秃鹰这些活生生的道具在西藏这一个神秘荒凉的地方,创造出了电影虚拟中的真实,让观众相信了这些事物的真实存在,进而去相信并且融入了剧情中,这些道具牵引着人物的命运,加强了人物的情感。在这部影片中,最典型的道具就是藏文化中常见的哈达,老酋长对拉帕充满愤恨的追逐驱赶,但是拉帕在老酋长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不顾自身安危去救他,在老酋长的弥留之际把象征纯洁忠心的哈达给了拉帕,这些道具都诠释了人类追求和谐的美好愿望。微小的道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老酋长的死也因此有了禅意,在一片静默中,老酋长把位置交给了拉帕,拉帕成为了新的酋长。道具不仅寄托了人物情感,也展现出了影像的感染力。

(三)道具带有象征意义

道具除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而且也会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往往通过一个物件来传达,贯穿在故事的始末。在《阿甘正传》中,羽毛这一小物件经常出现。在阿甘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回忆的时候,看到了阿甘的妈妈送阿甘去上学,那时的阿甘什么都不懂,面对未来显得十分不知所措,这时候出现的羽毛就像阿甘今后的人生一样,充满着不确定性。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洁白的羽毛又从蓝天降落下来,慢慢飘落在阿甘的脚下,这时候的羽毛象征着人生的轮回。羽毛的第三次出现是阿甘送小阿甘去上学,这时候的小阿甘就和小时候的阿甘一样,满怀着对未来的种种的不确定性进入了校车,因为他不会知道未来将会面临着什么,意味着生命就像时钟一样,无限制轮回。此时小阿甘书本中还是那洁白的羽毛出现了,象征着小阿甘也将高飞,将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了,羽毛的高飞又带来了对未来的无限的畅想。一个很小的道具会有无数的象征意义,要想充分利用好每个道具的象征意义,就要做到对道具本身含义以及深层含义的挖掘,所以说道具的使用还是需要下大工夫的。

(四)影视道具可以强化视觉效果

很多人都看过《谁与争锋》这部影片,在这部影片中汽车这一道具的形象很多人都记忆深刻,福特的阿斯顿•马丁、雷鸟和美洲豹成为一种身份和性格的象征,也诠释了这部影片帅气十足的内容,詹姆斯•邦德开着灰色的阿斯顿•马丁与敌人的绿色敞篷美洲豹XKR在冰原上追逐厮杀,顶级配置的阿斯顿•马丁与詹姆斯•邦德这位绅士达到了完美的契合,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长时间记住了帅气的场面,电影美学顿时得到了提升。邦德女郎金克斯开的福特雷鸟将性感与力量完美结合起来,成为美国精神的印记。可见汽车这一道具既达到了公司宣传的目的,也使影片的内容更加震撼,这就是一部好的电影应该达到的水平。

三、电影道具发展的启示

现在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的影视作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的电影作品类型越来越多变,科幻、古装、动作片、爱情片、动画类电影等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场面,如何使作品中的道具既展现出道具本身的意义,又能够反映剧作的主题,这是值得电影美学工作者考虑的。还有就是现在的电影拍摄成本的问题,不可能每个道具都做到完全真实,又与剧本完全吻合,所以说选择道具的材料很重要,既要节约拍摄的成本,又要使画面显得真实。因此要根据剧情的需要,对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故事背景里的道具进行仔细选定,把握剧情的需要,对道具进行适度创新。

(一)道具形态上的创新

在电影道具的准备过程中,应该首先尊重的是剧情的需要,其次就是在增强视觉效果的基础上,能给大胆发挥想象力,不拘泥于对现实的完全写实。因为在一些科幻等的虚拟的电影作品中,道具不可能是真实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例如在电影《指环王》中,道具有十分漂亮闪耀的盔甲,也有雪白的神话般的战马,城堡也是特别高大雄伟,还有半兽人,盔甲十分邋遢,自己的五官也是扭曲的,显然这个形象在真实的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是通过道具能把这些事物展现出来,表现人类文明过程中带给人的无限的思考,使这些道具都充满了神话的色彩。对于这些电影作品中的道具作为电影制作者要做到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到创新。

(二)材质上的创新

电影创作的本身就是发挥创造性的思维的过程,根据现实的需要要合理进行一些想象。同时电影也是要讲究收益的,没有经济效益的电影很少有人去投资,所以说为了减少电影制作中的成本消耗,就要对道具的材料使用精打细算。另外,现实的很多材料无法契合影片中的全部内容场景,因此这项艰巨的任务就摆在了美术设计师的面前了。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出现了一些类似琉璃的柱子,这是一种树脂与多种化学材料的混合体,这种替代材料在以往的电影道具设计中都是不常见的,成本低,而且视觉效果好。所以说在现代电影中,为了增强艺术上的美感,就要从材质上加以创新。

(三)制作工艺上要创新

尤其是对于一些历史感的影视作品,大部分的道具都由于历史的原因无法复原,只能通过做旧的方式进行仿制。在片场会经常注意到那些逼真的刀枪棍棒,有的是木头的,有的是塑料的,但是却能栩栩如生,关键在于制作工艺上做到了创新,在这些器具上刷上油漆和亮粉,有些兵器则是通过焊接抛光等一些比较复杂的手法进行。例如在《至尊红颜》中,道具的使用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剑坯是用传统锻击、打磨、抛光等制作方法,剑鞘铜皮及饰件全部采用现代染花工艺,这些都属于制作方法上的创新。尤其是现今人们对电影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道具造型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所以应该不断地创新。

四、结语

意大利道具大师洛赛克曾经说过,道具是表演者手中的法宝,更是一件艺术器具。因此说,为了更好地实现电影美学效果,在进行道具造型的时候既要符合时代地方特色,同时也要做到在实践中创新,这样才能开创电影美学的新时代。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