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价值

摘要: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孕育出许多的优秀文化,对教育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也不例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与幼儿教育有关的工作,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美术启蒙阶段,美术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占据重要位置。为了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该文阐述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总结相关的融入途径,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传统文化

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素养;让学生将美术技能运用到学前教育中。美术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此,学前教育专业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整合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除此之外,相较于其他学科,美术学科在渗透传统文化方面优势显著,美术学科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意义重大。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价值

1.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绘画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作技能,有机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和传统文化,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深入探究学生的发展规律与思维情况,发掘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潜力,增强学生的美术创造性、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素养、美术创作水平。

2.帮助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丰富其知识,增强其技能。对此,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将传统文化渗透美术教学,帮助学生日后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美术是一门艺术类课程,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立足美术专业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1]。对此,教师可以将美术课程划分为鉴赏、手工、绘画、民间美术等内容,以此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3.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

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审美形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记忆[2]。美术囊括了剪纸、雕刻等内容,当前,人们十分重视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渗透民间美术,可以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途径

1.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视频资料

高校美术教学涉及与传统文化相联系的内容,教师需要明确两者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如视频、图片等,以此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3]。美术课程中还涉及手工制作,教师应让学生掌握织、钩等技艺,创作出相应的作品。中国结代表平安、幸福、团结,其承载着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吉祥如意之意,至今依然有广泛的用途。中国结反映出人们渴望团圆的愿望与热爱生活的态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与中国结有关的纪录片,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制作工艺与寓意,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讨论。接着,教师应总结中国结产生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文化价值。随后,教师导入课程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中国结等传统工艺品包含的美术价值。此时,教师应在课堂中融入传统美术作品,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鉴赏。如此,便能将传统文化充分融入美术课程。学生在观看传统文化视频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了解,这能助推高校美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开展传统文化相关实践活动,感受文化魅力

教师不仅要保证讲授的理论的技能性和知识性,而且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实践性[4]。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类实践活动,以此形成独特的文化认知和美术感知能力,进而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水墨画、书法等都是十分独特的艺术形式,其文化特征鲜明,文化元素丰富,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使其在此过程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包含的历史并进行积极创新。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如:借助研学活动,让学生欣赏瓷器艺术,了解瓷器的诞生及其在我国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瓷器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了解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瓷器,如景德镇瓷器、醴陵瓷器等;让学生了解书法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感受草书、楷书等的艺术魅力,了解书法美的表达与鉴赏方式等。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与鉴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

3.借助教材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弘扬

在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主要围绕教材展开教学。对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深入研究教材,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努力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能力。同时,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对相关教学内容形成深刻的认识,努力在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美术教材中涉及大量与传统文化相联系的内容。在剪纸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剪出不同样式的雪花(图1、2),如团花、宝相花等纹样。同时,教师可以将美术教学活动与一些传统节日相结合,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如,人们在中秋佳节会赏花灯,而花灯中有诸多的剪纸图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剪纸和花灯。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其他艺术形式与剪纸艺术相结合,如皮影,其和剪纸有诸多类似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皮影艺术,加深对皮影艺术特色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将剪纸和皮影结合学习并创作,由此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其文化自信。总之,教师应积极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作用,将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进而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4.引导学生树立起传统艺术的创新观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继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努力将传统文化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相结合[5]。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传统文化。首先,扎实继承并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习与临摹传统美术,如书法、泥塑等,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艺术构思的巧妙、色彩的丰富等。只有充分学习与感受,才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美术的认识。其次,积极进行创新。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应鼓励学生挖掘、收集这些元素。现代设计常常使用传统元素进行创作,设计师立足于传统艺术与当代理念,提炼传统元素用于创作,增强了设计的民族感和现代感。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印章文化。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找出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加以传承与创新,进而不断提高设计能力。

三、结语

高校培养学前教育人才,需要符合现阶段幼儿教育的诉求。特别是在现阶段部分幼儿园中专业美术教师不足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重视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质量,将传统文化渗透美术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时,应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合理使用美术教学资源,在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如此,才可以有效助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滢皎.高校美术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J].美与时代(中),2020(9):76-77.

[2]谭乐园,高艳霞,邓如清.学前教育专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课程实践[J].高教学刊,2020(28):75-77,81.

[3]刘芳.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7):140-141.

[4]单姗.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J].鸭绿江(下半月),2019(8):90.

[5]董艳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思考和探索[J].青年与社会,2018(32):81-82.

作者:谭莘 单位: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