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目前煤炭经济运行形势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目前煤炭经济运行形势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目前煤炭经济运行形势研究

12008年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08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形势以9月份为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9个月全国煤炭产运销量稳步增加,出口下降、进口减少,库存增加,成本上升、价格高位波动,企业利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增长。9月份以后,煤炭需求大幅下降,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出现供大于求局面,煤炭库存快速上升,煤炭价格大幅回落,应收账款急剧增长。特别是进入冬季取暖期以来,煤炭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的迹象,煤炭经济运行形势依然严峻。

(1)煤炭产量增速趋缓

2007年全国原煤产量25•23亿t,同比增加1•91亿t,增长8•19%。2008年全国原煤产量27•16亿t(调度统计快报数),同比增加1•93亿t,增长7•65%。

(2)煤炭运量增速下降

前11个月,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12•47亿t,同比增加1•31亿t,增长11•76%。11月份当月,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10253万t,比8月份减少了2064万t,下降了16•75%;日均装车51286车,比8月份减少8025车,下降了13•53%,日均装车数降至2008年的最低点。前11个月,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完成煤炭发运4•74亿t,同比增加4751万t,增长了11•1%。11月份当月,全国主要港口共发运煤炭3377•1万t,比10月份减少了593•2万t,下降了14•9%,同比减少了540•9万t,下降了13•8%。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降至2006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且出现了近几年来罕见的负增长局面。

(3)煤炭销量增速减缓

1~12月,全国煤炭销量完成26•12亿t,同比增加1•83亿t,增长7•52%,增幅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

(4)煤炭进出口继续下降

前11个月,全国出口煤炭4097万t,同比减少647•2万t,下降13•7%;进口煤炭3811万t,同比减少857万t,下降18•4%;累计煤炭净出口286万t。11月份当月,全国出口煤炭269万t,同比减少149•4万t,下降35•7%;进口煤炭217万t,同比减少217万t,下降50%。

(5)煤炭库存继续增加

到12月末,全国社会煤炭库存20100万t,同比增加5195万t,增长34•85%;比11月末增加300万t,环比下降1•52%。全国煤炭企业库存5092万t,同比增加1175万t,增长29•99%;比11月末增加332万t,环比增长6•97%。

(6)煤炭利润增幅回落

据行业统计快报,1~12月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补贴后实现利润总额1286•85亿元,同比增加557•55亿元,增长76•45%,增幅环比下降9•57个百分点。

(7)煤炭成本增加,售价降低

据行业统计快报,1~12月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单位成本338•50元/t,同比增加93•7元/t,上升38•28%;比1~11月增加3•8元/t,环比增长1•14%;1~12月原选煤单位成本378•20元/t,同比增加95•1元/t,增长33•59%;比1~11月增加2•6元/t,环比增长0•69%。煤炭价格环比下降。1~12月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平均售价356•30元/t,同比增加91•2元/t,提高34•40%;比1~11月减少2•9元/t,环比下降0•81%;1~12原选煤平均售价467•55元/t,同比增加133•95元/t,增长40•15%;比1~11月减少5•65元/t,环比下降1•19%。

2当前煤炭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国电力、冶金、建材、化工四大煤炭

消费行业产品产量增幅大幅回落,电力、冶金出现了负增长,导致煤炭需求继续呈现减缓态势从电力行业的耗煤情况看,发电耗煤量下降,电煤库存大幅增加。2008年前11个月,全国火力发电量25641•58亿kWh,同比增长7•06%,同比下降8•44个百分点,比前10个月降低6•3个百分点。11月份当月,火电发电2009•2亿kWh,同比下降13•77%。尽管已经进入冬季电力和煤炭消费的高峰期,但是据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统计,直供电网电煤平均日耗已出现了连续4个月的回落态势。截至2008年11月30日,直供电厂存煤从7月末的1962万t增加到5164万t,增加了3202万t,上升163•2%,可用天数也从10天增加到27天。从冶金行业煤炭消耗看,冶炼精煤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前11个月,全国粗钢产量为46296•19万t,同比增加1173万t,增长2•6%,增幅比2007年同期回落14•1个百分点。11月份,我国生铁、粗钢、钢材、焦炭产量分别为3352万t、3519万t、4230万t和2025万t,同比分别下降16•2%、12•4%、11%和29•7%,环比分别下降1•8%、2•0%、1•5%和17•7%。据测算,冶金行业耗煤由7月份的3872万t减少到11月份的3001万t,减少871万t。11月份以来,国内钢厂对流通市场的库存投放尤为明显,特别是板材产品,价格不断下跌。板材作为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国内市场实际价格已低于建材等低档次产品,形成倒挂态势,而国内大中型钢厂均以板材为主,经营形势极为艰难。由于面临着很大的库存压力,宝钢、武钢、鞍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已经要求煤炭企业限发或停止发煤。从建材行业煤炭消耗看,耗煤量出现负增长。2008年前11个月,全国水泥产量12•67亿t,同比增加6832万t,增长5•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8•1个百分点;11月份当月水泥产量1•27亿t,同比增长2•8%。其它建材产品产需量也出现增速放缓的迹象,建材行业耗煤受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产量增幅下降的影响,煤炭消费呈现负增长局面,前11个月煤炭消耗同比下降1•2%。从化工行业煤炭消耗看,耗煤量增幅回落。2008年前11个月,全国化肥产量5350•14万t,同比增加84万t,增长1•6%;化工行业煤炭消耗同比增长1•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11月份当月化肥产量400•88万t,同比下降16•3%。往年第四季度正是复合肥生产旺季,尿素用量也比较大,但2008年复合肥企业停产众多,对尿素需求量大幅下降。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处于停产或停产检修的尿素产能约有667万t,占全国月产量的12%左右。因此,四季度化肥行业用煤可能出现负增长。按目前情况测算,11月份煤炭消费量较2008年用煤的最高峰7月份相比,减少幅度在3600万t左右。

(2)煤炭价格快速下降后暂趋平稳

2008年,煤炭市场价格走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从年初开始,煤炭价格开始了连续8个月的持续上涨,9月份以后出现下降,进入11月份,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出现大幅度快速回落,单月下跌幅度达到历史之最,现行价位已接近年初价格水平。12月初,秦皇岛、天津、广州等国内沿海地区重点市场,具有代表性的发热量5500大卡/kg市场优质动力煤的交易价格已经降至2008年1月下旬的水平,而发热量5000大卡/kg市场动力煤的交易价格低于2008年1月的价格水平,部分主流煤炭品种交易价格的振幅高达800元/t以上。目前煤炭市场价格有企稳迹象。从煤炭产地看,山西大同、朔州等重点煤炭产区发热量5500大卡/kg以上的优质动力煤,10月底的“上站”价格为650~670元/t,进入11月份,“上站”煤价格快速降至420~440元/t,普遍比10月末下降了230元/t左右。尽管如此,在煤炭当前出矿价格的基础上,煤炭集(发)运站完成煤炭收购、装车、发运、装船等项工作的综合成本仍然高于秦皇岛地区市场动力煤的成交价格,即煤炭价格“倒挂”现象继续存在。从煤炭中转地看,市场现货价格近期急速回落,目前有止跌企稳迹象。以秦皇岛5500大卡现货煤炭价格为例,8月初为940元/t,9月初为910元/t,10月初为890元/t,11月初为820元/t,到11月底急速降至570元/t,12月内连续两次微跌,到12月15日跌至520元/t,与7月中下旬的高位相比下调了540元/t,近一个月来市场煤价跌幅减小、跌势放缓,说明现在煤价已经基本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水平。从国际煤炭市场看,由于需求不足的原因,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大幅度下滑。代表亚太地区动力煤现货价格的NEWC(澳大利亚)周指数在7月4日创出194•79美元/t的历史最高点后快速回落,11月7日,NEWC周指数价格为104•12美元/t,12月5日跌至76•09美元/t,一月之内下跌28美元,跌幅达到27%。与国内同等质量的煤炭价格相比,11月下旬的国际煤炭市场离岸价格(FOB)已经与国内市场基本持平。同期,全球海运市场也处于低位徘徊之中,更拉低了国际煤炭到岸价格的成本。截至2008年11月30日,反映国际航运市场景气度的BDI指数已经下滑至847点,与2008年5月20日的历史高点相比下跌幅度超过了85%。目前,从澳大利亚和印尼港口运输煤炭到我国广州港的海运费只有9•2美元/t和4•9美元/t,与6月份价格最高时的55•79美元/t和33•5美元/t相比,分别下降83%和85%。在广州港的国内煤炭到岸价格610元/t,与国外煤炭到岸价格基本(不包括进口税)基本相当。

(3)煤炭企业应收煤款快速增加,经营压力增大

进入10月份以来,受需求下降、社会库存大幅增加的影响,煤炭货款结算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承兑汇票比重和应收账款增加。截至11月底,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净额715•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2•1亿元,增长47•99%,增幅环比增加15个百分点。上半年末,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仅为16•27亿元,但下半年以来,受市场变化影响,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货款拖欠逐月上升,到9月末应收账款余额已增至42•2亿元,到11月末,更激增至142亿元,比年初增加65•6亿元,比6月末增加125•73亿元。

(4)煤炭成本上升较快

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政策性因素增支的影响,1~12月,大型煤炭企业原选煤单位成本1~12月原选煤单位成本378•20元/t,同比增加95•1元/t,增长33•59%;1~11月,河北省国有重点煤矿原煤单位成本完成446•40元/t,同比上升78•56%,煤炭成本增幅高于煤价增幅18个百分点。目前,重点电煤合同价格已经低于生产成本,导致煤炭企业盈利水平减弱。随着煤炭完全成本实施和国家税费政策调整,煤炭成本上升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5)煤炭产能过剩压力加大

据统计,2004年至2008年11月,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95亿元,改造提升了一大批资源条件好、有发展潜力的煤矿,新建了一大批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煤矿。2008年前11个月,煤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1957•41亿元,同比增长34•8%。据对国土资源部委托的大型煤矿矿井开发利用方案统计,2004年到2008年10月,全国新增大型矿井(含改扩建矿井)建设规模6•7亿t。新增煤炭产能近两年在陆续释放,产能过剩压力加大。

3煤炭市场出现的新变化

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投资、金融、税收政策,包括总额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在内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和近期出台的“九条”金融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必将对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国内消费、减轻企业负担、提振市场信心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将给煤炭市场以一定的支撑力度。

(1)煤矿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停产检修

据了解,部分煤炭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停产检修等方式减少产量,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已开始安排具体的限产措施,根据市场需求、价格变化等情况,合理确定煤炭产量。有的主要产煤省区已出台措施,要求年产30万t/a以下规模的小型煤矿全部停产整顿,控制煤炭产量。有的大型煤炭企业由于区域市场价格下降,市场空间少等因素,开始组织全部进入停产检修和员工培训工作。

(2)秦皇岛港煤炭库存有所回落

11月份,受市场需求形势持续恶化的影响,秦皇岛港空泊现象加剧,截至2008年11月19日,秦皇岛港煤炭总场存升至941•5万t,接近饱和,大秦线保留车频繁出现。但是,由于动力煤现货价格暴跌,坑口价与港口价格倒挂,交易的中间环节发煤不活跃,发运量减少,到2008年11月30日,秦皇岛港煤炭总场存降至845•2万t,到2009年1月10日,秦皇岛港务集团共存煤炭494•3万t。

(3)小型钢铁企业开始恢复生产,部分地区

冶金用煤价格启稳、耗煤量回升据对部分钢铁企业集中地区调查,目前钢材市场连续大幅度降价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板材止跌,并有一定幅度的反弹。截至2008年12月8日,普碳钢坯、窄带钢含税售价分别为3250元/t、3500元/t,比10月份分别上涨250元、200元左右。山西产二级冶金焦炭价格1500元/t,比10月份上涨了50元/t左右。随着铁精粉和焦炭等原材料价格回调、启稳,以及钢铁产成品销售形势逐步好转,一些钢铁企业停产装备近期陆续复产。随着小型钢铁企业恢复生产,冶炼精煤需求也有所增加。据铁道部运输局反映,近期精煤装车数日均增加200车。冶金用煤市场开始出现了回暖的迹象。

(4)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钢材、建材等市场前景向好

中央经济会议对2009年“保增长”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必然大幅拉动钢材、建材等消费增长,需要钢材、建材等建筑材料的强力支撑。按万元固定资产钢材消耗量测算,国家提出的4万亿投资项目,将拉动钢铁需求2亿t左右。2009年新增钢材需求量约0•9亿t。同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钢材、建材等产品产量增加,必然拉动电力需求增长,间接带动煤炭市场逐渐好转。

4结束语

总体上看,由于2008年前9个月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超常增长,因此全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较好。9月份以后煤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现象,煤炭经济发展遇到了暂时困难。但是,随着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非煤产值、收入大幅提高,增强了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跨地区、跨行业的煤炭大企业大集团建设,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煤炭企业家们有了1997年应对经济危机的丰富经验,企业经济实力已大大加强,因此战胜困难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面对新形势,煤炭工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展望未来,煤炭工业的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