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与越南贸易合作的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与越南贸易合作的现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与越南贸易合作的现状

【摘要】广西作为中国与越南接壤的省区之一,开展双边贸易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与越南贸易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广西;越南;贸易;“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

广西作为中国与越南对接的门户,区位优势极其显著,双方边境线长达1020公里。广西在中越陆地边境线上拥有国家一类口岸6个,二类口岸7个,边贸互市点25个,是中越双边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和“前沿”。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越南贸易合作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一、广西与越南贸易合作的历程与特征

(一)贸易总量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1996年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额为3.9511亿美元,其中,广西对越南出口贸易额为2.7291亿美元,自越南进口贸易额为0.373亿美元,广西对越南贸易顺差为2.3561亿美元。2003~2015年,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首次突破10亿美元。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宣布建成,广西与越南双边贸易合作迈入自贸区时代。2013年,中国与东盟宣布启动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当年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金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26.9744亿美元。2016年,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额达239.75亿美元,同比微降2.69%,其中,对越南出口贸易额为123.34亿美元,降幅为31.17%;自越南进口贸易额为67.31亿美元,增长0.17%,广西贸易顺差56.03亿美元,同比下降49.97%。

(二)贸易地位

随着双边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越南已成为广西外贸合作重要伙伴。1996年,广西与越南贸易占广西外贸总额的12.88%,其中,对越南出口占广西出口贸易总额的11.45%,从越南进口占广西进口贸易总额的5.44%。2008年以来,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不断攀升。2016年,广西与越南贸易占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0.28%,其中,对越南出口占广西出口贸易总额的53.91%,从越南进口占广西进口贸易总额的40.85%(图2)。截止到2016年,越南已连续17年位居广西外贸榜首,是广西外贸合作的重要伙伴。

(三)贸易方式

广西外贸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边民互市贸易为辅,一般贸易发展相对不足。2015年,边境小额贸易所占比例高达75%。2015年,中国海关总署将边民互市贸易纳入正规统计范畴。2016年,中国海关进一步完善了边民互市贸易“无纸化”通关体系,边民互市贸易“一指通”系统正式使用,大大提升了边民互市贸易通关效率和监管成效,有效推动了边民互市贸易快速增长。

(四)贸易商品

长期以来,广西对越南出口主要是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化肥等,还有部分农副产品(水果、蔬菜、中草药);自越南进口商品主要是各类农副产品,尤其借助中越陆路边境口岸优势,大量进口越南水果(香蕉、火龙果、龙眼、荔枝、芒果)、水产品、农产品(大豆、大米、辣椒、木薯、坚果)、木材和矿产品(煤炭、锰矿、锌矿)等。

二、广西与越南边贸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贸易发展不平衡

近20年来,广西与越南双边贸易快速增长,但双边贸易发展不平衡。1996~2016年,广西对越南的贸易顺差累计达612.6亿美元。近年来,中国对越南(包括广西对越南)贸易顺差幅度日益扩大,给双边贸易摩擦埋下了隐患。

(二)“通道经济”突出

2016年,广西边境小额贸易出口中,区外货源商品总额约为714.5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广西边境小额贸易出口总额的94.9%。广西只是(广东、浙江等)与越南贸易的“中转站”或“过道”,并未有效发挥边境区位优势发展对外贸易,边境地区居民仅赚取微薄劳务费、搬运费、报关费用。作为广西与越南对接门户的崇左市,2011~2016年,加工贸易增值率仅为0.1%、0.17%、0.09%、0.89%、0.156%和2.57%。2016年,崇左市龙州县坚果进口数量达12.5万吨,而落地加工只有约7000吨,落地加工率仅为5.6%。“通道经济”模式限制了广西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

(三)边境走私活动猖獗

近年来,中越边境地区走私活动日益猖獗,走私商品日益多样化、规模化,走私行为日益集团化、组织化。走私商品包括冻鲜产品(牛肉、海鲜)、大米、食糖、生猪、香烟、机械类商品(豪车、电子产品)、食品(越南酸奶)等。2015年,南宁海关查获各类涉嫌走私案共4900件,涉案金额10亿元人民币;2016年,走私案件增至6726件,涉案金额达13亿元人民币。未经国家检验检疫的违禁走私商品涌入国内市场,对国内食品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带来威胁,给国家税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扰乱和冲击了国内正常市场秩序。同时,走私货物中也部分暗藏、枪支、珍稀野生动植物(产品)等违禁物品,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不利于广西与越南正规合法贸易的可持续开展。

(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关效率不高

广西与越南北部四省接壤,毗邻地区经济欠发达,地方财力不足,融资困难,交通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成本高昂,通关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贸易合作正常开展。如广西对越南一类口岸中的水口、爱店和龙邦口岸至今尚未修建高速公路,二级公路已建成多年,由于修缮不足,路况较差。二类口岸与边民互市点基础设施更差,“断头路”仍然存在,有的地段甚至连道路硬化都未实现。由于越方在边境未设专门边卡检查设施和驳货场地,进出口货物运输、交易极为不便。中越边境的沿边公路(广西段)穿越重山峻岭,修建久远,路况等级低,修缮与升级困难。同时,双方口岸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普遍存在征地困难、货场面积狭小、交通拥堵等问题,导致中越进出境货物时常积压在口岸。另外,地方海关、检疫部门人员编制数量有限,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严重制约监管部门职责履行的效率与效果。

(五)地方协调机制不完善

自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互信加深,双方已构建起良好的协商合作机制。但双方地方层面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信息不对称致使地方政府在推进双边经贸合作方面缺乏思路和对策,合作成效不佳。

三、推进广西与越南边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贸易总量,优化贸易格局

1.扩大贸易合作。基于双边资源禀赋优势与经济差异,未来广西与越南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随着中国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各类资源与农副产品的刚性需求日益增长,广西作为中越双边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和“通道”,广西可继续发挥其重要“通道”作用。2.优化贸易格局。简化进出口通关手续,适当增加越南农副产品、资源型产品进口,既有利于弥补中国国内资源短缺,也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同时,有利于缩减贸易逆差幅度,平衡国际收支,优化贸易格局,深化两国长期合作。

(二)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边贸经济升级

1.实施商品结构升级。优化贸易商品结构,增加制造业产品出口,延伸产品价值链,提升附加值,同时,努力提升出口商品质量与档次,塑造良好国际形象。2.推动边贸经济升级。推进广西本地加工制造业发展,制定和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培育扶持地方加工制造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广西地方外贸的经济效益,改变“通道经济”的困局。

(三)严厉打击走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构建监管体系。首先,要高度重视边境走私问题。要实施和推进“一线封堵,二线查处,三线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和查处走私行为。增设边境监管部门人员配置,确保监管经费到位,构建高效、现代化的边境综合监管网络系统,确保边贸合作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推进两国通关便利化,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费用。2.延伸海关监管环节。将边境监管环节向内有限度延伸,与国内流通和消费主管部门共同协作、联合监管,加强对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流通、消费环节的后续跟踪监管,长期对走私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净化和搞活边贸市场。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通关效率

1.完善基础实施,加速道路连通。努力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科学统筹地方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民间资本作用,推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积极利用“丝路基金”等,加快与越南基础设施互连互通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建立地区性的边境合作建设专项规划基金,积极引入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融资,推进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2.通关便利化,推动贸易畅通。适当放宽边境口岸地区人、车、货跨境业务管理,简化和减少通关程序和费用;采取灵活通关政策,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适当延长通关时间;加大地方监管部门(海关、检验检疫)工作人员配置与办公经费投入,积极开展海关、检验检疫、地方政府联合办公;加大电子化通关系统建设与现代技术推广。同时,积极与越南政府探索推进“两国一检”模式,推动双边贸易合作自由化和便利化;加速“互联网+边贸”模式的深入发展和推广,推进“智慧边贸经济”战略。

(五)构建地方合作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1.深化高层沟通。在继续推动中越两国中央政府协商对话的同时,积极推进两国地方政府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构建“中央牵线,地方搭台,民间唱戏”合作模式。2.落实地方务实合作。首先将两国中央政府合作政策方针具体化、细分化,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中央高层战略相结合,使中央方针在地方更具可操作性,为两国民间经贸往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地方政府在两国合作上具有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加强两国地方政府在经贸方面的合作,能增进双方了解与信任,及时化解矛盾,共同商讨解决对策。“一带一路”倡议给中越双边经贸合作带来历史新机遇,广西要积极顺应国家开放合作新战略和区域合作新趋势,立足自身区位优势,挖掘合作潜力,实现地方社会经济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小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西与越南贸易的引力模型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5,(9):121-123.

[2]张建中.广西与越南贸易对广西GDP贡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7):103-112.

[3]王谷成,李宇薇,阮思阳.广西边境区位价值对桂越贸易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17,(2):10-11.

[4]向秋华,庞广仪,向媛秀.桂越贸易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5,(35):10-11.

[5]刘丽.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5,(5):13-15.

作者:郑国富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