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缅贸易合作进展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缅贸易合作进展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缅贸易合作进展探析

本文作者:宣云、胡冠华 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缅甸向广西出口的产品主要有宝石、木材、水产品、矿产品、大豆等资源性产品。广西注重与缅甸就相关贸易合作事项积极合作,使其双边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扩大贸易规模和推动贸易便利化,实现互利共赢。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广西和缅甸在一些合作领域已取得不少成绩。据统计,截至2012年4月,双方共签署了22个双边合作项目,涉及金额2.92亿美元。其中,政府间合作项目2个;广西对缅甸投资项目6个,签约金额1.8亿美元;广西与缅甸贸易项目12个,签约金额1亿美元;其他合作项目2个。项目主要涉及对外承包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农业投资合作、水产品加工等。此外,缅甸在广西的投资也实现零的突破,目前有3家缅甸企业在广西投资设厂,合同外金额199万美元,实际使用金额57万美元。这表明广西与缅甸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上不断取得良好成效。

广西与缅甸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广西对缅甸进出口贸易总额排名偏低。据统计,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广西在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其中,广西对越南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最大,金额达到75.7亿美元,并且越南已连续多年成为广西在东盟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此外,广西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进出口总额分别为9.7亿美元、3.0亿美元、2.6亿美元、2.0亿美元。而广西对缅甸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19万美元,因此广西和缅甸与其他东盟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双方投资发展不平衡,影响投资的深入发展。尽管广西与缅甸投资合作发展较快,但发展极不平衡。据统计,截至2012年4月,广西与缅甸共签订22个合作项目,投资的企业较多,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而缅甸只有3个项目在广西落户。这使得双方间的投资主要呈现为一种单向行动,即投资以广西对缅甸投资为主,没有充分发挥相互间的经济互补和资源优势。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竞争秩序相对混乱。广西与缅甸一样,第一产业比重相对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新兴产业少,传统产业相对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由于广西与缅甸自然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等的差异性,使得贸易结构呈互补。缅甸的比较优势表现为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广西对外贸易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环节出口方面,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大,技术层次较低。甚至广西与缅甸有些企业还在传统计划经营模式下运行,企业生产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产业结构相似,生产的进出口商品同质化严重、同种商品货源分散、低价竞销等恶性竞争突出,造成了市场竞争秩序相对混乱。

加强广西与缅甸贸易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使广西与缅甸的贸易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广西应在以下几个领域与缅甸展开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广西与缅甸农业资源禀赋、科技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既有互补性,又有差异性,这种互补性和差异性有利于整合和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缅甸的农业资源丰富但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渔业深加工技术有待提高。而广西掌握相对成熟的农业生产技术,可对缅甸进行农技人员培训,在水稻良种研究、种植技术推广和甘蔗、木薯生产及深加工等方面提供技术合作和支持。例如广西明阳生化公司根据国内木薯原料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如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和老挝等国家开展了木薯种植和加工项目,也计划在缅甸开展这一项目,进行有关木薯良种培育、推广种植和建设木薯基地等。

中国与东盟于2009年8月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投资便利化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条件和投资环境。广西与缅甸应当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双边在投资方面的合作,以投资带动贸易。缅甸在经济发展阶段上落后于中国,广西应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推动一些有条件的广西企业到缅甸投资自然资源开发型的产业,积极有效地利用缅甸资源。广西也可以帮助缅甸有实力的企业到广西投资办厂,逐步拓展缅甸对广西新的出口领域,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相互间的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

在第二十五届东盟国家能源部长会议上,会议已经确定东盟国家将共同建立一个跨区域、跨国家的东盟大电网,专家预测东盟大电网建设的资金将达到2000亿美元,其中光是电力设备、电工产品至少需要1000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电力合作潜力十分巨大。广西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先进的水电站建设和电力设备制造技术,缅甸也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但缅甸的水电站建设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足。广西可利用电力的优势资源,与缅甸开展一些关于电力设备、水电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成功参与到电力资源配置和国际分工上,对发展中缅的电力资源开发合作有着重大的意义。例如在2012年5月,位于紧邻中国与缅甸边界的缅甸瑞丽江一级电站竣工,这一电站由中国援建,也是我国对外水电开发最大的BOT项目,电站的竣工将两国的电力贸易合作推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直接体现了中缅两国不断加深的睦邻友好关系。

加强广西与缅甸建设合作,也是推动双方经济合作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缅甸经济、政治等方面正处于转型时期。据缅甸官方透露,仰光城市的建设缅甸政府正在规划中,城市的建设规划将包括楼盘开发、交通、城建、电力、自然灾害预防和港口等内容。在城市建设领域广西具备丰富的经验,拥有比较成熟的产业技术。广西企业应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机遇,与缅甸企业在施工技术、标准、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推动设施建设,打造区域经济合作新亮点。

广西作为中国的矿业大省,要扩大与缅甸国家之间的矿业合作,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广西应依托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平台,实现政府间、企业间的沟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推进与缅甸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开发合作。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在能源和矿产方面缅甸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而广西企业尤其是一些龙头企业在勘察、冶炼等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和投资能力,这也意味着双方具有很大的合作发展空间。这方面,广西可以在缅甸建立示范基地,提供人才、技术、资金支持,为缅甸国家进行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并解决资金困难问题。此外,广西相关企业可以在锰矿、稀土、有色金属等矿产勘探开发方面与缅甸企业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广西与缅甸在矿产领域的合作和投资成为一种双赢的局面。

广西与缅甸的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文化的差异和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广西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之一,以举世闻名的桂林山水、阳朔、北海银滩、壮族风情、边关风貌为主要内容和特色,还有多民族的风土人情、服饰民居、风物特产、歌曲戏曲等原生态旅游资源。此外,广西成功打造了南宁国际民歌节、《印象•刘三姐》、《八桂大歌》、《大儒还乡》等一批文化精品,构成广西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缅甸毗邻我国西南部,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缅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国”,有2500多年的佛教历史,成千上万的佛塔、寺庙至今仍金光闪闪、佛塔林立,被称为“东方佛教艺术的宝库”。此外,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宝石生产国之一,典雅高贵的缅甸玉石和翡翠在中国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缅甸已逐渐成为广西游客出国旅行的新目的地之一;缅甸公民到广西旅游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广西与缅甸应继续加强旅游投资、旅游企业、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让双方旅游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各项互利政策的深化,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会有更大的发展。《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等一系列框架协议的签署及深入实施,将推动广西与缅甸的合作更加有序发展。2010年10月,在第十三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总理提出要争取在五年内与每个东盟成员国共建一个经贸合作区,中国政府也将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提升投资水平,为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开展各类集群式生产性投资创建平台。因此,中国与缅甸应加强沟通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中缅经贸合作区,在金融、政策、信息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引导和支持,利用集群式发展的模式,使广西和缅甸企业降低投资成本和经营风险,推动贸易便利化,在东盟实现更好的发展。缅甸作为2012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国,对于缅甸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缅甸应借助和把握好此次机会,向外商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与中国共同举办好此次博览会,支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建设。通过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使广西和缅甸的企业家能就相关贸易合作事项进行积极对接与深入交流,为今后广西与缅甸加强贸易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