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美术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催生了新的教育形态。该文从学科本体出发,充分利用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实现人才个性化发展、打造高效课堂、承接美术课程改革等维度,积极探索教育类课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多种模式,打造符合高师院校美术师范生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课程教学。
关键词:高师院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金课”建设
近年来,“金课”建设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热点。各高校要“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1]。当今的大学生出生和成长于信息时代,思维模式深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但是以往的课程教学存在课程设置方式、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忽视学生的时代特征,缺乏课程思政内容等问题,使教育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应用多种教学模式(混合式、翻转式、任务式、案例式、合作式等),能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打造真正的“金课”,使高校课堂异彩纷呈。这样,高校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从而将人才培养真正具体化和目标化[2]。
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专业的美术教学法课程十分重要,旨在培养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技能。新课程改革之后,为了使课程更契合课改精神、具备前瞻性,很多高师院校纷纷修改培养方案,扩展美术教学法课程的外延,丰富其内涵。洛阳师范学院是地方性师范院校,办学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研究意识的美术教师。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2017年,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将美术教学法课程更改为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辅以开展扩展课程内容的选修课程有效教学和美术教学设计。这样的课程架构方式是为了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效提升学生美术教学的能力。但是作为美术教育教学理论课,该课程直面课标和教材,偏重知识性与理论性,起点较高,导致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时往往感到迷茫,很难增强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差。教师需要解决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真正地打造“金课”。一是教学内容分散,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融合程度不够。课程理论内容多且繁杂,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实践内容多在课后实施,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模式简单,未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往的课程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教师的作用,学生参与度低,不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突破限制,提升教学效果,打造真正让学生喜爱的“金课”,该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探索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甄选优质线上资源,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由学习线上课程,同时组织丰富的线上教学活动;线下开展展示汇报小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效增进师生互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理论教学的维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凝聚力,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契机打造一流教学团队。
二、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混合式“金课”的结构设计
1.精研教学目标
以“金课”标准打造高质量的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站位当高远,遵循“两性一度”原则,重新精研教学目标。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课程目标是既要融合美术学科的人文性,整合美术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又要体现教师教育改革的师范性、创新性、实践性,突出课程评价的灵活性。教师应掌握美术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规定、对美术教育精神的阐述以及对不同美术学习领域的基本要求、评价建议、教学建议等;了解中学美术教材的编排内容、设计特色、课程内容、教学指导等,使学生站在课改前沿,具备教学研究的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理论依据、特征、规律、内容和教学特色,进而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成为专业化美术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从美术学科本体出发精选课程内容,形成教学专题: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课程注重创新,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需求,关注教师对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及时更新和调整部分理论和内容,补充新的教学案例和研究成果,加强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课程内容采用“一措施、二融合、三结合”实现美术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特色发展:“一措施”是指课程内容开发过程强调美术专业的鲜明特色;“二融合”是指美术教育课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艺术与思政课程相融合”;“三结合”是指在设计地方高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时,要“结合地方需求、结合学校定位、结合学生个性发展”。
3.打造混合式教学框架
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设计混合式教学环节(图1),探索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多样化学习的呈现方式。通过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模式,根据单元课程的类型,以知识点与技能点为基本单元组织教学和建设课程资源,录制优质教学微视频供学生在线观看,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打造线上课程整体框架,形成可供示范观摩的课程模式。
4.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在课程前期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以系统、完整、丰富和适合在线观看为基本要求。课程资源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系统、完整指课程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能够体现独特的设计思想并且知识产权清晰。具体建设内容为:按照教学日历提供视频、课程介绍、教学日历、教学大纲、团队介绍、学习单、试题库、教案或演示文稿、重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教学案例库、素材资源库等,以供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使用。该课程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注重将区域基础教育相关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充分应用于项目设计、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基础教育、深入区域基础教育、研究区域基础教育,坚定学生的教育信念。课程资源建设是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更新、美术教育改革的新动向等及时添加新的内容,以适应未来美术教学的需要。
5.多元评定课程成绩
该课程考核量化以课程核心目标为依据,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美术师范生进行有效的测评。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多样性的评价,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量性评价+质性评价”的方式。课程成绩由形成性评价(占70%)和终结性评价(占30%)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平时表现和主题项目作业两部分。平时表现包括:线上学习效果测试、线下作业成绩和参与课堂活动。主题项目作业采用综合性评价方式,由教师评价、组间互评、组内互评和自评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评价方式改变了以往的课程评价标准,从对单一知识与技能的考核,转变为强调学生拥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批判性思维。
三、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混合式“金课”教学实施的思路与方法
1.课程实施思路
对于课程实施的思路,从宏观上说,要探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与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从微观层面说,要借助互联网、学习通等App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建设既注重对美术专业基本规律和美术教育基础知识的讲授,又强调基于互联网建构、优化美术理论教学。
2.课程实施方法
该课程容量很大,包含理论、案例等,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除了以往美术教学中的讲授、讨论、提问、演示、示范等,还有更适应课程特点的案例教学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力求将理论落地,让学生学会将理论学习结合实践应用,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涵。
3.课程实施过程
课程建设之初,高师院校应该通过对部分美术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交流,探讨新时代基础教育对美术教师的新要求等;通过对美术师范专业学生的访谈,了解他们对于美术师范专业学习的理论倾向和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想法。教师将以往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程度、参与课程的积极性等作比较,为优化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打好基础。同时,教师分析优质教学资源,制作教学案例集;跟踪并建立学生档案,进行相关情况比对分析,如线上线下学习时长、典型案例等。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过程如下。首先,课前线上导学: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提前布置任务学习单,让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自主学习中国大学MOOC(慕课)中关于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理论知识,同时完成学习效果评测,准备课堂汇报相关材料。其次,课中线下精学:教师通过课前测或随堂测的方式掌握学生学情,讲解教学重难点问题;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协作学习,贯通线上线下,突出实践教学,使学生内化理论知识。最后,课后延伸研学:教师利用线上教研资源进行理论延伸,通过案例教学引入当前研究热点和学科前沿知识,提升学生的教研能力。课程实施过程总体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上教学是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让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开展学习。教师制定线上教学导学案,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引导学生利用线上优质资源开展学习并测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线下使用项目式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协作学习,在线上展示学习成果,并相互观摩和评价。这样可有效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四、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专业教育类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创新之处
该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两性一度”原则,创新了教学方法。首先,充分使用优质的线上资源,体现了创新性。教师于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利用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了解当前美术课程发展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师将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线上研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其次,线下重构教学设计,强化高阶性。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课前进行在线测试、布置项目任务;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设计项目、相互讨论,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课后反思,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再次,突出实践的真实性,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定期在校内师范技能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课程实训,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实操,提高学生学习的挑战度。最后,评价体现多元化,覆盖全过程。形成性评价包括在线单元测试、个人自评、小组考评等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的即时性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包括线上线下学习考核、实践考核等。评价方式覆盖教学各环节和全过程。该课程以混合式教学方式打造“金课”,具备鲜明的课程特色。第一,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师甄选优质线上资源,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自由学习。同时,教师利用线上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满足个体的学习需求,增进师生互动。第二,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师整合优质资源,利用精品资源开展教学,提高理论教学层次;结合学校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倡导实践、开放、探究的原则,注重在真实情境和实践中丰富学生的知识维度,为培养实用性人才营造良好环境。第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美术课程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第四,课程评价的创新。课程借助学习平台,通过“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实现学生评价方式的全面化、立体化,通过平台数据在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改进和提升,便于教师及时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这种课程评价体系真正覆盖了教与学。
五、课程改革后的效果
课程按照“课标引领、实践取向、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思路,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打造独属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的“金课”模式。课程从形式到内容创新了美术专业教师教育的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课程形式更加多样、课程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使教学内容新颖;同时紧扣课程目标,可以让学生厘清学术观点,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另外,该课程在“金课”建设过程中有效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程预留的课题引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真正落实了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EB/OL].(2018-08-27)[2022-05-25].
[2]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作者:李蕾 单位: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