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院校美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院校美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院校美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

摘要:地方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建设特色,依据新文科建设目标,提升办学质量,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挖掘地域资源、名师资源,结合自身特色进行理性思考、科学规划,从而一步步实现地方院校新文科建设目标。高校要将一门专精与一专多能并重,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推进课程改革。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学科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优化教学资源,鼓励学生一专多能,构建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美术专业课程

一、以新文科建设为理论支撑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当着力培养一流文科人才,消除功利、浮躁的办学风气,倡导学术自治、教授治学,建立学术共同体评价体系,重视教师的真实教育能力与教育贡献,重视文科专业的办学质量和特色[1]。地方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建设特色,依据新文科建设目标,提升办学质量,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挖掘地域资源、名师资源,结合办学特色进行理性思考、科学规划,从而一步步实现地方院校新文科建设目标。高校的发展建设离不开教师,应以人才培养指标为导向。教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力量,高校对教师的培养、教学质量评价、职称评定、奖励制度等在有形和无形中塑造着教师。科学高效的评价体系会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学术视野息息相关,从艺术学门类中的美术学科看,学科前沿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平台和事业格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二、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目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从住房到交通再到日常生活用品消费,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以改善,生活品质得以提高。从社会需求角度看,人们对美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往往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基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美育、产品美学对消费行为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加多元,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变得多元化。在生活中,人们对美的需求日益增长。除了产品的使用功能,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产品设计的审美功能。将美学与多学科融合,渗透生活的各个维度,可以拓展美学的应用场景。随着文化的日益繁荣,无论是高校学术范畴中的美术教育还是当代艺术,美术的边界都在不断延展。数字时代的到来促使很多新的学科出现,学科之间不断交叉、融合,生活场景不断变化,这都使美术融入生活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多种复合因素的影响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多元化的,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学科前沿,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从这个角度看,高校需要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下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从而使毕业生在未来就业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2021年8月9日,教育部发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完成本年度专业申报工作,涉及各高校申报国家控制布点专业306个,涉及215个艺术类专业。其中,中央美术学院生态危机设计专业所属门类为艺术学、设计学类,生态危机设计的研究与设计内容涉及极端天气、灾害、生物多样性、新生物材料、新能源研发,关注生态、关注人的生存环境的变化,未来会为新材料研发公司、研究所、合成生物学与设计交叉领域、景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类公司、有关气候变化的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人才。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专业作为新型专业,主要培养大型文化活动、庆典、展演需要的科技艺术人才,为数字新兴行业培养互联网、交互媒体、混合现实、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人才;在教育领域,建设科艺融合、全面育人的高质量美术教育体系,助力高校教学科创、科普美育、儿童创造力开发、科技艺术博物馆教育等。中央美术学院社会设计专业,主要培养城市更新与城乡融合设计领域、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设计、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与产品创新领域、乡村振兴、设计助力脱贫领域、美术馆及设计博物馆领域、教育机构、养老机构、社会设计研究及社区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人才。社会设计凸显了美术多元发展的现象,能够多维度地参与社会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北京电影学院虚拟空间艺术专业主要培养电影、电视、新媒体、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所需人才。该专业毕业的部分学生成为我国大型数字影视制作企业的骨干,如就职于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BaseFX等;部分学生成为科研院所的研究主力,如就职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部分学生成为高校相关专业教学骨干,如就职于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创业,成功创建数字创意企业,为行业创造就业机会和产值。青岛电影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开设跨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培养图像、音频、视频等跨媒介、跨平台的新兴学科人才,为多学科融合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跨媒体艺术是随市场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前所未有地增多,人们更加需要优质的视频资源。据统计,2021年视频内容的播放量首次超越了图片内容,市场预测未来优质视频资源的生产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综上所述,全国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应紧跟时代,调整培养方向,多元地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

三、地方高校发展与学科建设

地方院校建设发展应充分考虑地域经济、文化、政府规划等因素,调动可利用资源,紧跟国内学术发展、社会就业前景,积极地开展学科建设。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带来地方教育资源投入存在差异,高校需要优化管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鼓励有热情的教师开展教学改革,通过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优化和第二课堂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其一,设计学类课程建设。受数字媒体发展的影响,在以往的美术设计课程体系基础上,设计学类课程的学科应用场景得到拓展。设计学影响文创、材料、媒体等产业的发展,VR(虚拟现实)技术平台的开发更为视觉艺术打开了新的应用场景。设计需要应用数字技术,而未来美术可能会设计一种生活方式,或关注一个问题并给出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其二,美术学类课程建设。当下,除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学美育、大学的美术课程外,美育正向更多维度发展,国家对文化、美育的重视促进了美育质量的提高。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大大减轻了文化课教学压力,不仅校内教学改革受到影响,而且校外学科类办学也受到严格管理和控制。同时,国家鼓励校内外艺术类课程的开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美术学类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双减”政策的出台对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问题,如何与社会美育需求接轨培养美育人才,美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如何调整,未来美育的发生场景是怎样的,都需要高校在积极参与美育的过程中思考。当下,长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微信平台、在线教育平台的内容质量越来越高,线下绘画研修班、艺术游学、美术馆公益讲台、美术家协会公益活动推动着我国的美育进程,同时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练应用多媒体设备、在线教育平台、移动端App是数字时代对美术从业者的新要求,高校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需要与时俱进地开展新媒体平台应用相关课程实践,使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场景变得更加多元。2021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印发文件,提出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三省一区高校开门办教育、开放办教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完善校际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使30万名左右大学生可跨省跨校修读1000门左右精品课程。跨校、跨省选修要求丰富教学形式,建立共同的学习平台;采用更加灵活的课程考核与学分认定方式。如,有的学校允许学生用“跨校修读”冲抵实践学分、课外学习任务等。这些都是推进跨校选修的有益尝试[2]。开放的慕课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高校美术专业可以利用科学的实践环节设计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绘画专业可以开展主题性创作、绘画展览、学术讲座,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学术前沿信息,通过不同的侧面,更全面地了解所学专业。高校可以组织学生服务地方,开展公益美育活动、艺术节、美术作品展、公益讲座等,参与地区发展,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使其在实践中感受生活,到社会中感受美术与多学科的融合,了解美术如何参与生活的具体场景。如,高校可以举办公益美术作品展、少儿美术作品展、工艺品展览等,让学生参与策展、海报设计、展会布置、微信公众号平台宣传、视频录制、摄影、灯光设计、软装搭配、现场互动、后期社群建立等一系列工作,在这些工作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进一步的规划。优质的慕课资源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优秀教育资源的传播,优化地方院校的课程体系。多平台慕课资源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课程资源迭代。高校需要将“一专”与“多能”并重,对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不能“一刀切”,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分析。一方面,传统课程贵在一门专精,保存并传承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学科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应鼓励学生在“一专”的基础上做到“多能”。教师需要探索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改革。这些都不能是空谈,很多教学改革要在5年甚至10年后才能看出成效。因此,高校始终要以人才质量提升为教学改革指向。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产业的快速迭代,使一些传统产业没落,而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在当今社会,高校师生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新文科建设要做到三个“新”[N].北京青年报,2019-05-21(2).

[2]吕京笏.跨校选修更精细学生才能更惊喜[N].中国青年报,2021-06-23(8).

作者:张军 谭昆 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